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在大学生“三观”生成中的作用研究

2018-01-23 09:30张俊涛
法制博览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事迹三观道德

张俊涛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英雄人物事迹教育作为一种具体鲜活的道德教育手段,在对人品德的教化、激励、引导方面十分有效。大学时期是人“三观”生成的重要时期,但高校在大学生“三观”的培育过程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对大学生进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通过弘扬英雄人物事迹中所凸显的先进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看齐英雄人物事迹中所凸显的道德理念和优秀人格,进而引导大学生生成健康积极的“三观”,并回应高校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的现实需求,对高校进行的英雄人物事迹教育路径的提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英雄人物事迹教育与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系

(一)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在大学生“三观”生成中发挥崇拜引导效应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了崇拜心理学相关理论,尤其是人的英雄崇拜心理。黑格尔认为:崇拜是一种精神与精神的交契。崇拜是主体有目的的模仿和学习,是人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是人的一种社会心理状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与其他个体、与社会整体是存在相互影响的。个体肯定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所以必定会出现影响力大的个体,比如社会中产生出的英雄。而英雄的出现同时也代表着社会的认可,英雄人物本身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从而会使个体产生对英雄的崇拜,这种社会行为转移到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身上,就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崇拜意识。

(二)大学生在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的过程中,主动选择、主动接收

大学生在接受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的过程中,面对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这种研究方式是利用“三观”形成过程中的接受机制的作用,所谓“三观形成的接收机制是指三观形成主体在面对多元的三观信息时所进行的自发或自觉的判断、选择、整合三观信息的心理活动过程”②,在大学生与英雄人物事迹在互动中,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主动进行选择、接受客体英雄人物事迹所提供的信息。根据现代发生认识理论“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③,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互动,使得主体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以所提供的客体英雄人物为榜样,产生出符合英雄人物所表现出的道德价值的“三观”。

(三)在接受教育和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得以建构

在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选择性接受事迹教育中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部分,推动大自身形成积极健康的“三观”,其实质是利用鲜活的道德形象——英雄人物事迹——帮助大学生完成自我意识的建构,使得自身德行得以形成。通过向大学生传播英雄人物的先进事例,利用英雄人物事迹中所凸显的人格感召力、情感共鸣力和行为带动力来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它不仅能够使英雄人物所展现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与真实抽象人性相结合,进而融汇成德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的行为事例使德性得以彰显,从而影响大众,“通过发现和宣传先进的道德典型,运用道德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人们向先进的道德典型看齐,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形成重要的道德动力”④。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大学生,引发青年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效仿英雄人物。

二、目前高校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现状的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自身调查与资料收集状况,依据高校大学生英雄人物事迹教育过程中的逻辑环节,对高校进行的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现状问题分析如下:

(一)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受关注度较低,教育内容亟须变更

我国现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多种价值观念并存。现代文明所产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蚕食着民众的精神世界,造成了个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成为了主流,对自我的精神追求逐渐降低兴趣,而对英雄人物的关注逐渐边缘化的后果;同时偶像崇拜取代了传统的英雄崇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崇拜群体。大学生主动选择崇拜对象,“追星”成了当代大学生认可的活动。但这种偶像崇拜是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寻求自我认可和情感依附的表现,“偶像崇拜或许就是一种暂解饥渴的希望”⑤。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对偶像群体外表形象的欣赏,其次是由于传统的英雄人物教育不能够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元的精神需求。而明星偶像能否有效引导大学生生成健康稳定的“三观”,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当前英雄人物教育现状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生成健康稳定的“三观”,而且会对英雄人物教育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二)传统英雄人物事迹教育方式缺乏创新、受众群体小、内容失真明显

首先,传统英雄人物宣传手段、教育的方式单一,基本都是政府机构、学校或带有官方色彩的社会组织进行宣讲教育,其形式以说教为主,通过悬挂横幅、英雄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参观革命遗址、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等,这类宣传教育手段已经格式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明显下降,缺乏相应的创新;其次,由于传统英雄人物教育方式官方色彩强烈,缺乏较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因此这种教育方式的受众群体缺乏广大社会群体基础,不能够有效带动众多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宣传教育的内容失真化明显,往往把英雄人物往往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把英雄人物“完美化”,忽视了英雄人物也是群众中的一员,把英雄人物放到高台让人敬仰,却忘记了只有贴近生活的英雄人物才会与人民群众产生共鸣,才能让大学生萌发认同感与效仿意识。

(三)尚未形成稳定健全的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环境

稳定的英雄人物教育环境应该包括教育工作者、英雄人物自身、受教育群体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生成稳定的教育环境。

首先,英雄人物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由于现代社会所产生的不良风气出现在大学校园,影响到个别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态度,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和大学生联系密切的群体,更是英雄人物先进事迹与精神的传播者和解说者,高校教育工作者群体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雄人物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当代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容易“变质”,自身的先进性难以长期维持,“变质”后的英雄人物的负面影响会使群众难以相信社会中的英雄人物,使教育工作失信于群众,这将会对英雄人物教育工作产生难以根除的负面问题;最后,在大学生英雄人物教育工作中,主要是灌输教育,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并且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⑥,对大学生进行英雄人物教育,帮助大学生生成积极健康的“三观”是高校教育工作重要有机部分。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正确开展英雄人物教育实践活动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三、发挥英雄人物先进事迹感化作用,促进大学生“三观”教育

在体现时代性,尊重主体性,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从以下四点进行实践。

(一)科学选取英雄人物、增强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的真实性

选取合适的英雄人物事迹对大学生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工作的成功开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英雄人物先进事迹表现出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选取的英雄人物事迹越是符合受众群体的要求,让大学生认同所塑造的英雄形象,这种英雄事迹就越有可信度,就越能够激发人们的学习心里,就越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由于社会上塑造的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个人信息资料的收集、整合存在片面性,造成英雄人物所展现的只有其先进事迹,过分拔高其形象,导致英雄人物成为了“完美”形象,使人难以学习、效仿。这种英雄人物是不真实的,这种英雄人物教育事迹是虚假的。

当今的英雄人物,应该是可信的、可敬的、可学的。首先,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出时代特征,代表着社会上公认的道德价值理念,这是一种现实超越,是能够让大学生进行效仿的;其次,应该适合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能够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追求,这样的英雄人物。其代表的思想、道德规范、价值理念才会在大学生的心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才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自身价值理念,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生成积极健康的“三观”。

(二)教育过程以大学生为主体,教育内容与优秀传统道德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

对大学生进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其目的是在于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行政力量为主导进行教育活动,不利于大学生的进行富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学习。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⑦。当今时代,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突起,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理性,对权威富有批判意识,能够减少对英雄人物的排斥,能够引发大学生深入了解英雄人物。

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以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筋脉,把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具体到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时代责任感。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⑧。让当代大学生结合民族精神、时代内涵生成自己的“三观”,做时代的弄潮儿。

(三)开展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受众范围

对大学生进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不能够仅限在课堂上,不能停留在纪念馆里,不能停留在报告厅中,还要有社会活动、课外实践、文体活动等。英雄人物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参与,要增强英雄事迹教育内容的实效性,以理论引导和实践创新回应大学生英雄人物教育的现实需求,让英雄人物事迹教育走出课堂、走出纪念馆、走出报告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英雄人物的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实践创新中拓宽英雄教育的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比如微博、微信、知乎等舆论传播阵地,通过各种媒介尤其是主流媒体加大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教育和推广,让更多的大学生开始了解英雄人物、对他们开始感兴趣,进而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积极的学习风气,让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

(四)完善英雄人物事迹教育长效机制、对英雄人物事迹教育进行保障监督

完善英雄人物教育长效机制首先要对英雄人物进行权益保障机制的完善,在社会中,流血又流泪的英雄不在少数,好人没有得到好报,这种社会现象阻碍了大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学习,看到这种不公平的现实,内心对英雄人物就会产生同情与排斥,这对进行英雄人物教育工作产生巨大负面作用。所以,对英雄人物的权益进行保障是进行英雄人物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

“英雄的监督机制主要是指对英雄形象的先进性进行监督,促使英雄继续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⑨这是为了防止英雄人物的“变质”而必须做的工作。一个丧失了原本具有优秀道德内涵的英雄人物是难以继续成为教育素材,相反会成为反面教材,成为阻碍英雄人物教育工作的绊脚石。塑造一个包容环境,正确看待英雄人物的优缺点,与英雄人物共同成长是最好的监督。

四、结论

英雄人物事迹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道德行为典范,其本身具有能激发人们尊崇敬仰的可模仿性。英雄人物事迹所凸显的崇高道德,是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映,是对社会道德价值规范的生动实践。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求新求异心理,在自身“三观”尚未成型阶段,面临着对社会中复杂多样的“三观”进行选择,而英雄人物作为先进道德的代表,会对大学生产生道德吸引。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念会对这些崇高道德进行筛选,选择自己认同的道德规范,进而将这些外在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以英雄人物的崇高道德为模范生成积极健康的“三观”。当前高校大学生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工作之所以实效性不高,存在许多问题就是因为缺乏方法论意识,忽视方法的理论性特征。当前高校进一步开展对大学生的英雄人物教育事迹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深化以英雄人物教育为主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并且从工作实践的角度看,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立场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英雄人物教育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英雄人物教育的本质、理论基础和实践发展,有助于切实回应在大学生英雄人物事迹教育工作实践中诸多现实问题。

[ 注 释 ]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②程新英.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收机制[J].伦理学研究,2004.

③皮亚杰.发生认识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1.

④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82.

⑤徐红波,彭怀祖.偶像崇拜现象的德育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

⑥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⑦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36.1.

⑧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⑨李静.当代青少年英雄教育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 参 考 文 献 ]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程新英.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收机制[J].伦理学研究,2004.

[3]皮亚杰.发生认识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1.

[4]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82.

[5]徐红波,彭怀祖.偶像崇拜现象的德育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36.1.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9]李静.当代青少年英雄教育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事迹三观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人物与事迹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揭傒斯事迹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