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一卷的解读

2018-01-23 09:30
法制博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政体政治学城邦

杜 雯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卷三,这一卷主要是对国家的性质、公民的身份或者公民的资格的性质进行研究,但其关键之处在于这一卷奠基了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和法律的关系、法治和人治关系的基本观点。第二部分为第四到六卷的内容,此三卷亚里士多德对民主制国家和寡头制国家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衰落的原因,并通过对政治组织和政治变革背后的各种社会力量的研究,以及对政治家所必需运用的方法或手段的分析,探讨了民主制国家和寡头制国家得以安定存续的最好方法,此三卷展现了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最终看法。以上四卷固然重要,在于其展现了亚里士多德传世思想的精髓。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政治学》的第一卷才是构成这些传世思想的基石,亚里士多德对于政治、法治的思考均源于其对于人性、家庭和城邦的分析,因此,研究《政治学》必然要从第一卷开始。

一、《政治学》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本卷论述了城邦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从家庭发展到村落,最后发展为自给自足的城邦,而这一过程伴随着人类从追求自足或所需要追求优良生活的需求过程,因而基于人类这一需求的过程,则属于人类团体中最高而包含最广的城邦自然就应当以追求至善为目的,成为一个政治社团,而又同时基于城邦的性质及人类需求和人类的本性,人无论从产生还是未来发展上都不能脱离城邦而孤立。

(一)人类团体的社会发展和政治组织的伦理基础

一方面,城邦的长成出于人类“生活”发展,从男女的生理结合,到形成为家庭这一城邦的基础构成要素,又基于日常生活需求结合为村落,而人类广大的生活需要又帮助人们从村落发展成为自己自足的城邦,而从这一发展中人类追求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同时城邦的这一形成过程也是人“从生理的结合到思虑的结合的过程,城邦恰是人类关于善恶正义等类似观念辨认的这类义理的结合”。①这是人类团体的社会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通过城邦于人的自然演化过程,来说明人与城邦的必然关系,进而提出了人生而来是政治动物这一经典的论述,人只有在城邦才能达到完美状态,“凡人由于本性或者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那么他不是一个鄙夫,就是一位超人。”②这出于两点原因:首先,作为动物而言,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对于善恶和正义的辨认,人所天赋的语言机能和思虑机能必然使人结合为城邦而发展。另一方面,从本性来看,合群是人类的本份。“由于志向良善而趋于结合,合为城邦人才能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并且达致完美的状态,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即孤立于城邦之外,那么他就会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③这也就是政治组织的伦理基础。

(二)讨论城邦的基本要素即家庭

对于家庭的是通过论述主奴,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且主要是第一层关系来说明的,因为家庭本身也是城邦构成的基本要素。而家庭关系中则以两种的致富方式谈起,进而又致富方式论及各种关系中的主从关系和其对应得德性进行研究,从而为以后论述各种政体中所要求的和谐而各需的德性进行分析。同时,在阐释家庭关系中不可避免要谈到经济或者财富的因素,即获得财产的两种技术。两种技术虽为获得同一财物的技术但是应用的方式有别,那么所追求的本质目的也就是不同的。第一种,即“按照每一种财物的本份而作正当的使用”。④第二种,“使不正当的使用。”⑤同样是获得财物,但是第一种是为了生活所需所进行的生存必要行为,而第二种就不仅仅是在获得财富,而是在聚敛,那么人们产生这种心理,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只知重视生活而不知何者才是优良生活的缘故。亚里士多德这里的论证为后来论证变态政体中品种演化和政体间的变化做准备,揭示了这一演化过程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原因,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正因为人们超过了自己的本份而聚敛财富,才进一步导致了政体内部或者是政体之间的腐化和蜕变。同时也论证了亚里士多德贯穿整本书的对人性的不信任。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人的品德在城邦当中,以及对于整个国家基础的政体的影响。也无怪乎亚里士多德在第三卷首先通过分析公民在品德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对政体类型划分的开始,正是不同性质的公民才组成了不同类型的政体,而最好的政体恰好是恰当的使人们的本性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政体,即最适合城邦的政体,也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最合适的政体,通过这样一种恰当的政权安排和组织,使得人依据本性而各得其所,并使本性和技术通过正确的安排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所以我们说政体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主要是具体使用过程中,是否违背或者复活了政体原则,或者是其中的执政者的品德或者外来的入侵。

二、第一卷中基于人性划分的几对关系

(一)天生的统治者和天生的奴隶

亚里士多德在对主奴关系的阐释中表达了,天生的统治者和天生奴隶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从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或者生物界的现象还是身体灵魂而言,总是天生存在着明显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区别,这种差别是自然所赋予的,也是人类自然发展演变的结果,因此,人只有顺应其本性,发挥符合其本性的功能,才能够对双方既是有益的也是正当的。“在合乎自然的奴隶体系中,两者各尽自己的职分,这就存在着友爱和共同利益。”⑥但是凭借权力和法律所造成的强迫奴役,情况恰恰相反。因此,亚里士多德承认天生的奴隶而不承认法定的奴隶,也就是说人类天生是存在差别的,而这种差别就决定了未来在城邦中的地位,也就是在城邦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而且人恰恰要合乎本性的自处。这与人生而平等是否矛盾?亚里士多德是否是在使用一种阶级分析方法?这也不尽然。阶级之间是有存在本质的对立的,而在现实中又进行着共存的必要妥协和共处,但是亚里士多德这里并没有提到两者间的对立,而只是根据人天生的本份为人在城邦中各得其所的安置适当的位置,并且两者之间的共处并不是现实中表象的共存,而实际上能够不但是正当的而且为两者及整个城邦都是有益的。

(二)天生的统治者和天生的被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人类团体的社会发展和政治组织的伦理基础这部分的过程中,谈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他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结合使两者互相维系而得到共同的保全,即两者是具有共同利害的。当然这样一种结合是出于作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本性,即“凡赋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往往成为统治者,而凡是具有体力而能担任由他人凭远见所安排的劳务的,也就自然地成为被统治者”⑦。所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出于天然的本性结合,这是未来城邦或者国家建立的基础之一,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害维系。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作为统治者不能忘记城邦存在的基础是两个阶级的自然结合,而作为被统治者咬住不得通过合理的方式通过这样一种利害的维系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同时遏制统治者的为所欲为。所以,即使几千年后的我们虽已经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政体,但是这种利害的维系始终提醒着我们如若不重视可能导致的断裂危机。

(三)区分非公民、公民和作为有生命的工具

亚里士多德这里通过天生的人的本性的区别首先将人分为非公民、公民和作为有生命的工具,为后来的论述作了铺垫。那么在后面亚里士多德在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时,则直接对公民的资格、才德等方面进行分析,而无需对在本性上就不能成为统治者的奴隶或者非公民进行分析。

在第一卷的结尾,亚里士多德最后对于这些关系进行了总结:一是,“家务重在人事,不重无生命的财物。”⑧即我们从几千年前的柏拉图认为国家使人的无限扩大,国家是因服务与人相互交换和相互需要的需要才出现的,到亚里士多德就更明显的看到了其对于人性的重视,对于人的尊重,虽然没有像柏拉图那样的绝对化,但是也同样承认国家起源是人自然演化的过程,是出于人自给自足的需要。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警醒,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今天是否发达,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我们都不能够忘记我们当初结合成为一个整个无论是早期的城邦后来的国家还是现在的国际社会,我们是为了追求优良的生活,那么再多的分歧都不能磨灭这种本质的信念。二是。“重在人生的善德,不重家资的丰饶。”⑨什么性质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性质的政体,不能因果倒置,而去改变本性或者自然而追求偏离的东西。三是,“重在自由人的品行,不重在群奴的品行。”⑩公民和奴隶在德行的种类和所拥有的程度上有差别这是自然的差别,就定下了天生的界限,亚里士多德明确的提出了这一点,即《政治学》39页灵魂在本质上就去分为主导和附从。而柏拉图认为人经过适当的教育就能够具有善德并参与城邦生活,即美德即知识,是可以传授的。⑪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卷一中亚里士多德主要是对不同种类的统治进行界分,将宪政对其臣民的权威区别于主人对奴隶的权威,区别于男人对子女和妻子的权威。因此,本书伊始作者就对家政作了详尽阐释,并说明家政不同于政治统治。国家作为社会共同体之一,“处于居间的位置,一方面它不同于契约即不同于平等交换的契约关系中,另一方面它不同于所有权”⑫,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卷一就是把家政之治即对妻子、儿女和奴隶的管理同政治统治区别开来⑬即政治统治、法律治理不同于主奴关系那种天生的主从关系,从而划定了未来研究的城邦范围,同时奠定了后续研究的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作为这本书开篇的导引,《政治学》第一卷的论述为后面的进一步论述作了铺垫。

[ 注 释 ]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8.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7.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9.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25.

⑤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25.

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19.

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5.

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37.

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37.

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8.37.

⑪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上卷).邓正来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2.

⑫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上卷).邓正来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57.

⑬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上卷).邓正来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57.

猜你喜欢
政体政治学城邦
“使重臣治其事”——元至清初云南边政体制嬗变与边疆治理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一个新的政体模式:半总统制政府
科学的政体和启蒙的进阶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