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攻守

2018-01-23 14:18于远光
孙子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战法劣势岳飞

于远光

攻与守,是战争中最基本的作战样式,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战争手段。它分战略意义的攻守和战役战术意义上的攻守。战争双方无不利用攻守及其转化的规律来争取战争的胜利。

一般情况下,进攻的目的是以消灭敌人为主,以保存自己为辅;防守的目的是以保存自己为主,消灭敌人为辅。因此优势一方进攻、消灭敌人,劣势一方防守、保存自己,就顺理成章了。为什么采取攻势?为什么采取守势?原因就在这里。劣势一方要想达到消灭敌人、全面战胜敌人的目的,在避免劣势变为更大劣势的情况上,必须走完从劣势变为均势,从均势变为优势,直至变胜势的阶段。优势一方要想战胜敌人,一般情况下在避免优势变均势、变劣势的情况上,只要走完优势变胜势这个阶段就可以了。因此不难看出劣势一方的关键是善于防守,优势一方的关键是善于进攻。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不败就是胜利,利用防守本身或防守中的反击,消灭了敌人则是更大的胜利。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不败就是失败,只有消灭敌人才是胜利。对于防守一方来说,以攻为守,就是从劣势跨越均势,一步到位地达到优势或胜势的战法。这种战法在局部上,通过示形和各种欺诈的配合,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在局部上是可以常用的战法。在全局上就很难做到了。对于进攻一方来说,以守为攻就是把自己的优势当成劣势的战法,是稳妥,谨慎,做最坏打算的战法。在局部上也是可以常用的,缺点是容易丧失消灭敌人的有利战机。在全局来说,劣势一方,以攻为守;优势一方,以守为攻就不太合适了,甚至可以说是绝对不可以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是在大方向上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只有进攻才能最终消灭敌人,也就是对于全局而言,在稍劣或不是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均势、稍优这种情况就更不必说了,就要坚决地、积极地谋取进攻。那么在优势的情况下不进攻反而在大战略上、全局上采取守势,就是大错误,是给敌人喘息之机。相反,我方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在大战略上、全局上不谋求守势用以保存自己,而是积极进攻,也是大错误,这种毫无把握地冒大风险,是赌徒类的战法。

敌我之间的攻守情形不出以下五种:其一,敌我互攻,就是敌我双方都以进攻消灭敌人为主,以保存自己为辅; 其二,敌我互守,就是敌我双方都以防守保存自己为主,以消灭敌人为辅;其三,我守敌攻,就是我方以保存自己为主,敌方以消灭敌人为主;其四,我攻敌守,就是我以消灭敌人为主,以保存自己为辅。敌人以保存自己为主,以消灭敌人为辅;其五,敌我攻守平衡,指相持状态。这些提法在大战略、小战略、局部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比如内线以少胜多,外线以多胜少。即内线,全局上我守敌攻;外线,局部上我攻敌守。

一、攻守转化

一般地说攻守之间的转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常规攻守转化,二是非常规攻守转化。

(一)常规攻守转化

形势判断可分为败势、大劣、稍劣、均势、稍优、大优、胜势几种情况。处于败势、大劣的一方,一般应该千方百计地设法保存自己。比如,用防守、退让、躲藏、逃跑等方法保存自己,切忌主动进攻寻敌决战。那么大劣或败势一方要想达到大优或胜势,从而战胜敌人的目的,在保存好自己、使之不再向更大的劣势上转化的情况下,必须走完由大劣势到稍劣、再到均势、再到稍优这个漫长的阶段。这就是劣势较大的一方,在战略上要立足于打艰苦的长期的持久战的根据。在败势、大劣时采取守势、逃跑等策略,立足于先生存下来。在稍劣、均势、稍优时就应该转守为攻,以积极行动、富于谋略的进攻为主,以防守为辅;反之在稍优、均势、稍劣恶化转到大劣或败势时,就要转攻为守,这是正常的、常规的、一般的攻守转化规律。

以攻为守,是指在大劣时采取守势,如果采取守势不但不会使自己强大,反而会坐看敌人强大,使自己向更大的劣势转化的情况下,则应该转守为攻、以攻为守。比如,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在白帝城后,诸葛亮看到,上无明主,下无能臣、良将,外有强敌,综合国力日渐衰弱,如果死守就等于坐看曹魏壮大,坐而等死,还不如寻敌决战,尚有一线希望。这个希望不是低标准地保存自己,而是统一天下。是在自己的形势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想统一天下、一步到位地从劣势转化为大优或胜势,这正是以攻为守的特点,它超越了从大劣转化为稍劣、再转化为均势、再转化为稍优这个阶段。当然这种超越在全局上是很难成功的。反之,就是以守为攻,这两种走捷径、一步到位的攻守转化,也是常用的。促使这些常规的进攻转化的原因,就是真实的形势判断的结论,也就是根据真实情况作出的攻守转化,叫常规攻守转化。

(二)非常规攻守转化

兵者,诡道也。以上有关形势判断败势、大劣、稍劣、均势、稍优、大优、胜势的分法,敌对双方都不会明明白白地让对方知道,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各方都通过各种伪装、示形、欺骗、保密等欺诈手段,设法使对手的形势判断出错,会出现表面上看大劣势或败势实际上大优、表面上假装大劣实际上就是大劣、表面上假装大优实际上就是大优等真假难辨、虚实难断的情况。比如,战国时齐国军师孙膑的减灶计,就是假大劣真大优之计。这些实际形势与表面形势之间被人为地进行了种种伪装,使表里之间差异很大,或诡诈的相似、相同的情况,不断地在战场上出现。而这时,敌我双方的攻守转化所依据的不是实际形势和情况。往往由于形势判断错误,而使对方依据的是虚假的形势情况。比如面对孙膑的减灶计,如果相信敌兵逃亡大半,就会大胆进攻、追击。如果认为这是敌人的诱敌之际,是欺诈,则会停止进攻或转攻为守。在施计一方来说,一边退却一边减灶,施计一方的这个退却,依据的是故意制造出来的士兵逃亡大半的这个假象,暂时把这个假象当成真相了即假戏真做。这些建立在故意制造出来的假象或真相上的攻守转化叫非常规攻守转化。例如南宋时,有一次,岳飞率兵在竹芦渡与金军交战,双方互有胜负,一时僵持不下,这时,岳飞的粮食就要用光了,又没有其他军队策应,眼看坚持不下去了(根据这种形势情况,按常规进攻转化,只有撤军)。所以有人建议岳飞暂且撤军,待补充粮食和兵力后再来与金军作战,岳飞不同意这个建议(不准备做常规的攻守转化)。当时,岳飞手下只有500骑兵,敌众我寡,一旦后退,敌军从后面掩袭,没有不败的道理,岳飞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了一个破敌的好办法。当下,岳飞命令士兵固守营寨,不与金兵交战,并扬言要等援兵赶到后再与金兵一决雌雄。一天夜里,他命令300名士兵各拿两把柴草,只见漫山遍野灯火通明,旗幡招展,这时岳飞的营里已经鼓声大作,金兵从睡梦中醒来,以为宋军的援军到了,惊慌出逃,岳飞趁机挥师追击,斩获无数。金兵在慌乱中,自相践踏,伤亡过半(岳飞利用故意制造出来的援军赶到的假象,使敌判断出错,进行了非常规的攻守转化)。施计一方利用示形、计谋等进行的非常规攻守转化,是主动非常规攻守转化,敌对方则是被动非常规攻守转化。施计一方,往往在实施计策的前、中阶段要以假为真,假戏真做,在最后阶段才露出真相。敌对方有正确判断、将计就计和上当受骗三种结局,关键是作为指挥员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使你的对手与你相比总是处于周瑜对孔明的层次上,则施计、应对时都能正确判断、正确选择。那么什么是层次呢?简单地说一个复杂难解的局面,高层次的将领,在很短时间内,了解敌情又不多的情况下,就能把握住有限或少量情报中的关键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正确选择,而低层次的将领可能到事情过后才明白。

二、两种进攻

进攻可分为制待和决胜两种。防守也可以分为制待和决胜两种,即制待攻守和决胜攻守。

(一)制待攻守。制,是指制造。待,是指等待。通过进攻或防守的作战手段,制造战胜或消灭敌人的机会;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寻找战胜敌人的时机,调动出战胜敌人的战机。这种攻守的目的,不是消灭敌人,是制造、寻找、等待、调动出消灭敌人的决胜战机,所以叫制待攻守。

(1)制待进攻。就是运用进攻这种战法来制造、寻找、等待或调动出与敌交战、决战的有利战机,从而战胜、消灭敌人。比如,战法中的攻其必救,就是制待进攻,把敌人的援兵调动出来了,任务就完成了。

(2)制待防守。指的是运用防守这种战法,制造、寻找、等待或调动出与敌人交战、决战从而战胜、消灭敌人的战机。比如稳守反击战法中,稳守的目的就是制造、寻找、等待、调动出利用反击战胜敌人的战机。

(二)决胜攻守。在制待攻守的基础上,出现战胜、消灭敌人的战机后,利用进攻和防守的战法,把握住这种决定性的战机,从而一举战胜、消灭敌人。

(1)决胜进攻。它与制造战机的进攻不同,进攻的目的是在战机出现后,运用这种进攻,给敌人致命一击。一般情况下这种决胜进攻,需要有制待攻守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当然也有不需要“制待攻守”的配合,只用“决胜进攻”而取胜的时候。

(2)决胜防守。它与制造战机的防守不同,决胜防守的目的是在战机出现后,运用这种防守战胜敌人,是决战、消灭、给敌人致命一击的防守,比如,三国时,六出祁山之战,诸葛亮最希望的是司马懿离开坚固的城池,与之打对攻战,从而速战速决,所以诸葛亮想尽办法诱其出城,司马懿则以持久防守之策对付诸葛亮,坚守不战策略,就是典型的决胜防守。

制待与决胜的关系,就像奇正的关系一样,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可以合一,可以相生,可以不断相互转化,比如局部的战役、战斗意义上的决胜,实际上就是全局战略意义上的制待。

制待进攻,是从敌人方面想办法,从敌人那里制造、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即设法叫敌人失误,设法使敌人兵力分散,设法使敌方比我弱小几倍,设法使敌人不意、不备等。

决胜进攻,是把握住敌人的失误、出错送给我方的战机,消灭敌人。

制待防守,是从我方这里想办法,从我方这里制造、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即设法使我方兵力暗中集中,比敌人强大几倍,设法使我方有充分准备,早有预谋,不出错,不失算。

决胜防守,是把握住我方,有准备,不出错,不失误,预设圈套提供的战机,战胜敌人。

三、两类攻守

两类攻守,指的是以非军事手段为主的文类攻守和以军事手段为主的武类攻守。

(一)文类攻守。以文的一面为主与敌人攻守争胜的战法,叫文类攻守。

(1)文攻制待。用以文的一面为主的战法向敌人进攻,比如破坏敌国的外交、政治、经济、文化……造成敌国的综合国力衰弱,敌方变弱就等于我方变强,从而为战胜敌人创造战机。比如《六韬》中的文伐十二策,就是用文的一套方法向敌人进攻,从敌人方面制造、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

(2)文守制待。用以文的一面为主的战法,防守敌人对本国的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的破坏,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我方变强,就等于敌方变弱,是从我方这里制造、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

(3)文攻决胜。用以文的一方面为主的战法向敌人进攻,使敌人无力与我对抗,只能俯首称臣。

(4)文守决胜。用以文的一面为主的战法,不但防守敌人对我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的破坏,更由于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治理得当,使我方的综合国力强大到对敌占绝对优势的程度,则敌人不敢与我对抗,只能服从。

(二)武类攻守。以武的一面为主与敌人攻守争胜的战法叫武类攻守。

(1)武攻制待。用以武的一面为主的战 法,向敌人进攻,为以后决战时战胜敌人创造战机。比如春秋时吴王运用伍子胥的疲楚、误楚武攻制待谋略,终于在六年以后的大决战中,一举战胜强楚。与决战相比,前六年中对楚国的车轮大战,不过是制造决战战机而已。

(2)武守制待。用以武的一面为主的战 法,防守敌人对我方的进攻,造成敌人的衰弱,同时防止敌人对我方的进攻。

(3)武攻决胜。用以武的一面为主的进攻战法,向敌人进攻,与敌人决战,战胜敌人。

(4)武守决胜。用以武的一面为主的防守战法,与敌人决战,就叫武守决胜。

看一看当今世界,以“敌我互守”为最好。关于“核大战”,中国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我们造出原子弹的同时,声明永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还有美国的“高边疆”核武战略,也是侧重于“敌我互守”的意思。现代战争的进攻以空袭、以导弹战为主要形式,其精确度和破坏力是空前的,诱敌深入是不能考虑的。应加大突破反导系统的研发,加大快速反应突击力量,主要是加大远程远洋空军、海军、导弹部队的比例。

猜你喜欢
战法劣势岳飞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岳飞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把自己放在劣势
岳飞拳
臧纡青和他的“伏勇散战法”
略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法的创新
“猛虎掏心”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