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胜任力模型在专科护士中的应用

2018-01-23 18:45王维宁丁芬芳王佳
天津护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胜任专科护士

王维宁 丁芬芳 王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2)

岗位胜任力最早于1994年提出,是指将特定工作岗位中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区别开的一系列个人潜在的特性[1]。近年来,岗位胜任力逐渐由概念转化为实践,不断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要将岗位胜任力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发展和提高岗位胜任力的关键措施。构建不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为专科护士选拔招聘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2]。随着岗位胜任力研究的不断深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逐渐成为护理岗位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外专科护理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主要涉及护理技术、临床领导能力、协作及协调能力、教育能力等方面。现将其综述如下。

1 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内涵

护士在工作表现中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被测量的部分,比如知识和技能等,可通过培训提高;另一部分是潜在能力,难以测量的,比如自我概念和动机等,但是它可以预测护士未来的绩效[3]。建立护理岗位胜任力模型,挖掘出护士隐藏的潜在能力可以为医院护理管理者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和护理质量。

2 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目前构建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等。访谈法指研究人员与专科护士谈话收集与其职业相关的信息,了解其工作内涵。德尔菲法是通过函询方式征求相关专家意见,请专家对相关岗位胜任力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定,通过反复几轮咨询、反馈及修正,使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趋向集中,得出一致且可靠的结论。问卷调查法指研究者通过文献回顾等方式提炼出某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初始问卷,请该专科护士为每项胜任力条目的重要性打分,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4]。

3 岗位胜任力模型在专科护士中的应用

顾妙娟等[5]通过评价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教育和科研创新能力来选拔专科护士,制定了专科护士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标准,完善了相关培训内容及方式。不足之处在于未详细构建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未对不同专科护士进行进一步研究,但其专科护士的选拔及管理形式给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马改红等[6]采用德尔菲法对湖南20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2轮函询,构建了临床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覆盖了临床对专科护士的基本要求,但该研究构建模型时只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建议将来继续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3.1 岗位胜任力模型在急诊科、手术室护士中的应用 王庆华等[7]通过对山东省75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采用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出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共4个维度(关爱与服务特征、职业与认知特征、人际与发展特征、自我概念特征),16个条目。该模型在山东省10所三级医院进行验证,所得结论一致。此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样本的研究验证模型,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形成了科学的急诊科护士培训体系,为医院选拔急诊科护士提供了参考指标,有利于急诊科护理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提供了参考意见。将来可继续在其他地区、不同等级医院进行验证。

Gillespie等[8]通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三家主要大都会医院的27名手术室专科护士采用现场录音的方式进行访谈,最后总结出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特征(包括专科知识、团队协作与沟通、协同与管理能力)。该研究涉及了三所医院,提高了模型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3.2 岗位胜任力模型在乳腺科护士中的应用 自2006年以来,护理人员的能力一直以澳大利亚通用的能力标准为指导,护理人员胜任力发展水平较低,没有正式的专业发展领域的标准。澳大利亚国家乳腺癌中心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相关专家协商,开发了一套乳腺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标准,确定了乳腺癌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五个核心能力是:支持性护理、协作性护理、协调性护理、信息提供与教育能力以及临床领导能力。该研究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多所医院,在多个地区进行验证,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还提出专科护士需要对乳腺癌妇女的健康需求、健康状况及偏好进行深入了解,以优化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和姑息治疗等。该项目还提出,为了使乳腺癌专科护士能更好的发挥角色功能,至少必须具有研究生教育水平;专科护士晋升更高级别的职务时,还需要足够的经验和不断的学习高质量的课程,以达到职业所需[9]。

3.3 岗位胜任力模型在内分泌科护士中的应用 在英国内分泌学会的支持下,内分泌护理专家组开发了成人内分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框架 (良性肾上腺肿瘤、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质疏松症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四个能力),以促进内分泌护理学科发展。该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涉及了多所医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制定内分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框架,促进了专科护士的发展,使专科护士能发挥最佳的护理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10]。

Davis等[11]在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团队的指导下,对糖尿病相关部门的专科护士进行访谈,并开展了相关的研讨会,为不同级别的护士制定了一系列糖尿病相关领域的能力声明,最后总结出不同层级糖尿病专科护士所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特性。该模型的制定采用了访谈法和专家讨论法,样本量较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靠性较高。但该研究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尚未验证其有效性。

3.4 岗位胜任力模型在儿科中的应用 Ana Martins等[12]为了研究儿童癌症中心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的实施情况及其发展,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英国18个儿童癌症中心的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框架显示了护理模式和角色观点两个主题,总结出儿童癌症专科护理人员需具备的三个能力:协调能力、经验和技能、与家属的关系。结果表明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角色各不相同,她们除了拥有核心角色的功能之外,通过自己的经验、专长和协调护理的能力为家庭提供了临床、情感、教育等各种支持。该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样本量较大,涉及了多所医院,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Mirlashari等[13]为了提高伊朗新生儿的存活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17名德黑兰医科大学附属医院NICU的护士进行普查,总结出NICU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特征与批判性思维、工作兴趣、临床能力及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关系。该研究仅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构建模型,仅在一所医院进行,是否适用于其他地区有待进一步验证。

3.5 其他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 郭丽波等[14]采用访谈法制定了疼痛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问卷的初稿,再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了两轮函询,最后编制出疼痛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疼痛护理工作的特点,注重本专科的不断发展,它为我国疼痛专科护士的考核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该研究专家从全国范围内选取,提高了模型的有效性,但该研究仅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尚未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建议将来继续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刘晓鑫、李乐之等[15]通过对湖南省26名相关专家及专科护士采用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编制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该研究注重科室发展,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相连,能为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但该研究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专家地域较为局限,建议将来可在多个地区、多所医院验证其有效性。

孙辉等[16]在全国三甲医院内选择了35名相关专家,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共5个维度,为介入专科护理人员的选拔和考评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价值。该研究专家地域广泛,结构较为完整,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建议将来继续在多所医院验证其有效性。

4 小结

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制定为医院护理管理者进行专科护士选拔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总体而言,国内外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大多处于构建模型阶段,较少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国外构建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多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同专科护士分类较细,样本量较为充足;国内研究参差不齐,未来需采用多种建模方法进一步深层次构建不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还可以构建不同专科不同级别的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也可在多区域进行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还可在不同角度研究我国中医护士岗位胜任力特征,从而提高其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由于国内外医疗行业环境不同,在引入国外相关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时,应该结合国内卫生政策和医疗行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注重岗位胜任力的本土化,构建合适我国护理行业的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

猜你喜欢
胜任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