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山館授經圖》題咏

2018-01-23 21:22張文整理
历史文献 2018年0期
关键词:林先生

□ 張文整理

2013年拍賣市場出現《飛雲山館授經圖》紙本册頁,規格35*45cm,凡31幀。①其首頁爲水墨繪畫,圖中峰嶺高峻,雲煙縹緲,山石嶙峋,林木暢茂。稍有平坦之處,茅屋數間,蒼松挺立,篁竹叢生,柴扉半啓。屋中書案當軒,老翁、稚子相對而坐,課讀景狀,若隱若現。款識“飛雲山館授經圖”“雲林先生嗣君子繼仁兄屬繪,同治己巳六月下浣四日,仁和陳豪”。其餘三十頁,則是三十八位文人學者的詩文題咏。

該圖是晚清學者胡培系請人繪製並廣徵題咏,意在寄托對其父胡秉元的孝思。胡秉元(1781—1843),字仲吉,號雲林,安徽績溪人,國子監生。幼承庭訓,學有本原,曾游學京師,科第不遇,遂絶意進取,教授生徒以終。嘗謂王應麟《詩地理考》薈萃衆説,無所論斷,乃博考古志,證以今名,重爲考釋,著《詩地理考實》。②其長子胡培系(1822—1888),字子繼,號霞塢,貢生。少時隨父在家塾讀書,長而負笈徽州紫陽書院,後來長期游歷江浙各地,咸豐間曾入繆梓幕參佐軍務,同治八年選授寧國府訓導,光緒十四年卒。著述甚豐,所撰《詩地理今釋》《周禮述義》《儀禮宫室提綱》《大戴禮記箋證》《小檀欒室筆談》《風雨懷人録》《皇朝經世文續鈔》等皆未見傳本,今存《教士邇言》《十年讀書室遺詩》《績溪金紫胡氏所著書目》等。胡秉元父子所屬之金紫胡氏,爲徽州績溪胡姓之望族,在學術史上頗有聲望和影響。

該册頁題咏皆名賢墨迹,書法精美高妙,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然而該册頁之尤爲珍貴,更在其所藴涵之學術文獻價值,因其主要關涉金紫胡氏家學,對於研究晚清學術史具有重要意義。所載題咏多爲詩歌形式,很多並未收入詩集流傳,因此還具有文學史料價值。有鑒於此,我們依原本裝幀次第,將全部題咏文字識讀整理,以饗讀者。

飛雲山峙大鄣西,中有幽人共鶴栖。徐鍇説文成繋傳,子由詩筆早留題。令兄春喬刺史精小學,雲林與之齊名。天涯有夢鴒原遠,兒輩談經鯉對齊。嘆息余來君已逝,元亭問字酒空携。

山邨竹樹瀞秋煙,孤館雲歸境悄然。案上螢枯堆故紙,篋中蛾述著新編。分明蔣詡庭蘿冷,棖觸邱遲夢錦鮮。小筆題詩紀芳躅,襄陽耆舊幾人傳。

七律二首奉題雲林先生飛雲山館課讀圖遺照,嘉定朱右曾初稿。鈐印: 右曾(白)、咀霞(朱)、新安太守(白)。

粹肰儒者兒,静坐獨凝思。大雅不可作,披圖恍見之。一牀楊子業,三載董生帷。幸有遺書在,箕裘永念兹。令嗣子繼茂才,克昭家學。

新安多峻嶺,奇秀屬飛雲。煙態文心活,嵐光静意熏。執經來俊侣,汲古事劬聞。聽説空山裏,蘭膏五夜焚。

江左數耆舊,今猶幾个存。閎文芸帙富,樸學禮堂尊。夜月簾空卷,春風座尚温。我來遲捧手,屑涕與誰論。

丙午初冬敬題雲林先生飛雲山館課讀圖遺照,嘉定葛其仁。鈐印: 其仁之印(白)、鐵生(朱)、北野儒官(白)。

靈山鬱奇秀,徑曲松風長。雕鎪出石竇,暗滴紅泉香。熙崖得幽賞,蘭谷翼平岡。頤意有先民,儁乂罕車張。抗心闡傳注,宋元皆秕糠。昔聞不其下,書帶紛青蒼。商逸纂師志,盡發璠璵光。迄今通德門,高並鸞皇翔。願言二三子,胠篋傾寶藏。無史千秋後,北海揚孤芳。

丙午秋日奉題雲林先生授經圖遺照,江寧後學汪士鐸。鈐印: 士鐸(白)。

山館風傳座上春,披圖想見授經人。料來學海如黄海,朵朵仙雲是化身。

經師聞説更人師,爭似康成隱不其。偏是風輶來已晚,名山空望白雲垂。

己酉初冬敬題雲林先生課讀圖遺照,順德羅惇衍初稿。鈐印: 淳衍(白)。

聖學日再中,端賴子朱子。邇來戴與江,配食輝祠祀。先生生其間,前後踵相企。大開經義齋,實事而求是。在昔王浚儀,曾考詩地理。先生竟其緒,方輿掌可指。祭酒留説文,發明推段氏。先生承其流,六書絶疑似。事業在名山,人文已蔚起。即今令子賢,想見式穀旨。嗟余生已遲,親炙苦無以。遺範一敬瞻,千秋深仰止。

己酉季秋敬題雲林先生授經圖遺照,錢塘伊樂堯。鈐印: 伊樂堯(白)、遇羹(朱)。

奂與績城安定締交久,庚戌秋月道過杭州,雲林先生文嗣子繼兄授示遺像。學追先哲,道啓後賢。坊表觀瞻,載筆敬志。長洲陳奂碩甫氏。

吴中教授本布衣,一登太學聲名馳。生徒雜遝謁絳帷,横舍填溢爭來歸。湖州教法衆所褘,朝議著令循良規。前有安國後藉谿,同激駿烈揚清煇。梁安弌派蕃以滋,家學遠與家聲垂。近來農部亦宿耆,謂竹邨先生。到處講席尊經師。雲林先生更嵚奇,抱道不仕臺孝威。蜚雲山館隱翠微,幽勝天繢臨厜?儝。窮年考校然青藜,高挹嬰固追歆逵。兼綜唐宋無闕遺,延攬後進相扶提。爲大都授張皋比,峩冠韋帶紛葳蕤。觀以彝訓因林施,如時雨化春風吹。六驥過缺忽已違,幸哉有子承畬菑。去年相逢練水湄,一見傾倒情淋漓。醉翁門下同師資,南豐超軼群賢推。勉旃慎保前人徽,遺書何日付劂剞。精氣鬱積當發揮,光怪照曜服陸離。典刑歷久永不虧,何人爲勒林宗碑。

道光己酉嘉平北野後學柯鉞敬題。鈐印: 弱冠(朱)、小泉(朱)。

奇峰萬疊捲飛雲,山館沈沈對夕曛。皓首窮經悲老輩,青箱遺業付郎君。皋比道重師儒望,韋布名高翰墨勲。笑擷香芸窺閟閣,先人世德誦清芬。

嫏嬛仙境卧靈威,金薤紛披護翠幃。洙泗門牆當日盛,舞雩童冠莫春歸。千秋箋疏傳遥旨,三變文章有化機。問字亭邊空載酒,不堪憑弔重歔欷。

壁中絲竹一聲聲,蒼史猶餘劫後情。玉字文奇來委宛,牙籤軸重任縱横。士從夜雪門前立,人愛春風坐上生。檢盡蟫紅兼螙碧,白雲深處是書城。

落花嗁鳥悟真詮,絳帳青氊敞講筵。訓詁董何開後學,淵源鄭孔接心傳。墨池灩灩千尋起,書帶青青一色連。我有瓣香何處祝,皈依惟證畫中禪。

敬題雲林老伯大人《飛雲山館授經圖》,即請子繼仁兄正定,芸石姪汪慶祺。鈐印: 汪慶祺(白)。

彼蒼未忍喪斯文,著作經綸兩派分。伯氏多才監郡守,伏生抱道注皇墳。人歸静地都忘我,天重名山獨付君。與物何曾涉矜躁,春風桃李樂欣欣。

笑從石鏡證三生,又向飛雲曳杖行。身外浮名甘錯莫,眼前諸子待裁成。古今自著不刊論,風雅惟存正始聲。别有千秋天趣在,一編常伴老虞卿。

窮經矻矻當窮年,一息猶存未息肩。垂老怕辜先代志,貽謀難得後人賢。推行孝友無非政,管領煙霞便是遷。驥子龍孫多令譽,書香萬禩卜蟬聯。

爲尋墜緒恨茫茫,雲自朝飛山自蒼。邱壑道高宜小隱,桑榆景好易斜陽。不知今古誰相代,擬把鴻蒙問大荒。惆悵南豐遺像在,披圖我欲爇心香。

七律四首奉題雲林先生遺照,即博諸吟壇一粲,沈鳳才脱稿。鈐印: 沈鳳才印(白)。

一〇

績溪精氣亘天地,蔚起經師岸然異。一編遥接漢儒傳,英華咀含糟粕棄。少年負笈走京華,問故不使毫髮差。虎皮高列譚經座,狗曲誰嗤賣餅家。燕臺游倦歸教授,絶學遺書紛研究。精舍小築飛雲山,祁祁生徒集英秀。課餘尤喜讀毛詩,傳箋奥旨勤摹追。浚儀王氏考地理,參究不免疑義滋。公來一一詳推按,古志今編搜浩汗。説解從無枘鑿嫌,淺人莫作等閑看。字義紛羅探説文,洨長妙緒資多聞。餘子落落不足數,婺西經學獨冠群。嗟余好古生太晚,莫由親炙教隅反。漬酒難來徐稺家,饋貧孰歎淮陰飯。淵源空説家藏書,矩矱不守徒欷歔。先人大志未克繼,先曾祖有《毛詩傳箋補正》,吾未曾鋟板行世。淹貫敢誇讀五車。此圖一似披雲睹,傾心何止手畫肚。家學同源漫等差,輸子遺文能讀父。謂子繼先生。

壬子七夕後一日,於南卿師處晤子繼先生,因出其尊人《授經圖》屬題,不揣譾陋,謹題七言一章於右。後學陳子湘。鈐印: 信甫(朱)、那得獨飲(白)。

一一

戊辰八月宋元煦子和拜觀於磨兜堅室。鈐印: 元煦(朱)。

一二

獨袌名山業,能延一線微。斯人忽徂謝,我輩孰歸依。博覽窮淵海,潛心悟化機。無由得請益,問字扣齋扉。

奉題雲林先生遺照。後學曹籀拜稿。鈐印: 籀(朱)。

一三

暴秦愚黔首,六籍劫灰棄。漢儒拾殘缺,竹簡勤編次。説經雖異同,師承各有自。遥遥百千載,一線賴不墜。績溪胡先生,讀書求識字。精專許氏文,點畫必辨識。訓故暨聲音,妙悟出深嗜。小學既研通,間亦綜地志。謂詩地理考,王氏疏可議。徵引固繁富,得失尠明示。迺稽古山川,證以今名異。爽朗若列眉,晚學足存肄。至於訓弟子,理道闡精粹。諄諄勖至行,未嘗及名位。經師兼人師,卓尔靈光巋。諸子承家學,鼎立載道器。音容愴渺茫,手澤懷涕泗。爲繪授經圖,孝思永不匱。遐想講堂開,飛雲挹山翠。睟乎道貌尊,典籍積重累。傳注句義深,箋疏名物肆。先生解紛綸,群書厥要治。至今過山館,賢愚悉仰企。小子慙憃頑,苟禄作塵吏。且恨隔川塗,杖屨末由侍。兹幸展遺容,肅然生敬思。摛詞愧無文,質言陳實事。微名藉圖存,驥尾蠅庶冀。

五言古詩一章,敬題雲林先生《飛雲山館授經圖》遺像,即請子繼仁兄正之。咸豐癸丑人日,年世愚姪桐鄉沈炳垣並書,時年七十。鈐印: 桐鄉沈炳垣曉滄之印信(白)、我是識字耕田夫(朱)。

一四

爲文宜識字,知地乃履絇。昭代正學昌,一洗群言蕪。閻顧惠江戴,接轂馳高衢。披圖想私淑,治經抉根株。

八荒在户牖,豈必師遠游。笈書走萬里,亦以資旁搜。東瞻皇都麗,西極青海陬。翛然山澤儀,望古心夷猶。

萬族以形合,一氣吾宗支。奈何本先撥,繫綴成華離。情以彌其罅,義以匡其衰。大哉醇儒言,夫豈章句師。

峨峨飛雲山,下有書帶草。賢人讖龍蛇,草色長鮮好。遺經幸有托,忍饑手澤保。仁義生榮華,慎勿厭枯槁。

子繼文學出其尊甫雲林先生《飛雲授經圖》屬題即正。高安熊松之。鈐印: 容甫行六(朱白)。

一五

渡江獲交胡定國,襟抱雍和行純飭。驪淵探古早得珠,虎觀説經應奪席。七月客游東越,得與哲嗣子繼茂才交。前脩爲述手澤存,始知家學有淵源。經師人師豈易得,先生風範山斗尊。績水之濱飛雲麓,萬卷圖書一椽屋。窗前帶草鄭康成,水面蓮花周茂叔。隔籬何處聲咿呀,載酒時來問字車。盈門濟濟盡楩杞,不羨梁公桃李花。悦口味三心醉六,絃誦一堂庚拜肅。漫勞劉向饋雙鴟,還聽朱雲摧五鹿。春風拂拂霽月圓,藝海共泛真珠船。文章有神師有道,變化氣質天無權。著書不問松鱗志,立品高如群玉島。名山自足傲三公,人爵何如天爵好。士林往往談芳馨,尤喜弓裘在鯉庭。披圖悵余生也晚,未得從君親執經。

子繼仁兄茂才囑題雲林老伯大人飛雲山館課經圖,時咸豐癸丑八月作於越州官廨。元和陸恩澍拜稿。鈐印: 陸雲鶴印(白)、篴人(朱)。

一六

社風既寂斂,學殖思本根。追摹漢巨儒,家儗匡鎦倫。四經三禮間,虎觀少遺淪。亦有汲古叟,獨居治籬樊。大師出徽婺,聲氣揚中原。偉然通德鄉,薪火無盡傳。安定老孫子,抱璞飛雲山。詩庭業箋疏,授受爲專門。訓故通諸家,伯仲陸二雅與陳碩甫。行世有遲速,藏笥雲雷屯。嗣音紹先教,孤寒道彌敦。乃知竹邨子,尚有賢弟晜。涼秋越望西,展卷儀清神。恍見好巖壑,中居千秋人。士生全盛時,息影安林園。窮達等快意,百城南面尊。今也變亂多,欲隱苦蹇難。雖懷讀書願,蹙蹙驚心魂。子繼幸未仕,伏處容静存。勉堪守巾箱,早歸游子身。海宇待清廓,激卬淩紫雯。

癸丑八月,敬題雲林先生丈授經小像,越峴宗稷辰。鈐印: 攻恥(朱)。

一七

雲以山爲慎,經者德之山。傳經蜚雲館,古雲蒸老顔。胡公今耆碩,龍伏鄣黟間。麓闢屋七椽,堂聚星五圜。峰峰拱雲勢,義義經人寰。道服照朱色,講席横松關。上衍徽國脈,下破經生慳。

自從大雅微,薄殖務枝葉。經師又痼之,生死逃敝篋。績谿獨折中,恥鬬時世捷。皋比擁名山,不異大川涉。金陵近膏血,先生苦瞑睫。通經致用難,幾輩霜中蝶。子廉好男子,或奮長江楫。

雲林先生《授經圖》應嗣君子廉屬,癸丑杪秋姚江後學周白山拜題。鈐印: 雙庚四雪(白)。

一八

集陶詩爲子廉胡君題先人雲林先生《授經圖》册。

道喪向千載,賴古多此賢。閒居離世紛,所説聖人篇。巽坎難與期,百世當誰傳。游雲倏無依,館宇非一山。何必升華嵩,心遠地自偏。陵岑聳奇峰,一盼週九天。青松冠巖列,白雲宿簷端。虛室絶塵想,靈府長獨閒。抗言談在昔,無復東西緣。肆志無窊隆,甘以辭華軒。願言誨諸子,余襟良已殫。游好在六經,任真無所先。常恐負所懷,弗獲辭此難。恣年逝已老,旅力尚未愆。衰榮無定在,顦顇由化遷。悠悠東去雲,勢翳西山巔。懸車歛餘輝,八表須臾還。良才不隱世,履運增慨然。伊余何爲者,驟驥感悲泉。猛志固常在,守拙歸園田。曖曖遠人村,窺竈不見煙。無樂自欣豫,所懼非飢寒。與子相遇來,弱豪多所宣。子廉初識余,即出所作詩古文及解經諸書見示。余受而讀之,爲妄識數處還之,故云。緬此起遠情,願君取吾言。一世皆尚同,朝起莫歸瞑。六籍無一親,厭厭閭里歡。雷同共毁譽,而以求自安。流幻百年中,白髮一已繁。古人惜分陰,日昃不遑研。千載非所知,千載乃相關。鬱鬱荒山裏,草屋八九間。時還讀我書,庶無異患干。聊得從君栖,躬耕非所歎。

會稽趙之謙益甫拜稿。

一九

績溪胡氏纍代傳經,自明諸生東峰先生,至子繼凡十一世,海内故家所未有也。歲丁卯八月,始晤子繼於金陵,與談《周官禮》,知用力久。是冬過武康,訪子繼於上柏旅舍,出觀尊人雲林先生授經圖,敬識數言,爰申景仰。

慎清後學戴望,時在十二月二日辛巳也。鈐印: 子高(朱)。

二〇

三極彝道,其書言經。勲德彌縟,英華日新。偉矣前修,功在上哲。分教斯五,致化歸一。體備周孔,詞深人天。左提右挈,學者比肩。寫實追虛,夫子風采。百齡景徂,千載心在。

集劉舍人語應子廉仁兄大人之屬,山陰弟沈玉書。鈐印: 沈玉書印(白)。

二一

成均六德今古同,伊洛源與洙泗通。律身不入紫陽軌,何以上溯羲軒風。語言文字古今異,轉注形聲道攸寄。下帷不讀洨長書,何由默識尼山意。異者有如越與秦,方言欲達須舌人。同者有如旦與律,龜兹四絃具經迭。龜兹琵琶用四旦,不用五聲,今燕樂之祖也。然四旦即宫商角羽,不出五聲。衡爲南北豎古今,此理雖殊二而一。世風愈漓識愈下,先正斯言知者寡。强將門户判藩籬,聚訟談經乖大雅。先生卓識逾前賢,居今稽古兩不偏。博文以漢約以宋,儒林文苑才兼全。内含金心外文藻,一室焚香事幽討。詩譜能參王浚儀,韻編不數吴才老。家風世德不可攀,楹書嗣子能窺斑。小同有志繼高密,大蘇又復生眉山。一副遺圖見顔色,瞻仰前徽三歎息。飛雲嵐氣香蒼茫,欲往從之暮烟碧。

奉題雲林先生《飛雲山館授經圖》,即俟子繼大雅教正。仁和胡琨。鈐印: 胡琨私印(白)、次瑶(朱)。

二二

吾友費頌齋公彦刺史,過庭得玉衡丈經傳,外人無傳之者。今觀雲林先生《授經圖》,知江夏一脈乃在安定。昔馬季長施帳授徒,惟鄭君得其傳,乃有“鄭生去吾道東矣”之歎。此圖毋乃類是?頌齋殁已久,其子不克象賢。雲林先生後人,獨抱經以永其傳,此圖當寶之世世。

咸豐甲寅十二月朔,震澤陳來泰跋。鈐印: 陳來泰印(白)、韌庵(朱)。

二三

六經充腹笥,樸學尤足嘉。儒術貴根柢,所慕非聲華。緬維胡夫子,典籍勤梳爬。爰以沈潛功,吐詞成奇葩。博既追伏鄭,情亦躭煙霞。結廬近白嶽,抗志輕烏紗。精心擷古馥,月眼祛昏花。門牆富桃李,庭砌森蘭牙。傳經乃有後,味道誠無涯。吾老懶讀書,俗吏惟隨衙。枯腸許搜索,紙尾嗤塗鴉。遐哉兩漢士,治行蔑以加。願以此經術,緣飾敢或差。

奉題雲林先生《飛雲山館授經圖》以應子廉仁兄雅屬。吴門夏尚志。鈐印: 夏尚志印(白)、静甫(朱)。

二四

昔聞韓子言,經訓乃菑畬。播穫有家學,大過籝金儲。績谿表人文,鬱鬱垂令譽。遐師徽國公,如日中天衢。胡君本人師,經師毓靈區。紛綸太常議,表襮高垒徒。春風飛雲館,泆蕩煙嵐趨。碧梧在庭階,栖栖鳳皇雛。撫項自教讀,一卷琳琅腴。古來賢達人,成就唯詩書。左挹毛鄭裏,右把邢孔裾。一一皆尚友,摘瑕寶全瑜。喆嗣抱庭訓,夙夜常不渝。余也專朝夕,談燕盡歡娱。有如車出門,動轍無異途。淵源名父子,向歆良足吁。披圖重興歎,薄學無根株。願言讀遺著,垂老識璠璵。

奉題子廉先生尊甫雲林先生授經圖即請教正。懷玉後學陳億寶齡氏拜稿,時咸豐丙辰新正十又一日。鈐印: 陳億(白)、寶齡(朱)。

二五

雲林先生授經圖,爲子繼仁兄作。

盛業開淹館,耆年閉禮堂。道心依石古,閒日入山長。書卷千秋在,兵戈一郡荒。衹應書帶草,苓亂向殘昜。

令子傳遺訓,行箱有六經。雲山非故館,武岡雲山福地之一。道德守先銘。此日求逵慎,從君見典刑。支流南斅盛,堪建子云亭。

王開運書於武岡鄧氏之修實齋。鈐印: 壬秋(白)。

二六

先生藏書盈萬卷,先生著書傳千秋。下笔已無古人在,傳經乃爲兒孫謀。近世談經競門户,偏旁考證矜研搜。字奇不向揚雄問,典僻翻從服鄭求。愧我麄疏老更陋,《爾雅》未孰蠹魚愁。目中不識馬與孔,胸中不辨墳與邱。先生令子人中傑,説經觥觥迥不猶。滬城斗大寓公住,辱以論交縞纻投。披圖恍見先生面,典型夙昔思風流。再拜焚香敬心識,吁嗟海内無其儔。

敬題雲林先生《飛雲山館授經圖》,以博子廉仁兄先生一粲並祈訓正。墨林弟楊尚文未定稿。

二七

渺渺飛雲路,空懷大雅堂。何期逢令子,如獲見中郎。妙藴知家學,遺編鬱古香。畫圖典刑在,瞻琴意彷徨。

丁巳孟春,與子廉尊兄同校三衢郡試卷,暇出尊甫雲林先生《授經圖》屬題,敬綴一詩,以誌仰止。東州盛襄。鈐印: 孔安(朱)。

二八

猗歟先生,讀書鏗鏗。冥追鴻誼,榮翼六經。地理之學,條貫分明。聲音詁訓,洞發重扃。厥功爤焉,詒於後昆。瞻卬遺像,風雨有靈。微言未泯,溯洄依坙。

雲林先生授經圖爲子廉同好屬題。歸安楊峴見山。鈐印: 峴印(白)、峴(朱)。

二九

青燈黄卷老名山,萬軸琳琅任往還。留此遺經貽燕翼,贏金一笑太癡頑。

皖南學業重師傳,江戴金程相後先。更有君家多著述,一門經術媲前賢。

百年文獻嘆凋零,俶擾干戈草木腥。一副披來授經册,鏗鏗解説相趨庭。

滿座春風山館清,翠巖深裏仰書城。年來屢負名山約,老我梯航愧此生。

子繼尊兄出其尊甫雲林先生《授經圖》屬題即正。卓人陳立未定草。鈐印: 陳立私印(朱白)。

三〇

言尋飛雲山,未識飛雲路。喜遇山中人,爲説昔賢居。琅琅金石聲,授經續初古。噫今讀經者,恍惚失所據。讀經先識字,識字疇條疏。先生采六書,汝南慎履穫。導川濬段氏,餘子网所取。牖人俶其端,音義任參互。地理今古異,割裂易沿誤。王氏疏葩經,證述多簡遌。先生界方圜,疆畫而井步。能使十五國,星棋燦然布。巍巍安定學,立教在實務。不聞傳道者,迺在哲人嗣。卓卓通德門,治經矜意注。千秋朝夕替,小同竟承胙。先生有傳人,千鈞重相付。於赫胤胄賢,敬慎述不作。偉成一家言,學者競奔趨。蒙愧少不學,見書芴若霧。小學更自慚,以己誦滋懼。子繼今儒者,一見喜如故。敬奉先德書,手澤示崇著。更示授經圖,承家得真趣。及今感桮棬,徒令後生慕。作詩仰高山,碔石幸吾恕。

同治七年戊辰春,子繼道兄出示尊甫雲林先生《授經圖》屬題,勉成五言一章,敬書其後,即請教正。杭州顧恩來竹賢初學。鈐印: 恩來(白)、竹堅(朱)、其於人心爲宣發(白)。

三一

傳家舊學溯皋枚,傾蓋欣逢萬卷才。廿載不曾磨袖簡,一編遥復補笙陔。澧蘭咏處春常在,庭柏攀餘雪未摧。我亦五松存燕翼,先大夫五松書屋,藏書甚富。塵途回首重徘徊。

甲寅冬捧檄之江,僑居野寺,子廉先生枉駕下訪,傾蓋相逢,如舊相識,因以尊甫雲林先生《授經圖》見示,敬題一什,以誌景仰,並祈誨政。蘭陵孫元長。

三二

雲氣淩虛空,山容擁蒼翠。中有經人師,旦夕勤講肆。潛心董子帷,便腹孝先笥。卓犖縱博觀,紛綸暢閎議。境闢殊塵寰,道高薄名位。千載揚孤芳,休風追洙泗。憶我總角時,鯉庭曾趨侍。世德貽一經,芸帙親編次。流覽及諸史,搜討務多識。循循教不倦,手澤墨痕漬。鼙鼓忽驚傳,東南苦烽燧。苟全惟性命,遺書劫灰棄。邈矣前人徽,吞聲獨飲淚。先君嘗研究諸經,寫成帙以授。復目擊時事,節録史傳,用資商榷。遭庚申、辛酉之變,手澤蕩然無存。今展公此圖,追念猶酸鼻。自慚學無術,不及親執贄。徒然感風木,奔走作俗吏。遺像仰高山,嘆息哲人萎。維公明德後,燕翼詒令嗣。孤苦紹箕裘,淡泊安疏食。避亂歷吴楚,巾箱守愈摯。艱難閲半生,始見弓旌賁。筮仕非爲貧,豈徒邀禄利。卓哉師儒選,稱職殊不易。訓士先行修,化民由學粹。願言應官去,莫負設官意。宣州佳山水,清淑氣所萃。在昔淩先生,讀書抉奥秘。一官除教授,樸學陶士類。師門鬱祁祁,張君最穎異。昔淩仲子先生曾爲寧郡教授,弟子中最著者,宣城有張君褧伯,不墮師承。君家竹邨子,博文亦强記。研經通三禮,淵源實有自。竹邨農部三禮之學,實淵源於仲子先生。子繼今何幸,同官復同地。禮堂喜重開,後先踵相企。思君少壯日,雅抱名山志。中更憂患多,宿願苦難遂。歲月如駒馳,冉冉老將至。樹立宜及時,求是在實事。無爲徒戚戚,長以妻孥累。勉堪媲前賢,此生乃不媿。余也懷清芬,風塵歎顦顇。君今表人倫,心喜不遑寐。努力視此别,贈言陳古誼。遺訓慎勿忘,家聲永毋墜。

晉玉與子繼兄締交幾二十年,知其累世傳經,海内罕有。曩曾授示尊人雲林世丈遺像并《授經圖》屬題,事變紛乘,蹉跎未果。今子繼以學博之任宣州,索題誌别。念吾世丈之學行卓卓,前人闡揚備至,無庸贅詞。惟自恨離亂頻經,先人手澤不獲永保,子繼乃閲歷艱阻,慎守家學。重瞻遺范,悲喜彌深,期勉之情,又何能已。爰賦俚句,以當贈言。同治己巳八月初吉,世愚姪溧陽王晉玉頓首拜題。鈐印: 瓚公(朱)、溧陽王晉玉原名畤字西垞(朱)。

三三

儒術亦多歧,經學東南最。常州與徽州,屹然稱兩大。休婺千山間,雲氣氤氲會。江戴諸耆宿,相望百年内。並起得金程,厥緒承未墜。窮研許鄭言,默契姬孔義。胡氏績溪望,東峰樹先幟。父子繼傳經,綿延更十代。先生探典籍,矻矻前人志。譬彼上農夫,先儔世耕治。築室傍空谷,藏書付良嗣。時開絃誦聲,隱隱雲煙外。户部精儀禮,正義近儒賴。絶學比殷侯,退之爲嗟慨。惜卻先生著,刊布尚未逮。空瞻圖畫存,如親授受事。遐思漢經師,家風久不匱。我友稽古力,將來益純粹。他年述祖德,還爲後人誨。

雲林老伯大人授經遺圖,爲子繼仁兄先生屬題。烏程小弟施補華呈稿。鈐印: 施補華印(朱)。

三四

同治己巳十月,子繼郡訓導以詮缺來宣州,出所藏尊翁雲林先生《授經圖》屬咏,敬題二律,爰識仰止。

絃誦沈兵劫,耆儒溯典型。布衣游上舍,白首卧巖扃。石冷藏經室,苔荒問字亭。飛雲何處是,三十六峰青。

宣州一司訓,能讀父遺書。故宅餘三徑,行箱有五車。每因懸榻下,淒説在山居。杖履圖中者,春風尚展舒。

谷亭孫翼謀拜草。鈐印: 孫翼謀印(白)、穀亭(朱)、一字谷亭(白)、讀東觀未見書(白)。

三五

虞庠圖炳睟,目擊道自存。微言極洙泗,毓德崇儒門。先生稟純懿,淑靈鍾乾坤。非惟摭其華,而乃尋厥根。於休鄭許學,達誼曉重昏。清芬述世德,佑啓迪後昆。纓緌望形表,紳佩聆嘉言。栖遲潛衡茅,陸沉避囂喧。收朋勤誨人,祛蔽賴師尊。祖龍詩書燔,古訓亂啍啍。兩漢師承繼,探綜圖緯繁。經學昌昭代,五百衍貞元。婺源暨休寧,周室藏書繙。績谿步芳軌,瞠乎軼塵奔。九葉紹祖訓,胡氏居績谿,世傳經學,先生乃前明東峰先生九世孫。菑畬穫子孫。繄余過庭日,詩禮劬勞恩。悚然敬父執,望天愧戴盆。輶軒馳使節,宣城敍寒暄。手捧授經圖,家學溯淵源。竹村先生著有《儀禮正義》,先大夫同年友也。其族弟子繼廣文,即雲林先生令嗣也,曾受業竹村先生之門,撰著甚富,今官宣城訓導。飛雲鬱崔巍,蘭饈絜簋飱。述作辟咡詔,童蒙豁睧睧。舒翼翔區外,高峙超絶垠。風儀秋月炯,音徽春雲屯。展拜肅遺象,孝思永言敦。高山景芳烈,潔齋薦蘋蕰。淇澳耄好學,有斐終弗諼。

光緒癸未正月三日題奉子繼世丈大人雅正。嘉定徐郙拜稿。鈐印: 徐氏頌閣(朱)。

三六

飛雲山木何蕭森,飛雲山石何崎崟。中有經師抱經坐,窮經心比山雲深。我思窮經在窮理,先生深得程朱旨。當年未獲執經從,山上飛雲空仰止。幸與令子爲同官,談經更與披圖看。始知家學有根柢,菑畬經訓如瞻韓。經訓非徒摘章句,務使繩趨還尺步。門外時來問字車,形聲點畫皆詳注。劫歷紅羊十數年,抱經有子心拳拳。經兮圖兮未遺失,孝心感格天垂憐。富家遺子金多少,那及先生經訓好。一經詒子子詒孫,子子孫孫其世寶。圖中題咏多琳琅,我欲下筆心傍徨。滿紙煙雲鬱奇氣,飛雲山色同蒼蒼。卷端數字龍蛇舞,書者爲吾族叔祖。經與説文、音韻之學亦多著述,書遭焚棄。可憐著述渺無存,賴附先生得千古。

壬申展重陽前五日,奉子繼仁兄大人屬題,敬題雲林先生老伯大人《飛雲山館授經圖》。世愚姪曹崇慶拜稿。鈐印: 崇慶之印(朱)、逸園(朱)。

三七

紫陽述六經,聖道闡宗旨。新安有淵源,名儒相繼起。近溯昭代賢,江戴導先軌。淩程踵而興,學皆精三禮。稍後俞與汪,博洽洵堪紀。同時績溪胡,中翰稱尤偉。一家多彦才,門高通德里。少聞飛雲山,碩儒樹壁壘。絳帳列生徒,傳經歌有斐。師範紹安定,淹貫羅百氏。尤精許説文,形聲辨疑似。向往廑素心,惜未親杖履。喆嗣璠璵姿,家學能濟美。秉鐸宣州城,蒹葭幸玉倚。偶示授經圖,典型欽德齒。披圖如見人,高山深仰止。

子繼尊兄屬題先德蜚雲山館授經圖册應教。弟程綬,時同宦宣州。

三八

同治丙寅,予權鐸績溪,閲志書,有所謂飛雲仙洞者,去城五里許。是夏初,與同齋王稷堂及予孫庭樹往游焉,出城度東河橋,循岸而北,逾一嶺,嶺不甚高,而松陰夾道,望之而蔚然深秀者,飛雲寺也。過寺折而北,始爲飛雲洞。時兵燹後,人跡罕到,樵蘇不采。攀藤出洞,上平坦,可坐百人,有支琴石、鼓形磬形石數枚。自上而下,洞不甚深,能左右穿而出。下山復過飛雲寺,老僧肅予入佛座,北有講堂三楹,旁支一小閣,祀文昌。予疑此結構類有道者所設施,僧曰:“昔年有胡雲林先生者,曾設教於此,此其遺制也。”予低徊留之,不能去云。己巳,予移鐸宣城,先生之喆嗣子繼亦來爲郡司訓,間出先生所著書並《授經圖》相示,披之恍然於昔所親歷之境者,今乃於圖中見之。讀其書,想其境,竊有感焉。吾郡桐有李伯時龍眠山莊,灊有黄山谷讀書臺,名山水必得賢人君子而跡始彰。今先生以其經授之子繼,子繼復授之詒孫,將出其經術以顯於朝,而鄉之人亦尊其經以相授受,行且樹豐碑於寺門,大書曰“胡雲林先生授經處”,則先生之名庶與兹山並垂不朽矣。

同治十年辛未重陽前五日,奉跋世丈雲林先生《飛雲山館授經圖》後。世侄桐城李培頓首拜稿。鈐印: 李培(白)、菉園(朱)。

根據我們查考文獻所得,當時還有不少學者文士的題咏,並未收録在此册頁之中。如俞樾曾作《胡雲林先生飛雲山授經圖記》,收入《賓萌集》雜篇五。③趙烈文《能静居日記》記載光緒十三年五月初三日,“爲胡子繼題《飛雲山館授經圖》七古一首”,但其詩作未見傳世。④宗源翰亦爲此圖題寫五言長詩,收入《頤情館詩續鈔》。⑤在天主教主辦的報紙《益聞録》上,曾刊載廣德州學正吴慎旃所撰七古《題〈飛雲山館授經圖〉》。⑥又據上文第三十六曹崇慶題詩云“卷端數字龍蛇舞,書者爲吾族叔祖”,則曹氏族叔祖亦有題咏,但該册頁中未見其人其字。可見當時題咏此圖者還大有人在,遠不止上述三十八人。

還有個疑問在此須作解釋説明,該授經圖繪於同治八年,但很多題咏卻遠在此前。今所存明確題署時間者,以汪士鐸之作最早,在道光二十六年秋。又如葛其仁題於道光二十六年初冬,羅惇衍、伊樂堯、柯鉞皆題於道光二十九年,沈炳垣、陸恩澍、宗稷辰、周白山皆題於咸豐三年,顧恩來題於同治七年。據此推測,至遲在道光二十六年,已有另外一本授經圖問世,上距胡秉元之卒未及三年。在二十餘年之後,胡培系請陳豪重新繪圖,有可能是原圖已佚,也有可能兩本並存。

自道光二十六年直至臨終前不久,先後四十餘年之間,胡培系蹤跡所至,凡所交游必爲徵題。誠如宗源翰詩云“徵題遍人傑”,曹崇慶詩云“圖中題咏多琳琅”,今所知題識者至少四十餘人,其中多爲耆儒名士。該册頁題咏存詩三十一首,其中惟有汪士鐸、沈炳垣、熊松之、宗稷辰四首收入别集,其餘二十七首則或其作者未有詩集,或雖有詩集而未見收録,在性質上屬於詩歌佚篇,因此具有文獻輯佚價值。除了文學和藝術方面顯而易見的價值,該圖册還是考察晚清學術生態和學人交游的珍貴史料,對於研究家族學術的傳衍尤有特殊意義。

(附記: 承蒙敝所同事丁小明先生之助,我們有幸獲得《飛雲山館授經圖》圖片。草書字體之辨識,劉永翔先生、丁小明先生多有指教,在此敬致由衷謝忱!)

① 參見雅昌藝術網http: //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5045220440。

② 參見趙之謙手稿、漆永祥整理《漢學師承續記》,《漢學師承記箋釋》附録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969頁。

③ 俞樾: 《賓萌集》雜篇五,清光緖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書本。

④ 趙烈文: 《能静居日記》光緒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岳麓書社2013年版,第2310頁。

⑤ 宗源翰: 《頤情館詩續鈔》,《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27册,第344頁。案,宗源翰題詩被楊鍾羲《雪橋詩話》轉録,參見《雪橋詩話》餘集卷八。

⑥ 吴慎旃: 《題飛雲山館授經圖》,《益聞録》1883年第238期。

猜你喜欢
林先生
邻居林先生
十二只小狗的命运
呼我
忙碌的莫林先生
忙碌的莫林先生
十二只小狗的命运
旧瓶装新酒
樸實無華的老店
怀林斤澜先生:一个晚辈的回忆和追念
小心把你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