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魂本质初探❋

2018-01-23 23:01郝闻致薛飞飞陈家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柴胡阳气本质

郝闻致,龚 炼,薛飞飞,陈家旭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州 510632)

魂为中医五神之一,一直以来被认为由肝之疏泄功能所调控,舍于血藏于肝,但其本质为何却少有人探究。故此尝试从文献角度探究其本质,重新认识中医肝魂理论。

1 魂本质的文献研究

1.1 理论渊源

关于魂本质的探讨在春秋战国即有文献记载。 《左传·昭公七年》[1]云:“人化始生曰魄,即生魄,阳曰魂。”古人认为魂为阳气所化生。《说文解字》[2]也云:“魂,阳气也。”而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3]中,魂被定义为神之别灵,藏于肝舍于血。《灵枢·本神》[3]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素问·六节藏象论》[3]言:“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后世则将魂狭窄的定义为知觉之属。《类经》[4]曰:“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朱子语类》[5]言:“人之能思虑计划者,魂之为也。”

1.2 现代研究

现代关于魂本质的研究主要从心理与生理两方面进行。从心理学方面来讲,现代心理学将魂定义为心理特性,以现代基础心理学人格特质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人格理论不同流派的比较,将中医魂本质与弗洛伊德的“自我”、荣格的“外向型人格特质”、卡特尔的“表面特质”相等同[6]。而从生理方面而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魂实质与大脑边缘系统特别是下丘脑的情绪调节有关[7]。用“躯体生物本能”来概括其实质,认为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下丘脑、杏仁体调控着人体的本能性活动[8]。

1.3 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对比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代文献还是现代文献,对于魂本质的研究都未曾达成共识。从理论渊源来看,魂本质经历了“阳气-肝之神灵-精神情志”的变化,其涵义范围不断缩小细化。通过与肝相联系,魂成为肝之寓属,其功能变化也被归咎于肝之疏泄失去其独立地位。而从现代研究来看,则出现了单纯的心理性与生理性的区分。王米渠[9]提出“魂也是生命活动中的本能现象”,排除了社会文化、道德规范、自我意识、心理结构等后天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将其单纯地归结为生物本能运动。而贾妮[6]则认为魂是外在的、主动的,与精神活动同步表现出来,其内涵与外向的人格特质相重合。

2 魂本质的再认识

2.1 魂的本质

魂其本质应为阳气,是阳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所生,主情,主外,主动,无形。《孝经说》[10]曰:“魂,芸也。芸,芸动也。气唯嘘吸,取芸动为义。”《杂症会心录·魂魄论》[11]曰:“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魂虽为阳气所生,却是阳气运动变化的高级形式,是神之初气,随神往来。《黄元御医集》[12]有言:“神未旺也,而现其阳魂。”《难经》[13]也言:“魂者,阳之精,气之灵也。”魂构成人的思维才智,主思维、想象、评价、决断、情感、意志等。其不单单是属于人的知觉系统,更是非本能性的、后天的、高级的心理活动[14]。

2.2 魂与肝的关系

魂的本质为阳气,阳主动主外。《黄帝内经》[3]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肝阴则为魂之居所,即“肝藏血,血舍魂”。后世医家据此将肝血看成神魂之物质基础,确立了肝魂关系中肝的主宰地位,认为肝藏魂,肝脏的疏泄调控着情志思维心理等活动,对此我认为是片面的。“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脏只不过是魂之寄寓,并不能将魂的本质完全归结于肝的功能。相反,更应该从魂的本质来看待肝脏的功能。如肝之疏泄其本质应该为魂之运动,无论是气机调控、血脉鼓动,还是思谋考虑、肝主候外与现代所认识的应激调节都应该归咎于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15]称:“肝之清阳,即魂气也。”人们将其理解为肝生魂气,其实是对魂本质的错误认识。魂乃阳气所生,何生于肝乎?

2.3 魂在五神系统中的地位

神、魂、魄、意、志为传统的中医五神,而魂在五神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体精神活动之核心[16]。《素问·灵兰秘典论》[3]云:“心神总统魂魄,并赅意志。”这里其实就指出了五神系统的动态生理过程,即人体在接受外界信息后,通过魂的运动上传于神,然后在意志的参与下,经过深入思考作出判断决策,之后再由魂将指令传达于魄,形成综合的情绪、动作、语言等反应。而在此过程中,神为本元,只提供合成神识的元素,并不负责任何具体的意识思维活动[17]。魄主形体与运动,意志为执行者。而魂负责高级思维活动,是五神系统联系沟通的媒介,人体精神活动的核心。《内经》[3]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若魂受邪气,不能随神往来,则影响体魄意志,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表现为思维不能集中,产生各种幻觉,如幻闻、幻视、幻听,更有甚者出现梦游的情况。《普济本事方》[18]中言:“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

2.4 魂的运动特点

魂舍于血,故随血而行。魂为阳气,是其运动变化的高级形式,从阳论魂主动主外,气论则兼有固摄和发散的作用。《血证论》[15]言:“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认为白昼魂出于肝则目开,入夜魂归于肝则目暝而卧。其实是忽视了魂气统摄全身气机运动、随血而行全身的运动特点。

3 魂本质的临床认识

3.1 魂与现代精神疾病的关系

魂舍于血,藏于肝而运行全身,主思维、想象、评价、决断、情感、意志等。魂的病变可引起局部与全身异常。魂气发散不足、阳气运行无力则气滞,发散太过、阳气亢盛则生怒化火。离血不归则不寐,受损则狂忘不精。现代临床常见的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精神分裂等都与魂的功能受损相关。

3.2 以魂为纲的治疗思路

以魂为纲、从肝论治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解中药方剂的新思路。逍遥散作为治疗肝郁气滞的常用方剂,以柴胡为君。历代方论中言柴胡苦平、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条达。笔者以为柴胡在此并非以疏肝为主,而是助魂气。临床研究指出,柴胡可以升阳举陷,升举脾胃清阳之气。那么同理,柴胡在此是否也有助魂阳之气的作用呢?当归作为血中气药,与柴胡共助魂气,白芍酸收养血,共收解郁破滞之功,也许是理解逍遥散的另一种思路。同样,对于镇肝息风汤我们也可以从以魂为纲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方中的龙骨、赭石、牡蛎皆为重镇安魂之药。重镇魂阳,使气归于血,从而达到息风之效。张锡纯曾言:“治多梦之纷纭,虚汗之淋漓,龙骨牡蛎尤胜。[19]”

3.3 魂本质的临床辨证

对于魂本质的认识可以给我们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在面对失眠、焦虑、烦躁等疾病时,可以使用归魂疗法[20],即养血敛魂,选用柴胡、龙骨等药物使魂气寓于血脉。而在治疗妄言、痴呆、癫狂等疾病时,则可以使用安魂疗法,选用朱砂、磁石、赭石等药物补养魂阳,恢复其轻灵之性。

总之,魂作为中医五神之一,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与临床外延。对于魂本质的探析,有助于完善五神学说理论,构建中医以魂为纲、从肝论治的独特理论体系,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柴胡阳气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童年的本质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