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建议

2018-01-23 20:57胡天啸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授人以渔积极评价合作学习

胡天啸

[摘 要]在新课改的实际操作层面似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义假象,不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影响课改的进程。而只要授课教师注意采取一些诸如因材设题、授人以渔、适时管控、积极评价等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改善。

[关键词]合作学习;因材设题;授人以渔;适时管控;积极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62-02

然而,由于课程改革目前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虽有一些理论架构的支撑,但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仍显不足。我借学习、考察、交流、督导等各种机缘听过不少常态课、公开课和示范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虽然给学生下达了合作学习的指令,但还没等学生真正开始学习或刚学了一半时,教师便亟不可待地给学生一个又一个的提示,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指导”,毫不费力地“完成任务”,并随便指定某个学生或小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么在讲台耐心地等待,要么在各组间的走道里转悠,偶尔在某个小组前停留一下,似在检查,又似在督促,待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便依次听取指定小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该教学环节便宣告结束。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常常表现为,个别学生积极主动,更多的学生则心甘情愿地当一个“配角”,一直坐着听或等别人的“学习成果”,有的甚至闲聊、说笑!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表现得要么“穿新鞋走旧路”,放不开手脚,要么放任自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缺乏必要的管控,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体现,学生的参与度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便给人一种“为合作而合作”的假象!尽管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强调教师要转换角色,但它并未彻底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只是把教师的作用由原先的“教会学生知识”变成现在的“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教”仍然对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教师除了继续学习新课改理论,继续努力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外,还需要通过哪些具体的有效教学行为才能彻底摒弃上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形式主义现象呢?通过近几年的学习、探索、实践和总结,我有以下几点建议,提出来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因材设题,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随机的调查,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于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问题不愿在限时的情况下作比较费劲的尝试,有少数学生对自己认为过于简单的题也不愿去做,而且都认为如果那样做是浪费时间。前者或许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后者或许有点眼高手低,但两者绝对都有对教师设计的问题适合度表示质疑或抵触的情绪。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设计的让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难度过于单一,势必让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做,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时间长了自然会挫伤这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这部分学生慢慢地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更影响其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预设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并明确各小组内不同程度的学生先做适合各自水平的那部分题。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从前期的自主学习阶段就获得初步的成就感,并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共享各自的学习成果,為进一步的合作与探究做好心理准备。

二、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古人早就提出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套到教学上就是“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事实上,新课改中强调的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质就是要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任务由原来的“教会学生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毋庸置疑,小组合作学习便是一种新兴且有效的学习方法。

而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但却不会合作学习,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跟别人合作,学习效果会更好。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小组内如何科学合理地分工、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倾听归纳别人的观点并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等等,并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方法,有效地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最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三、适时管控,确保全体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针对本文前面提到的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闲谈,游离于学习之外的情况,我们建议教师真的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风气和习惯。

当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留出恰当的空间,因为如果时间过长,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影响正常教学;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理清思路,匆忙应付,又难以充分发表见解,起不到交流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必要的适时管控,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交流,又不浪费时间,使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担起应尽的职责,享受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四、积极评价,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完成个人学习任务,还要与同伴协作,完成集体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时,要有意识地把小组整体合作的表现情况(包括小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成员是否相互协作,小组整体学习效果如何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且尽可能地使用积极评价。如果小组在某方面确实做得不尽人意,也不应直截了当地说给出方小组在某方面还存在问题或有待改进之类的评价,而应比较委婉地提一些建议,比如某小组如果能怎么怎么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之类。

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运用单课评比与单元积分相结合的办法,每单元评比一次“最佳小组”,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觉得要想获得某种荣誉,光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必须是全组的人都表现突出,因而会积极主动地帮助组内的其他后进成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自己的表现也关乎整个小组的成功,不能让小组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受到拖累,因此更加刻苦,从而使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得到空前强化,在小组内真正实现“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自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新课改也一样。它不光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还需要教师学会技能,让教师明确在教学中运用哪些教学行为才是真正有效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肯定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义堂,田宝军,王硕旺.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2] 王维臣.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 管锡基.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特约编辑 斯 陌)endprint

猜你喜欢
授人以渔积极评价合作学习
“授人以渔”,使科学探究始于理性的假设
关于提高医用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营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优化英语教学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