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未检

2018-01-23 21:56吴珊珊
检察风云 2018年2期
关键词:向阳花杨浦区舅妈

吴珊珊

2014年,黄浦检察院未检科设立了“向阳花”被害人救助项目。“向阳花”是个美好的名字,然而其背后却是对生活在心理阴影下的未成年被害人开展的一项保护救济活动,是未检开展特殊保护工作的一项职能。

2017年8月底,正是孩子们积极准备秋季开学的日子,未检科的干警们也忙活了起来。她们要对未成年人小刘开展异地回访。小刘是一起恶性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被害人,该案涉及撤销父亲的监护权。在法院作出判决后,检察官们依然十分关心小刘未来的监护权等问题,她们决定前往小刘远在安徽的老家开展回访,全面评估临时监护人的抚养监管能力,了解小刘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情况。

那天的午后下着蒙蒙细雨,检察官莫苇菁带着开学礼物,和青少年社工一同踏上了前往安徽省涡阳县的路。历经了600余公里、8小时车程,她们终于来到了小刘学习生活的地方。见到小刘,检察官首先送上了精心挑选的学习和体育用品,细心地询问小刘现在的生活情况,并考察了小刘的居住环境。当小刘腼腆地向检察官表示一切都还习惯时,检察官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随后,检察官向临时监护人——小刘的舅妈再次确认了是否有抚养监管意愿,并询问了她的经济情况,接着,检察官又走访了周围的邻居,了解舅妈平时的为人处事。当莫苇菁得出小刘舅妈具有抚养监管能力的结论后,她再一次叮嘱舅妈,作为性侵的受害者,小刘受到了巨大生理和心理创伤,现在要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要特别关爱她。临走前,检察官拿出了一枚红色蝴蝶结发夹,在亲手给小刘戴上的同时,告诉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也一定会很美好,如果有困难,找检察官妈妈。”

仅在2017年,除了“向阳花”被害人救助项目,黄浦检察院未检科还围绕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履职活动。她们设立“3+2”救助服务体系,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救助15人次。同时,检察官们还走进校园,带领专设的法治巡讲员开展巡讲活动10余次,目前已覆盖6000余名学生;在黄浦区小学和初中生中开展“尚法杯”法制漫画征集活动,在高中和职校学生中开展“我当法治评论员”法治评论征集活动,作品制作成宣传画册在全区全年龄段学生中发放。值得一提的是,检察官还创新成立了“hp检爱工作室”,引入科技教育手段和新媒体宣传方式,将未检保护未成年人的思路、做法和成效转化为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引导社会大众关注和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权益保护工作。近年来,黄浦检察院未检科荣获了“2013~2015年度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未检科的吴海云当选了2017年“我最喜爱的上海未检检察官”。

杨浦:打通司法责任制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是杨浦区检察院蹄疾步稳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决战之年。在改革过程中,该院坚持牢牢抓住完善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紧扣“选人、授权、明责”三个重点环节,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各项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在上海市检察院权力清单的基础上,杨浦区检察院按照“充分放权、应放尽放”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调整细化本院权力清单,制定印发了《检察官权力清单(2017年版)》,明确界定了检委会、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官的权力边界,持续向一线检察官“放权”,为“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提供制度保证,打通司法责任制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通过健全类案指引、案件质量评估、办案责任认定、错案责任倒查等方式加强过程监督、结果监督,从制度机制上实现对检察官行使权力的约束,引导检察官依法用权、谨慎用权,进一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地见效。

此外,针对检察官司法办案中存在的办案质量、办案作风、办案程序、监督制约和廉政风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倾向性问题、一类问题提出规范性意见,形成推进司法公信力的若干規定。

以上海市检察院印发的检察官遴选工作方案为依据,杨浦区检察院研究制定该院检察官遴选办法,着力规范入额检察官遴选资格、范围、程序等关键问题,真正把好入额“门槛”,确保将办案能力强、数量多、质量好和群众公认度高的人员遴选入额。同时,积极探索新时代检察官的新内涵,通过“青年干警导师带教”“青年干警列席检委会制度”“检察官讲坛”“三优一能”参赛练兵等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培训,夯实业务基础,合理规划检察官助理职业发展通道,促使干警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担纲承梁。

(文/朱珠)endprint

猜你喜欢
向阳花杨浦区舅妈
蝴蝶观察日记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我的舅妈
惟有葵花向日倾
可爱的舅妈
向阳花开
我是一朵向阳花
可爱的舅妈
敲门的舅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