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类计划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的“越位”问题

2018-01-23 20:17赖平
价值工程 2017年28期
关键词:越位市场经济

赖平

摘要: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国家层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决定性作用,然而,一部分地方政府仍然违背市场规律,通过一些过度干预的“类计划经济手段”开展经济工作,造成各类资源大量浪费,产品过剩严重。本文将通过实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政府“放改服”改革理论,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后果,并提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类计划经济手段;市场经济;越位

1“类计划经济手段”仍然普遍存在

现代经济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平衡程度高,社会效率就高,需求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供给得以更为完全的消纳,价格更为趋近合理,反之亦然。我国曾在较长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实践证明计划很难准确预测供需。尤其是当前国内部分行业产能显现出生产过剩,中央一再强调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三去一补一降”的目标,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频繁采取“类计划经济手段”,在某一领域或产业通过政府测算、政府发文、政府督办等方式,对产供销等环节过度干预,与大政方针背道而驰。例如:西部某省某县为发展经济农作物种植,当地政府通过行政发文的方式要求农户种植刺梨,规划5年内种植50万亩,任务层层分解到乡、村、户。华北某省在钢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连续上马大型钢铁厂项目。归根到底,这些情况的出现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的“越位”,且类似现象还在频繁发生。

2“类计划经济手段”造成的不良后果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当前的“类计划经济手段”在幅度、深度、力度不可同日而语,只涉及部分领域或产业,甚至具体到某个项目,其影响却会随着“蝴蝶效应”波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不良后果也随之成倍放大。

2.1供给与需求错配

通过行政手段在短期内快速增加某一种产品的供给,无论是对产业链中段的工厂,还是对末端的消费者而言,都将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由于市场无法消纳徒增的供给,势必导致降价处理,上游供应商收益无法保障,最终致使整个产业萎缩,甚至终结。市场需要逐步培养壮大,拔苗助长不仅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甚至很可能造成破坏性打击。以此前提到的刺梨项目为例,实施第一年种植10万亩,出产鲜果15万吨,由于刺梨本身特点无法直接食用,而当地深加工能力有限仅能消纳3万Ⅱ屯(占总产量的20%),其余鲜果要么在地里烂掉,要么联系外地加工消纳,物流运输、自然损耗、第三方利润等成本也不容忽视,因此,盲目的扩大产能直接影响了农户的效益。

2.2资源配置成本大增

大规模启动某一特定项目也势必造成各类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最直接的要素就包括土地、原材料、人力、物流等等。由于是政府号召的项目,政府需要拿出客观的金额作为产业补贴,这部分在今后也会通过税收等形式摊分到产品中去。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成本攀升,从项目初始就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机会成本巨大

产业良性发展的周期规律是由小到大、由点带面,生产跟着市场动态调整,需求缓慢释放的过程。而“类计划经济手段”忽略或轻视市场需求,也忽视了可持续这一关键指标,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大量上马,势必挤占其他项目的各种资源,一旦决策失误,机会成本、替代成本巨大,并造成后续遗留问题难以解决。比如今年一个钢厂项目上马,一系列考核指标如期完成,但在第二年乃至第十年,这家钢厂都在制造过剩产内,制造库存,制造下岗职工,甚至制造社会动荡。短视的结果必然需要数倍的时间来消解他的负面效应。

2.4基层积极性难以调动

由于是上级政府采取“类计划经济手段”开展的项目,下级政府机构就认为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从而忽视对市场动向的研究和判断。同时,由于短期内大规模上马,难以严格控制质量,其结果必然是产量、质量参差不齐。从生产者角度看,由于有了政府补贴,只需要按要求组织生产即可,并没有积极性去关注质量指标和市场开拓。另外,还普遍存在错误估计需求造成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现象。

2.5容易滋生贪腐

“类计划经济手段”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土地使用、生产资料采购、补贴款发放、成品收购等环节,由于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极易成为滋生贪腐的温床。加之基层政府人员多为本地人,与涉事关联方沾亲带故的几率很高,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3部分地方政府偏爱“类计划经济手段”的原因

尽管“类计划经济手段”有诸多弊端和后遗症,乐于采取这类行为的地方政府却不在少数,归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3.1部分官员看重短期政绩

这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僵化割裂的对待上级的考核指标,分管工業的完成工业指标,分管农业的完成农业指标,分管经济的完成经济指标,缺乏“一盘棋”的大局意识,缺乏行业间互通互促的现代市场观念。而“类计划经济手段”可以在短期内使某一领域的工作快速实现可见的“成果”,与这些短视官员不谋而合。例如:成规模的种植基地、大面积的标准化厂房、金额可观的固定资产投资。

3.2操作执行方面简单直接

一些地方政府一味强调规模,追求立竿见影,势必选择最便捷、最高效的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一纸文件就可以启动几十万亩的农作物耕种,几十万Ⅱ屯的钢铁出炉,可行性研究不客观、不科学,甚至是先启动项目后补资料,造成了“今天给明天制造的历史遗留问题”。

3.3欠缺服务意识

中央要求持续推进政府“放改服”改革,建立健全服务型政府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一些地方政府而言,做好服务是一项更难的课题,是一种更高的认识,正是因为这种更高、更难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走出去、俯下身到市场中做调研,不愿意花时间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保障氛围,认为做服务就失去了话语权。因此还是固守早已被事实证明错误,被先进机制替代的陈旧做法。也正是因为服务意识的缺失,政府在这类经济行为中扮演了主角,市场的声音微乎其微。endprint

3.4获取上级鼓励政策补贴

中央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某些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实际情况,不管是否具备发展相关产业的基础条件,强行推进项目以获取政策补贴,更有甚者还将补贴款挪作他用,拆东墙补西墙。这也是采用“类计划经济手段”的重要原因之一。

4几点建议

一些观点认为,如果项目方向选择得当,采取“效率高”、“见效快”的类计划经济手段,可以事半功倍。而這正是偷换了概念,从局部利益看,这种做法占了一时一刻的便宜,但从全局角度看,实则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不仅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没有促进,还占用了确有需要的其他地方的政策资源。换而言之,凡是正确的项目选择,一定是都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只要政府做好支持服务,不采取“类计划经济手段”,这样的项目同样可以迅速发展起来。电商产业、共享经济等就是很好的例证。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4.1看齐中央,明确政府管与不管的界限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只在涉及重大国计民生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的事情就要回归到市场去做。这里不是说让地方政府变成甩手掌柜,而是要向中央看齐,既要落实好各项重大决策,又要梳理清晰在市场领域中的权力清单,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做到该管的管到位,不该管的不越位。例如:农业部要求确保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必须达到红线以上,因为这是国民的主要口粮,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而对于其他农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只是做市场引导,没有硬性要求种什么或者种多少。

4.2苦练内功,避免有名无实的空壳经济

政府应该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服务员。为什么全国几百个经济开发区,有一些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引擎,而有一些门可罗雀沦为当地的拖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政府的服务意识强不强,政府工作人员能不能站在全局、站在外地客商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时候就是政府工作简单化,个别干部图一己私利,短期内自己轻松了,捞到了实惠,长期看受损的是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4.3贴近市场,清晰市场需要的政策保障

政府不仅应该了解市场,更应该贴近市场、熟悉市场,摸清本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厘清产业上下游的关系和发展次序,挖掘具备一定规模或者突出潜力的企业,有针对性的、有层次的给予引导和帮扶。避免“类计划经济”行政手段那种闭门造车的决策方式,进而造成一阵风、一窝蜂,出现产业培养不出来,资源投入大量浪费的恶性循环。

4.4维护秩序,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政府还应该在维护市场环境和秩序方面做好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让标准高、信誉好、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充分发挥动能,集中精力和资源投入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从而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这方面的反面例子不胜枚举,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市县原本发展不错的企业关门倒闭,排除经营不善等自身原因,也存在官员贪腐、其他伪劣产品管制不力、优惠政策不落实等外部不利因素,最终导致好企业活不下去,烂企业扰乱市场的乱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越位市场经济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
越位,毫厘之间的战斗
2011~2012赛季中超联赛山东鲁能越位特征研究分析
足球比赛助理裁判员“等”和“看”技巧探析*
对足球反越位战术的分析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