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系统视角的科研院所预算执行管理

2018-01-23 10:44王心如
热带农业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科研院所

王心如

摘 要 分析当前科研院所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将PDCA循环系统引入预算执行管理,提出具体实施重点,以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 科研院所 ;预算执行 ;PDCA循环系统

中图分类号 F230

Abstract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existing in the budget execution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were analyzed.Introducing the PDCA cycle system into the budget execution management, some implementation emphasi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budget execution.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 budget execution ; PDCA circulation system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研院所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在促进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优秀的人才以及建设引领科学发展的大科学装置和研究平台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实现这些作用的重要手段就是执行科研项目。如何又快又好地做好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关心的重要课题,而当前科研院所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找准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做好预算执行管理工作。

1 科研院所预算执行存在问题及原因

1.1 专项资金未能专项使用

很多科研项目在预算编制环节有缺陷,预算编制不合理,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难以按照预算编制的支出明细进行开支,造成预算执行受阻。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不是资金闲置的理由,问题的关键还是预算编制环节不科学和预算审批环节的软约束。近几年,国家对于部分预算调整权利下放,一定程度上为预算提供了“纠错机制”。所以项目负责人一旦发现预算编制的不够科学,执行有压力时,应及时调整,细化预算支出,整合资金,发挥效益。

1.2 统一了认识却没有统一行动

编制预算只是统一认识的过程,而不等同于预算目标落地,预算管理缺乏“统一行动”的环节,也就是预算细化分解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预算执行缓慢。很多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成了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的“独角戏”,其他成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一定程度上造成预算执行进度缓慢。“解铃还须系铃人”,项目负责人要担起“系铃人”的责任,统一行动环节要关注3个问题,是否在预算编制完成后主动把它分解成月度预算?月度预算是否匹配到具体的任务中?每个任务是否都有责任主体?这个环节不需要拘泥于形式,但要实用有效。看似繁杂的分解过程却可以让未来的预算执行更有计划性和条理性。

1.3 预算执行碎片化

很多项目负责人可能同时承担多个项目,有些开支同时符合多个项目的开支要求,在资金支出渠道的选择上稍显随意,造成部分项目“被冷落”,执行进度缓慢的局面。因此,项目负责人要始终做到“心中有杆称”,对承担的所有课题的支出统筹安排,有轻重缓急之分,突出重点,谨防预算执行碎片化。

1.4 基建项目与修购专项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基建项目存在开工审批周期长、项目各节点资金需求不平衡、施工进度受用款额度影响、天气条件制约等问题,修购专项存在进口设备采购申请周期较长、地方政府相关手续繁杂等问题,这些问题客观上制约基建项目和修购项目的快速执行。同时主观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项目预算编制科学性和细化程度不够,预见能力不强;个别项目实施方案不够科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调整情况;前期准备工作不够扎实,未能严格按项目执行时间节点要求推进执行工作等。这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到项目的执行进度、管理效果,进而影响到项目资金的使用绩效。客观条件有制约的情况下就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熟悉管理流程,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提高预见性,规范和明晰资金付款审批程序。

2 基于PDCA循环系统的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执行缓慢反映出的是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预算管理的全局出发来解决预算执行缓慢的问题。财政部于2014年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并于2016年下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管理会计才是中国会计改革的未来大势,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财务会计,那么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管理也必然是未来预算管理的新模式。为适应新常态下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要逐步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尝试引入“PDCA循环系统”进行预算管理。

“PDCA循环系统”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中,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研院所一样可以把它作为预算管理工具,运用它解决当前预算执行缓慢的问题。“P”是计划,也就是预算编制,“D”是实施,也就是预算执行,“C”是检查,也就是预算调整,“A”是处理,也就是预算评价与绩效管理。这便形成了预算管理“编制—执行—调整—评价”的全过程,通过“PDCA”不断循环,不断完善。

预算执行阶段正处于D阶段过渡到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的“C”阶段,调整完成后,进入评价与反馈 “D” 阶段,通过总结完善再循环至“A”阶段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要完善的重点如下:

2.1 建立“预算纠错机制”

主要解决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问题,要吃透国家相关规定,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建立起符合本单位管理情况的预算纠错调整机制,为预算执行主动清障。

2.2 细化分解预算,明确责任主体

预算分解应科学可操作,实事求是,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科学测算资金来源和资金需求。逐步细化预算,明确责任主体,对预算执行实施過程控制。

2.3 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

要逐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根据国家有关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对各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2.4 强化预算绩效奖惩管理

根据所有关绩效评价结果使用办法,强化奖惩管理,逐步实现预算执行与责任主体的奖惩挂钩。

2.5 持续改进预算编制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预算编制同样如此。每年决算完成以后,都应当对项目执行开展“回头看”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从预算执行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创新,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始完善预算管理工作。

3 结语

完善预算管理工作,要求预算执行进度,不代表忽视财政资金支出的安全性,要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预算执行,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改革过程,尤其是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众多难点,需要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单位战略相结合,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为推动我国科研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王 珏. 提高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执行率的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2013(12):55.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探究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作业成本思想核算项目间接费用方法探讨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