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真有那么重要吗?

2018-01-23 08:18陈永生
当代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开课信任老师

陈永生

公开课成为评价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县、市、省、国等不同级别上获奖,以及获奖的等级的不同,在职称评定打分排队就能得到不同的分数。大家知道,在我国职称的高低意味着收入的高低,所以广大教师重不重视公开课可想而知了。在学校公开课几乎是期期有、年年有、级级(县、市、省、国)有。个别学校还花样百出,什么教研组比、年级组比、党小组比、学校比,等等。学生听其摆布,老师不胜其繁,领导乐此不疲。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领导和老师到处取经学习,甚者奔走于全国各地。当然,公开课是有一定需要的。如果上得好,对教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艺术是无止境的,小范围适量地开展公开课也还是可以的。问题是把它上纲上线,看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者是主要矛盾,那就不合适了。其实,公开课没那么重要。

首先,公开课就是一堂课,只要能把知识点准确地告诉学生,学生懂了,会思考、会引申了就可以了。不必象电影一样搞得很全面,什么审美性、娱乐性、艺术性、功利性等都要具备。电影是有团队的,有很大投入的,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动辄几千万,时间也要三五个月,而公开课基本靠老师一人,而老师一个星期刚课就有十多节。电影功利要赚钱,有时需要花拳绣腿,而公开课则不要这些。况且,有些课内容比较简单,没必要要求很高的艺术性,譬如作业课实验课也非要搞个带有欣赏性的公开课来,就有点强人所难,也没必要这么画蛇添足。

其次,课上得好,并不代表书教得好。当个老师容易,当个好老师难。并不是课上得好就是好老师,也有课上得好的不是好老师,也有课上得不好的是好老师。教师的核心素养有很多,公开课好仅仅是一个方面,而热爱教育、关心学生、乐于奉献,在学生面前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应该才是老师最重要的核心素养,这样的老师是一定能教好书、教好学生的。

第三,既然是公开课,面对领导老师等评委,多少会带有表演的成分;要求学生予以密切配合,难免会产生一些弄虚作假的痕迹。弄虚作假是违背教学初衷和教学目的的,与培养讲诚信、守纪律、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不相符的。许多老师要求学生在公开课上好好配合,如有配合不太好的,课后一定会严厉批评的。这不弄巧成拙了吗?

第四,公开课过多,各级评比过多,其根源是建立在对教师的不信任之上的。据说发达国家的教育是没有这么多公开课的。只要我们对教师不太信任,就会尽可能多地进行检查评比。这至少会造成两方面的危害:一方面检查评比不可能个个优秀,较差一点的会容易产生对自己努力和能力的不自信,而这种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又会不自觉地传染给学生,从而又影响学生自信心的构建;另一方面,公开课源头这种对教师的不信任,也会多多少少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这种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旦构成一种互不信任,互不融洽的氛围,怎么能完成党和国家所托付的教学任务。

第五,公开课多了,自然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造成其它方面时间的减少。教育不仅仅只要上课,还要有大量时间备课、钻研教材,还要批改作业,还要与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还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

教学有法,但无常法。公开课不应千篇一律,更不应将其标准化。老师应有自己的个性和教学风格,强求一种模式是十分可怕的。试想,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我们只用一种先进的模式来培养我们的后代将是一种什么局面?教育是一个要求高度自律性的行业。它需要教师认真负责、忠于职守、独立自主,因为其他人不可能代替你的职责。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虽然能得到一些名誉和经济等方面的收获,但肯定得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长久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因此不能说教育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公开课的泛滥是一种灌输性、他律性。如果把它上升为一种制度,我们就会丧失对它的危害的警惕,本能地把它当成一种本质或逻辑。在这个逻辑里面,你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不得不考虑荣誉、职称和收入,就不得不接受这种制度的安排。而这种缺少自律性、自主性的教育,就会使我们越来越相信权力系统、强力系统、检测系统,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越来越不能自主专注地从事教育工作。当对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他律性、制度性不能作出合理的詮释时,就会在教学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来,从而制约我们教育事业进一步。

猜你喜欢
公开课信任老师
表示信任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