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2018-01-23 08:18杨光燕
当代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周长预设测量

杨光燕

《新课程标准》追求的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和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因此,“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课堂往往因生成而精彩。在动态生成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有较大的思考空间,思维有一定的长度和跨度,他们积极调动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同学、与老师进行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个性得以充分张扬。然而,在实践探索中,有的老师认为生成难以驾驭,是“一种普通老师难以企及的很高的教学境界”,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然精彩”。生成真的是一种偶然精彩吗?我认为,如果做到了以下三点,使生成成为有效生成,那么精彩必定使偶然成为必然。

一、精心预设,打好生成基础

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课堂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只要有开放性的预设,相信每一节课都可能有智慧与激情的生成,课堂也因课程资源的不断生成而更富灵动。

在“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先请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或图形的周长。师: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这些圆的周长的?生:我测量的是元硬币的周长,我先用绳子沿着硬币的周长绕一圈,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就是硬币的周长。生:我测量的是象棋子的周长,我是将象棋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知道了它的周长。生:我测量的是圆纸片的周长,我先将这个圆对折,然后用绳子测量出四分之一圆周的长度,乘以4就是圆的周长。(生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时,还有一个画在纸上的圆没有反馈,而下面高举的小手已经很稀疏了。师:要知道这个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办法吗?生:“行的!行的!”边说还边跑到了投影仪前,用绳子仔细地沿着圆周绕了一圈。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做方便吗?(生齐答:不方便!)

这时,刚才回答“行的”学生又把手举了起来:“老师,我还有办法”。话还没说完,就径直走到投影仪前,在那个画在纸上的圆上用直尺画了一条直径:“老师,我只要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以3.14就可以了”。师:是什么意思?生:3.14就是圆周率。师夸张的问道:圆周率是什么东西?(生大笑)生: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道: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教室里响起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师:这两位同学真厉害,知道的这么多。他们认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猜想”吧。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正是考虑到学生测量圆的周长策略的多种可能,对教学进行了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为教学实施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个别学生说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教师没有以个别学生的体验代替每个学生的体验,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灵活地在“探究方法”和“验证猜想”这两种预设中选择了“验证猜想”,既照顾到学生的差异,保护“先知先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失去原有的探究空间,从而使教学继续沿着学生的思维轨道顺利向前延伸。

二、动态生成,关注“多向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互动,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我们应以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为契机,实施多向“互动”策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教学片段:“万以内数的读法”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几个更大一些的数,你们会读吗?(出示写在卡片上的各类:567,8312,704,9005,600,7000)

生:(自主读数,小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根据这些数的特点把它们分类吗?

生1:我是这样分的,左边三个数是百位数,右边三个数是千位数。

生2:我认为应该叫“三位数”而不是“百位数”,应该是“四位数”而不是叫“千位数”。

师:说的有道理。三位数就是最高位是百位的数,四位数就是最高位是千位的数。

生3:还可以这样分。(边说边上前把黑板上的数重新分成两堆:567,8312;704,9005,600,7000)左邊两个数的数字都没有0,右边的都有0。

生4:我把它们分成了三类。(到前面摆成三堆:567,8312;600,7000;704,9005)

师: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非常好。那么,你觉得哪一类数容易读一些?哪一类数比较难读?

生5:我觉得600和7000这两个数最好读,只要看6 在百位上就读“六百”,7在千位上就读“七千”。

生6:我觉得最难读的是8312,要读成“八千三百一十二”,要读很长时间(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老师也笑了)。

教师在生动的情境和鲜活的课堂资源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步走向“互动生成”,课堂真正成为了孕育发展人才的沃土,课堂也因此而精彩。

三、正确引领,捕捉“课堂资源”

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这需要教师一双敏锐的眼睛,并随时进行有效引导。

教学片段:“认识立体图形”

课在进行着,我要求学生把带来的各种物体(立体图形)进行分类,一个孩子把正方体、长方体放在桌子上,却紧紧地抓住几个球,不敢放下。从他的表情中我明白了:他是想放又不敢放呀。于是,我改变了预设。

师:你怎么不把球放下呢?

生(羞羞答答地):球会跑的。

师(轻轻地追问):它是怎么跑的?

生(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滚着乱跑的。

师:真棒:还有哪个图形会滚着跑的?

生:圆柱。但它不会乱跑比较听话地跑。(前后或左右跑)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圆柱)为什么不做成球体?学生开怀大笑,畅所欲言。

课前,我还在为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而一筹莫展。课堂上,见到学生“抓球不敢放下”,我顿时感到:这不就是课堂活生生的素材吗?学生都有“想放又不敢放”的同感,而“是怎么跑的”完全是学生一种自主行为,通过课堂中生成的亮点资源的捕捉,巧妙地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亲身体验。

课堂生成的具体状况千变万化,无法一一例举,总之,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教师要灵活进行筛选点化,或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拓宽教学内容,或对问题引深追问,做生成信息的剪裁者,做有效生成的催发者,使课堂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不断创生出精彩。

精彩课堂,源于有效生成。有效生成源于教师的精心预设和智慧调控。精彩的生成使课堂教学变得具体、丰富而充实,使课堂教学充满着变化和灵动,充满着诗意和创造,充满着人性的光辉,让我们不断探索,生成、实现、享受无尽的数学课堂的精彩。

猜你喜欢
周长预设测量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周长面积变变变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