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民俗文化创新第二课堂之探究

2018-01-23 16:01李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民俗文化创新

【内容摘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武都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其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既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鱼龙高山戏”,又有省級非遗“三仓灯戏”、“武都木雕”、“武都栗玉砚”,还有区级非遗“赵文华剪纸”、“凤冠与刺绣”等,更别提闻名遐迩的“武都酸菜”、“洋芋搅团”等美食。内涵丰富。

【关键词】民俗文化 创新 第二课堂

众所周知,第二课堂以开展课外活动为主,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实施第二课堂,突破场地限制,便于师生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是素质教育的最佳环境。因此,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但拓宽学生视野,学到课堂以外的新鲜知识,而且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教育效能的广泛与生动可见一斑。那么丰富多样的武都民俗文化如何创新第二课堂呢?下面,本文就来谈谈。

一、民俗文化创新了第二课堂的授课内容

武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拥有独特的人文魅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武都民俗是一宝库,是一融人文、史政于一体的宝库。她涵盖了武都人的经济政治与日常生活,犹如待嫁的羞娇娘,急待我们揭开神秘面纱,一睹她的风姿。而民俗文化进入第二课堂,将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传承性全面铺排开来,这就需要在内容上进行筛选,遵循着“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地域特色”、“整体规范”等原则,对包罗万象的武都民俗文化进入选择,分为“武都节令习俗”“武都传统戏剧”“武都传统工艺”“武都民间曲艺”“武都方言及民谣”“武都饮食文化”“武都庙会文化”“武都传统民间游戏”“武都民间传说与故事”等九个方面,从中选取“学生喜欢、利于实践、便于传承”的内容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比如省级非遗——武都刘淑霞的栗玉砚,我们组织对制作砚台感兴趣的同学实地对工作车间进行参观、访问,传承人刘女士的随和亲切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在融洽的气氛中,学生既了解了栗玉砚的历史、制作工艺,又清楚了自己的传承责任。这样的形式和内容是以往第二课堂所不曾有的。收到的效果也是惊人的。

二、民俗文化创新了第二课堂的授课形式

一直以来,虽然学校大力提倡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但限于条件,第二课堂授课的内容与形式多和课堂教学有关系。将民俗文化引进第二课堂,让民俗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就不能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二课堂组织形式。根据民俗文化特点,授课方式也是多样的:既有“请进来”,又有“走出去”,如请民俗专家做理论讲座;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现场指导学生;当然也少不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访问。少不了课堂上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渗透;更少不了亲身的参与、感受。比如盛行两水、安化一带的“赶赛”,每年在三月举行,当地的一大盛事,学生用相机、Dv,通过PPT、美篇、小视频等现代媒介在互联网上分享,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文化传承人的角色,有兴趣的学生甚至做起研究来,比如高三文补班的同学就撰写《身边的非遗——三仓灯戏》等小论文。授课形式的创新吸引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各类民俗社团如雨后春笋,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像“高山戏”社团,不仅将传承人请进校园做报告,办讲座,而且组织全体成员前往鱼龙乡参观学习,唱腔、扮相、舞蹈、动作设计、演奏技艺等等没有一样落下,甚至与民间艺人一起参与到表演中,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所以说,极富武都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校本教材的编写的运用,不止让学校的第二课堂的开展精彩纷呈,关键还在于推动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民俗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民俗文化创新了第二课堂的师生角色

总的说来,由民俗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到民俗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研究,整个过程无不彰显了民俗文化对师生角色的创新,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学生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根据学生需求、未来发展,确定民俗校本教材的编写目的与内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承担着研究者、建构者、创新促进者、评价者、反思实践者的角色。而面对民俗特色课程资源的多元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依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既是参与者,又是研究者,还是创新者和传承者。因此,学生在民俗文化特色课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与时俱进,才能使课程开发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助推器。

四、民俗文化创新了第二课堂的内涵,拓宽了第二课堂的外延,促进了学校内涵式的发展

在传承优秀民俗文化这一前提下,从节令习俗、传统地方戏剧、民间传统曲艺、传统工艺、庙会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传统游戏、方言及民谣等角度入手,遵循就地取材、优化配置等原则。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以培育教师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基础,不但扩充了第二课堂的内涵,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多样的校园文化,让出色的校本教研成果得以在校内外推广,让学校的特色发展不仅现于音体美的成果上,还有更具特色、更有分量的民俗文化,让文化的内涵得以全方位开花结果。这便是民俗文化创新第二课堂的全面意义。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S[2017]GHB0943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李茜,男,汉族,甘肃陇南,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二中)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民俗文化创新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