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传播

2018-01-24 02:18
视听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装剧综艺主持人

在电视大盘下降、智能电视上升的前提下,不难推导出,影响电视大盘下降的原因是传统的有线电视的日均到达率发生了明显的下滑。所以,如果仅用传统的有线电视的数据分析,自然电视的现状不容乐观;然而,如果用智能电视的数据分析,却将呈现电视正在向上发展的趋势。因此,客观的结论应该是,电视未死,观众未走,只是,把观众接驳进电视的入口,正在逐渐从传统电视向智能电视转移。(“传媒1号”《一文戳破“电视将死”的谣言》)

对年轻人来说,节目中有没有年轻人唱主角并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触到年轻人的兴趣点。比如在央视《经典咏流传》中,当88岁中国首代钢琴家巫漪丽老师,用一双刻满岁月沧桑的手弹奏《梁祝》时,年轻人刷屏惊呼巫老师已经“幻化为十八岁的‘少女’”。可见,爷爷奶奶们的主场并没有让年轻人有违和感。(“主编温静”《电视台,你对年轻化有三个深深的误解》)

极端情感案例不能与整体市井现状划等号,主持人对是非的判断也不应成为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强烈的主观色彩是否与主流价值所倡导的婚姻观所贴合,值得深思。如果节目的调性长期失焦,舆论的失衡也在所难免。一味贴合低级趣味和资本诉求,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情感调解类节目要懂得发现美好、讲述美好、传递美好,合理疏导负面情绪,把正面价值导向作为首要追求。(“主编温静”《〈叶文有话要说〉遭停播!情感调解类节目需敲响警钟!》)

在国内,综艺编剧行业起步较晚,人才匮乏是不争事实,尤其是缺乏独当一面的主编剧。这主要是因为综艺编剧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行业经验。一位总编剧或者主编剧至少需要8-10年的从业经历,必须具备充分的阅历和项目把控力;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对人性、对社会有所了解和体悟的编剧,才能更加明白观众的心理,设计出观众爱看的情境和人物。(“广电独家”《综艺编剧和导演如同“夫妻”,“门当户对”很重要!》)

整个中国的优质主持人数量都十分缺乏,不光电视媒体,网络平台主持人资源也非常稀缺,特别是综艺主持人,想找到合适的综艺主持人很难。而优质主持人的精力也有限,因为档期、时间等原因不可能满足所有节目的需求。优秀主持人的缺位已经相当紧迫。(“烹小鲜”《怎么到处都是何炅、汪涵、孟非?年轻的主持人在装睡?》)

久违的现实主义题材,全员不掉队的入骨表演,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求生欲与大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性的关怀,让《我不是药神》各个层面所呈现出的一切,都无差别渗入各阶层、各领域,让一部电影真正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利益与情感发生共鸣。清华首映礼上,主创们含泪说出一句话∶“我们可以大声说出来,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为了这部电影而骄傲!”完全体现出电影人的良心与责任感。(“金牌舆情官”《“良心爆款”如何出世?〈我不是药神〉身后的宁浩与“坏猴子”》)

很多涉及历史的古装剧都把历史当作可以随意组接的材料,根据剧情的需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被随意安排,是否符合史料记载已经不再重要。如果说历史正剧是先有历史再有剧,那古装剧就是没有历史只有剧。虽然古装剧离历史越来越远,但剧中的皇宫大殿、服饰造型、动作礼仪之类排场却都不小,并不为还原历史,只为打造视觉奇观,史料素材成了空洞的视觉符号。

(“节目一线”《创作者对观众审美存在误解,古装剧竟成玛丽苏和杰克苏重灾区》)

不同于量身定制丝丝入扣的影视剧本,网络小说大多还停留在快餐爽文阶段,人物刻板有余,逻辑架构不足,且善于跟风量产。不是穿越时空送助攻,就是霸道总裁狂撒币,即便是套了层修仙的皮,内核还是知音混搭故事会那类“无它,唯爽也”的草根逆袭。(“新周刊”《烂剧太多,观众不够用了》)

用户在抖音上爱看的内容分为七类∶1.一见倾心。颜值+身材+表现力+亲和力,造就一见倾心的感觉。2.真的笑了。剧本力+表演力+表情力,把用户真的逗笑。3.被治愈了。萌值+机缘巧合+声音,治愈用户的心。4.由衷佩服。技能稀缺度+技能专业度+综合表现力,带来由衷佩服。5.无法言喻的影像。观赏性+罕见程度+声音配合,无法言喻的喜欢。6.说到心坎里了。价值观认同+犀利文案+表述力,说到心坎里。7.收藏了。话题吸引力+干货程度+呈现形式,赶紧收藏了。(“营销猿人”《在抖音,如何做出爆款内容?》)

猜你喜欢
古装剧综艺主持人
Costume dramas gain more popularity overseas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古装剧的一个宿命、两大地位、三种形态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