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3D胸腺培养系统产生源于肿瘤抗原特异性IPSC的胸腺移植物

2018-01-24 06:33郑媛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诱导性移植物胸腺

源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的T细胞可能在未来用于治疗癌症患者,但是由目前的方法(比如OP9/DLL1系统)产生的这些细胞表现出异常,成为临床转化的主要障碍。Vizcardo等的研究表明,这些源于IPSC的CD8单阳性T细胞更像CD4+CD8+双阳性T细胞,而不是成熟的幼稚T细胞,因为它们被刺激后呈现出一些发育阻滞的表型标志物和一个先天样表型(innate-like phenotype)。他们开发了一种3D胸腺培养系统来避免这些异常发育结局,产生CD8αβ+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一种同质性亚型,命名为iPSC源性胸腺移植物(iPSC-derived thymic emigrants, iTEs)。在体内外,iTEs 均表现出与幼稚T细胞相似的表型和功能,包括增殖、记忆形成及抑肿瘤能力。该研究的结果说明了目前方法的局限性,并为开发下一代基于IPSC的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提供了一个工具。

猜你喜欢
诱导性移植物胸腺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污染预防及处理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实现武术难度动作的诱导性练习和教学应用
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如何应对诱导性提问?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