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018-01-24 15:11杨丽娟保山市文化馆
民族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群众活动建设

■杨丽娟(保山市文化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建设目标,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主体,以文化娱乐的发展和传承作为主要的社会性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伴随时代特征的转变发挥着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作用,成为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柱。在新形势下,必须建设与发展群众文化,不断推进文化的创新,满足人们的文化追求。

■认清群众文化形势,建立工作机制深化问题导向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加深,作为旨在丰富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福祉的群众文化工作而言,亦面临着革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的考验。如果想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们对于文化方面的追求,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到现如今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内容单调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形式上略显单一,内容上比较单调,不够丰富。另外,参与的社会群体局限,覆盖面不足,极大地制约着群众文化运动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单调,导致群众参与热情不够,覆盖不广,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群众文化管理工作水平不够

虽然现如今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都对工作人员设立了相关的专业素质培训课,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所以导致一些素质培训课形同虚设,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不到位。现如今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都是抱着一种“将相关知识交给工作人员,能不能完全掌握或者专业素质导致过不过关都是工作人员自己的事情”的一个心态,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课时并没有认真对待,一直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致使工作人员的思想领悟和专业素质始终得不到提升。

(三)群众文化发展工作目标不明

少数文化管理单位或文化馆(站),在群众文化建设计划制定中没有长远的眼光,缺少明确的发展目标,导致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相形见绌,影响了群众文化的推进。没有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特色和风俗,踏实履行相关调研工作,使得开展的文化活动脱离了群众基础,既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又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更得不到群众的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如何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开展具体的文化活动?如何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保障覆盖面?如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切实提高群众精神素养?是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健全工作机制充实管理体系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整体建设进程未能尽如人意,同时,传统人事制度存在的弊端导致了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低效。因此,应当立足于当下的工作实情,积极推动工作机制的健全,确保长效机制的创设。

(二)深入基层,依据实际制订工作计划

现如今,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样,这就需要我国的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同群众进行交流,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从而更为深刻地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把握住群众实际需求。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只有真实地掌握住群众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正确的制订出文化活动计划,让活动计划更贴近百姓的生活。因此,我国的文化工作者应当做到有的放矢,重视活动计划的设计,相关文化馆或者文化站需要定期制订出一份详细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活动方案,同时要具体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的身上,从而保证群众文化的有序开展。

(二)做好规划,依据实际增加文化投入

地方政府应当在政策方面多一些倾斜,做好相关规划,有序增加资金、人才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使得群众文化能够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促进社会形态的不断进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群众文化建设中,需要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只有依据实际增加资金投入,才能为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打下基础。有关部门应当加大文化经费的投入,积极吸收社会资金。调动地方知名大企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等主流媒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政府主导,依托当地实际拉动企业冠名赞助,多方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使双方、多方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既是建设者、投资者,又是文化建设成果的获益者,双赢的模式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三)深化改革,依据实际保证管理高效

群众文化工作主要是面向全社会,为我国群众提供公益性的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基本由政府主导;经营性产业主要的方向在于市场,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等具备典型的经济形态,是一种经济产业在现有文化发展领域中的主要表现,主导者为市场。在新形势下,应当高度重视二者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凸显出文化的公益性。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地繁荣我国的文化市场,实现文化的真正价值,提高竞争能力。不断投入人力与物力,支持公益性文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在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关系,尽量保证公益性的文化产业与经济性的文化产业能够共同发展,相互支持。持续推进改革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保证群众文化工作健康高效地运行。

■形成群众文化引力,创新工作机制繁荣人才队伍

应当立足于长远的角度,积极推进人才遴选机制的创新,以便吸引具备较高专业水准、较高职业素养,且具备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够补充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之中。

(一)实现群众文化多元运作

群众文化发展的法宝在于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在人力资源的发展上应当积极挖掘文艺人才,让更多富有才艺的群众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在活动场地方面,可以让一些学校、公园在一定时间内向群众免费开放,从而实现设施资源的共享与共用;在经费上,应当拓宽资金筹措的途径,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让群众的文化活动能够得到经济保障。

(二)关心重视文化工作者

领导既要在工作过程中带领职工,又要在生活中引导。在生活上适当地对职工表示关心,能够使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与提升,增加信任度,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的是报酬或者待遇的鼓励,更需要的是领导的认同和关心,只有这样才更能够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使群众文化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应有的提升和发展。

(三)培养文化工作骨干精英

开展良好的文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文化建设队伍,因为这些工作者身兼重要使命,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武装人、塑造人以及鼓舞人,让所有的群众都能够很好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因此,文化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将一些具有奉献精神同时又具有真才实学的文化人才吸纳到队伍中,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为有效的锻炼。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逐步将他们培养训练成文化工作中的骨干人士。除此之外,要善于利用文艺团体中的那些专业人才的力量,让他们对文化活动进行指导,保证文化队伍的专业性。这些专业人士可以定期下到社区中,对一些业余的文艺队伍进行指导,从而让他们能够逐渐形成一支有实力、有潜力的文化活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建设者的管理能力与业务水平,从而更为有效地发展我国的群众文化。

■落实群众文化内涵,保障工作机制服务广大群众

群众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只要有观众就有市场,只要有市场,才能达到群众参与、教育人民、提高群众素质的目的。有鉴于此,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应当遵循和尊重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认真体察和思考社会公众对于群众文化作品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态度,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以及优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一)端正动机,回归初心

由于我国现如今国家实力和经济飞速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将金钱的得失放在了首要位置,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一些民间的各种组织都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导致了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的动机不纯,举办活动的目的也仅仅是着眼于自身的利益,并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过基层群众的真正需求。

在新形势下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那么领导方必须要改变其思想观念,将活动举办的动机从原本的利益层面转变成为群众服务的动机,只有改变了举办活动的动机,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使群众文化活动发挥其最大作用。

(二)加强交流,打造精品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对外交流活动。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且地域宽广,依据地方特色和风俗习惯,各地群众文化、民族风情具有不同的特色。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开阔视野,形成合力,吸收各地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经验,从而促进张力,更好地协调群众文化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彰显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魅力,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工作中应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本着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不断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与创新,凝聚当地的文艺骨干,打造出高水平的群众文化精品,扩大当地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如我市获得全国“荷花奖”的傈僳族大型舞蹈诗《阿傈僳》、获得全国“群星奖”的阿昌族女子群舞 《阿昌女子蹬窝罗》、获得全国“荷花奖”的德昂族女子群舞《红腰箍》等。在“精”与“特”的原则下,提升本地群众文化的层次和水平!

(三)共享共建,提升品质

在开展文化活动的时候,应立足实际,利用当地文化组织的作用,不断凝聚当地的文艺骨干,开展精品文化互动,突出文化主题,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最终打造出属于当地文化发展的群众文化品牌,扩大当地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多元化运作是发展群众文化的一种新措施,政府可以设置一些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学校等组织,让其成为活动举办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例如: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依据居民的职业和文化构成特点,不断挖掘社区的特色文化资源,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举办居民真正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此外,还可以积极推动各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发挥出企业内部工会组织以及文体协会的真正作用,举办文化作品展览会、开展企业文化艺术晚会以及职工的体育活动等,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也就是所谓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甚至是部队文化。

■结 语

群众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通过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分析,结合地方工作经验,把握时代脉搏,科学管理群众文化事业,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与保障,培养卓越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带来的优势,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水平将在新形势的局面中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群众活动建设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