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石灰岩区混交林营造技术

2018-01-24 18:05赵娜娜李晓卿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1期
关键词:山桃苗高松土

赵娜娜,李晓卿

(1.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山西 长治 046000;2.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000)

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于2015年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在黎城县程家山乡段家庄村采用密度控制、多树种混交配置技术等集成的山地混交防护林示范基地750亩,其中水土保持林240亩,水源涵养林510亩。本项目依托《太行山石灰岩区造林绿化模式研究》研究成果,因地制宜确定防护林类型和造林模式,以乡土树种为主要造林树种,集成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建立生态防护林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多形式获得明显成效。

1 项目地概况

项目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程家山乡段家庄村老虎岭,地理坐标113°14′49″~113°14′51″E,36°18′35″~36°18′37″N,海拔900~1100m。属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山丘交织,地形破碎而复杂,土层较薄。作业区以阳坡、半阳坡为主,平均坡度25°左右。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土层厚度一般在25~45cm,石砾含量>30%;土壤类型是山地粗骨性褐土,质地为砂壤或轻壤,颜色以灰褐为主。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22℃。年日照时数2450~2600h,年平均降水量在600mm左右,相对湿度60%,年平均无霜期在200d左右。主要乔木有油松、侧柏、山皂角等,主要灌木有山杏、荆条、黄刺玫等。草类有蒿草、羊胡草等。

2 主要技术路线

坚持成果应用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植被恢复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适地适树与树种多样性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乡土树种优先等原则。通过对太行山石灰岩区困难立地条件分析,土层较厚的阴坡中下部位设计水源涵养林,干旱阳坡设计水土保持林,并采用鱼鳞坑径流林业整地技术,积极应用抗旱材料和部分截干进行示范造林。

2.1 水土保持林Ⅰ

采用适宜密度+鱼鳞坑整地+容器苗+覆盖技术

2.2 水源涵养林Ⅱ

采用适宜密度+鱼鳞坑整地+裸根苗+蘸根技术+覆盖技术

3 造林技术

3.1 树种选择

依据树种抗逆特性和立地条件,选择6个造林树种,其中:针叶树种2个,即油松、侧柏;阔叶乔木树种2个,即黄菠萝、火炬;阔叶灌木树种2个,即连翘、山桃(山杏)。

3.2 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

3.2.1 水土保持林Ⅰ。树种:侧柏、火炬、连翘、山桃(山杏);密度:110株/亩(55穴/亩,2株/穴);混交方式:斑块状或带状;该模式适宜于土层较薄坡位中上部、阳坡半阳坡区域,每个树种连片面积30~50亩。

3.2.2 水源涵养林Ⅱ。树种:油松、黄菠萝、连翘、山桃(山杏);密度:110株/亩(55穴/亩,2株/穴);混交方式:带状或斑块状;该模式适宜于土层较厚,坡位中下部、阴坡半阴坡区域,每个树种连片面积30~50亩。

3.3 栽植技术

3.3.1 整地技术。整地方式:鱼鳞坑整地。整地密度:55个/亩,株行距3m×4m。整地规格:水源涵养林Ⅰ 170cm×80cm×40cm;水土保持林Ⅱ 170cm×80cm×50cm。整地时间:提前一季进行造林整地。整地要求:等高放线、水平成行、品字排列、深挖拣石、石块砌埂、里低外高。

3.3.2 苗木规格。油松4年生(2-2)大营养袋苗,苗高35cm,冠幅圆满、壮实,有顶芽;侧柏4年生(2-2)大营养袋苗,苗高50cm,冠幅圆满、壮实;黄菠萝2年生以上苗,苗高50cm,地径大于0.8cm,生长健壮;火炬2年生苗,苗高1.5m,地径1.5cm以上,生长健壮;连翘2年生以上苗,苗高50cm以上,具3个以上分枝,生长健壮;山桃(山杏)2年生以上苗,苗高50cm以上,具3个以上分枝,生长健壮。

3.3.3 植苗技术。容器苗造林季节较长,春、雨、秋三季可造林,裸根苗在春、秋季栽植。造林时先行去掉营养袋,保留完整的苗木根团植入造林穴。造林踩实时,应在根团外围进行,忌从上面按踏根团,以保护根系。栽植时根团上端与穴面相平为好。裸根苗造林时,连翘、山桃(山杏)根据造林立地条件可部分采取截干试验造林。栽植完毕,用石块或地膜覆盖穴面,以利保墒。

3.3.4 覆盖技术

石块覆盖:在石质山地,栽植后就地选取直径5~15cm的石块,以苗木为中心覆盖穴面。目的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另外石块还能乘渗雨水。

塑膜覆盖:用无色透明膜,覆盖在以树苗为中心覆盖穴面,再在膜上压2-3cm厚的土。覆盖塑膜可以提高地温,保持墒情,控制杂草,有利于苗木成活。

3.3.5 抚育管理

松土除草:通过林地松土除草,可以疏松表层土壤;改善土壤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通气性,清除与苗木、幼树竞争的各种植物,从而全面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苗木成活和生长。松土除草的时间一般多从造林后开始,连续进行数年,直到幼林郁闭为止,年限约3~5年。每年松土除草的次数为2~3次。松土除草的方法一般为全面松土除草和块状松土除草法,深度为5~15cm。

施肥:由于造林地大多比较贫瘠,肥力不高,我们可以通过施肥来增加土壤肥力,加快林木生长。人工施肥使用的肥料有堆肥、厩肥、作物秸秆、绿肥等有机肥料和硫酸铵、过磷酸钙、尿素等无机肥料。施肥量可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土壤贫瘠程度和肥料种类确定,施肥的时期结合灌水应以造林前后为宜。

病虫害防治: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发现病虫危害,应及时加以防治,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补植补种:在造林后,有死苗或缺苗要及时补植补种。

3.4 抗旱新材料应用技术

3.4.1 ABT生根粉。ABT生根粉是一种广谱、高效、复合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林木、特种经济和药用植物中广泛应用,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配制方法:将1包(1g)ABT生根粉剪开,把粉剂放入非金属容器中,然后加100~150mL酒精或高度白酒(65°以上)边加入边搅拌。使生根粉充分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所用的适宜浓度。

注意事项:配制溶液时,忌用金属容器;低温(5℃左右)干燥、避光保存,粉剂可保持2年以上;溶液最好现用现配。

3.4.2 根宝。根宝是一种用于提高根系活力和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植物保活助长剂。

使用方法:2年生针叶小树等小苗每瓶根宝加水5kg浸根1~2小时,可造林60亩左右;阔叶树大苗(地径2cm左右)每瓶根宝加水10kg浸根一夜效果更好,可栽植500株左右。

注意事项:所有苗木,浸根前必须对过长、受伤和不新鲜根系修剪;低温、避光保存,有效期两年,出现沉淀不影响作用。

3.4.3 GGR:双吉尔-GGR系列均为粉剂袋装,每袋净重1g,包装分为两种:内装有大小2包,均为GGR的有效成份,需同时溶入水中使用;内装10小包、每小包0.1g,用量少时可取0.1g单独使用。处理苗木可缩短生根时间,提高苗木成活率,增强抗逆能力。

使用方法:造林前,将苗木根系浸泡在20~50mg/kg溶液中30min到几小时,再用湿泥土将根包成泥团。也可将苗木根系放在100~200mg/kg溶液中速蘸5~30s后即栽植。一般一次可处理大苗100~500株。

注意事项:直接用清水(自来水)溶解;配制溶液时忌用金属。

4 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项目从规划设计到作业实施及抚育管理坚持“集水、涵水、节水,固土、保土、靠土”的目的,积极推广应用综合造林技术,促进项目区造林早郁闭、早成林、早受益,项目的完成达效不仅增加健康的林地面积,加大植被覆盖,改善林业景观;还可充分发挥森林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库和河道淤积的生态作用,促农林牧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美丽乡村提供生态保障。

4.2 经济效益

项目应用新成果、推广新技术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造林无需补植,与一般造林相比每亩可节省补植费100元,项目共计节省造林补植费7.5万元;山桃(杏)、连翘营造356.5亩,进入盛果期果品收入每亩按700元计,生态经济林每年直接经济收入达24.96万元。

4.3 社会效益

项目通过应用新成果,推广新技术,积极做示范,能有效解决太行山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低的难题,增强科技兴林意识,提升营林科技水平,加速太行山绿化步伐,为建设“生态上党,美丽长治”做贡献。项目的实施还可以解决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实现小康。

猜你喜欢
山桃苗高松土
基于有限元法的松土器结构分析*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山桃手链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清晨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打山桃
交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