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铭》技法探微(十三)

2018-01-24 05:46党现强
老年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笔势横画猛龙

□ 党现强

图1

第十三讲 偏旁部首(三)

10. “土”旁

“土”旁居左,书写时为顺应笔势,通常是把第二横写作挑画,称作提土旁。“土”旁加点,不为鲜例,如东汉《西狭颂》中的“土”字即添一点画。《石门铭》中“堙”字的“土”旁亦采取这种处理方式。提土旁与右偏旁的关系,一般是左短右长,略居中部偏上,如“境、填、疆”等字;亦可略作夸张,增大提土旁比例,将其置于中间位置,如“堙、地、埒”等字,则富于变化,奇趣乃出。(图1)

11. “阝”旁

“阝”旁在左为阜,在右为邑,隶定以后俱写作“阝”。左偏旁时占位小,钩画部分紧缩在左上角,以便为后写部分腾挪空间。结合《石门铭》字势倾斜的特点,竖画也左上右下有一定倾斜角度,如“附、阻、陇(隴)、隆、阿、阳(陽)”等字。用作右偏旁只有“郡”字,出现了两次,写法大同小异,“君”撇画伸展,“阝”钩画上提,竖画下伸,《张猛龙碑》亦有此字,字法相近,不同处是此帖为圆笔,而《张猛龙碑》为方笔。(图2)

图3

12. “足”旁

“足”旁写法有两种,一是“路”字的“足”旁,“口”下面的“止”写作“山”形,“路”字出现三次,都是这种处理方式,这或许是书手王远的书写习惯所致。第二种写法是常规写法,如“蹑”字,与其它字帖不同的是挑画的斜度比较陡峭,也是书写中笔断意连的笔势需要。(图3)

13. “木”旁

“木”旁在左,展放左侧,敛收右侧,变捺画为点画,如“林”字。居下为字底,则撇捺收缩变为点画,左边点重而离中竖略远,右边点轻而离中竖略近,一般都是左低右高,如“、梁、导()”等字。“”下部本为“寸”,此处写作“木”,属于异体字。其中,“梁”字出现了七次之多,皆是“木”字底向右挪移,与“”部对齐,区别在于有的舒展,有的紧凑,笔意也有厚重与瘦劲的差异。(图4)

图4

14. “贝”旁

“贝”旁亦是可以在左,可以在下。《石门铭》中没有出现“贝”在左旁的字,作为字底出现了五次。书写时外框收紧,内二横均衡布白,下面横画左端探出,取斜势,与撇点搭配,右点凝重饱满,敦厚有力,如“贤(䝨)、负(負)、实()”等字。“贾(賈)”字不同,下面横画没有向左探出,撇点未与横画相连。另外,“领(領)”字的“页”旁,书写姿态与“贝”相似,一并列于此处,供临习时参照比较之用。(图5)

图5

猜你喜欢
笔势横画猛龙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一)
画说汉字——百
多伦多猛龙强势崛起
书法启蒙·隶书第三讲
写字大课堂
林书豪绝杀取六连胜
论书势之内在构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