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的故事

2018-01-24 00:21杨元魁
中国科技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气质类型气质陌生

杨元魁

我的老婆大人经常会问我:“从你专业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我们家女儿是什么气质类型的?我怎么觉得她有点像黏液质,还有点像多血质,粗心大意起来还有点像胆汁质?反正肯定不是抑郁质,看她整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就不像!你说说看,她到底是属于什么气质类型的?”

每当听到她问我这些,我深感欣慰:她在学校里学的心理学知识没有还给体育老师啊!我的老婆大人是学幼教出身,做过几年的幼儿园老师,生了孩子以后就做了全职妈妈。在深感欣慰的同时,我还会很认真地鄙视她一下,并且很严肃地告诉她:“你学的这些是不对滴!”

提起“气质”这个词,没有接触过教育学或心理学的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哇,这个女明星气质真好”;学教育的人可能一下子就会想到了4种气质类型: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和抑郁质;学心理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两个字:儿童。

没错,“气质(temperament)”这个词,在心理学里面往往用来形容儿童,而不会用来形容成年人,成年以后更多采用“人格(personality)”这个词来进行描述。气质反映了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也反映了他们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的方式。需要强调的是,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受到遗传的影响很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

前面所说的4种类型的气质,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说”。希波克拉底在医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西方医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现代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日内瓦宣言”的基础。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肌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4种体液组成的;这4种体液在个体内的混和比例不同,从而使人具有了不同的气质类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理论在随后很多年其实并没有广泛传播,直到巴普洛夫给出了一个看上去很靠谱的神经科学注释。

巴普洛夫认为有4种典型的髙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不可抑制型、弱型,分别对应于希波克拉底提出的4种气质类型。这一下子就披上了神经科学的外衣,迅速成为了主流理论,并且还有人编制了专门的量表来测量个体的气质类型。我相信很多家长和教师都给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做过类似的量表测试,甚至还将量表测得的气质类型和学习风格(关于学习风格或认知风格,后面会有专文讨论这个不靠谱的概念)联系起来,并以此指导自己孩子或学生的发展和学习。

现代心理学实际上已经废弃了“体液说”,但保留了其基本理念:个体的生物学气质奠定了其人格发展的基础。现代心理学历史上有关儿童气质最著名的一项研究是“纽约纵向研究(NYLS)”,该研究对133名婴儿进行追踪直到他们成人,并将其中大约2/3的儿童归为以下3种气质类型:①40%的儿童属于“容易型(easy)”,该类型的儿童情绪通常比较愉悦,生物功能如睡眠、排泄等具有节律,容易接受陌生人或适应陌生环境;②10%的儿童属于“困难型(difficult)”,该类型的儿童容易愤怒、经常不开心、生物功能缺乏节律、情绪表达激烈;③15%的儿童属于“慢热型(slow—to—warm—up)”,该类型的儿童比较温和,但是对陌生人和陌生情境适应较慢。

此外35%的儿童不能归为以上3种类型的任何一种,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例如,有的儿童排泄比较有规律,但是睡眠没有规律;有的儿童饮食和睡眠都很规律,但是害怕陌生人或陌生情境;有的儿童对新的环境或食物适应较慢,但是对陌生的照料者适应得很快。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没有必要非得给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套上某种气质类型的帽子。

在另外一项对400名婴儿的追踪研究中,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及其同事研究了气质的一个特征:对陌生人的排斥或害羞,主要是指儿童与其他陌生儿童交往以及接近陌生事物和情境时的大胆或谨慎程度。例如,当一名4个月大的婴儿经常微笑、很少哭泣,这种气质类型被称为“低反应性(low-reactive)”,这种气质类型的婴儿将来不大可能发展出胆怯、焦虑、警觉的行为。

还有一些婴儿面对陌生人或陌生情境时,表现出非常旺盛的活动力,常常发出“咿呀”声和笑声,很少哭泣,这种类型的婴儿被称为“精力旺盛(exuberant)”的婴儿,这种气质类型的婴儿长大一点后会发展出喜好交际和愿意冒险的特质;相比之下,那些经常哭泣、有更多肢体运动但较少微笑的婴儿,当面对陌生人或陌生情境时,更可能表现得胆小和羞怯,且做错事情时更有可能表现出高水平的负罪感,这种气质类型被称为“高反应性(high—reactive)”。

这些高反应性的婴儿到了2岁左右时,更有可能表现出抑制行为(inhibited),即表现出明显的害怕、胆小或害羞行为倾向;到了青少年时期,则容易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表现得过度担心。低反应性的婴儿到了2岁左右时更有可能表现出放松、友善和无畏的非抑制行为(uninhibited);到了青少年时期的焦虑程度最低。这对应于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内向和外向。

研究表明,经验能够延缓或强化早期的行为倾向。例如,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尚反应性的孩子在陌生情境中积极进行探索,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较少的抑制行为;相反,如果父母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孩子的髙反應性,那么他们更可能在3岁时依然如此。

对于害羞,不同的文化对其的社会态度也不一致。在西方文化里面,害羞的儿童往往被视为能力较弱或不成熟;

在东方文化里面,害羞或抑制往往是容易被认可和接受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中国人经常会带着孩子跟一堆成年人一起吃饭或游玩,刚见面的时候出于礼貌一般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叫人,也就是称呼长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之类的。很多孩子会往父母身后躲,不愿意叫人。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说:“哎呀,害羞了啊,不好意思我们家孩子比较害羞啊”,对方会说“没事没事,孩子比较害羞嘛”。这就坏了!

这种行为我们称为“强迫社交”。首先,这种社交对于儿童来说并不是必须的,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同伴环境;其次,害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害羞,即使是一个平时非常外向和开朗的人。在这种社交场合,如果孩子不愿意叫人,就不要再让孩子叫人了,更不要再说孩子是内向的或者害羞的,这容易加剧孩子的害羞、害怕或胆小行为。孩子在这种强迫社交情境下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适应,这都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害羞”、“胆小”的标签。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同伴或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这对于孩子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有关气质类型的生物基础,各位读者可以阅读本刊2012年6月刊韦钰院士的文章“儿童情感能力的培养(二)”,在此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对于气质的生物基础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结论,明确的是气质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再次提醒一下各位家长和老师,不要再用基于“体液说”的气质问卷测量自己孩子或学生的气质类型,这是错误的!只要孩子或学生不是极端地害羞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或学习,就不需要特定的干预,只需要为孩子或学生创设一些情境鼓励他们参与。考虑到家长和老师们可能对害羞行为有不少问题,下个月的专栏文章将会继续讨论害羞和社会退缩行为。endprint

猜你喜欢
气质类型气质陌生
流泪的羊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论篮球运动与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吉仓AOI理想就是看似简单无奇却气质非凡的成熟Style
精准把控,对症下药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神回复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
陌生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