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温度”的热词

2018-01-24 03:26牛俊超
语文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光明日报热词语义

牛俊超

随着2017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出现于大会报告中的“有温度”一词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其后,该词使用热度一路高涨,并成为《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的“2017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为什么它能从众多词语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热词之一呢?我们不妨先看几个例句:

(1)海南的7月,被太阳暴晒的钢筋温度能有五六十摄氏度,隔着胶鞋都烫脚。(《人民日报》2017年4月26日)

(2)作为基层服务行业的工作者,她一直追求“有温度的服务”。(《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6日)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梳理,对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温度的表述,再次融汇了人民的首创精神,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4日)

很显然,例(1)中的“温度”是一个物理名词,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具有可测量性,是一种“客观温度”。例(2)、例(3)中的“温度”与例(1)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温度”显然已经不是指可测量的“客观温度”,而是指被赋予了浓厚人文气息的“主观温度”,它的意思是“让人能感受到的温情”,含义由客观物理层面扩展到了人文精神层面,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高度契合,同时也符合人们对充满人文情怀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词义由客观世界向主观世界的扩展引申是基于象似性关系的语言隐喻机制的典型表现,是语言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词义不断丰富的主要方式。“辣眼睛”“燃”等流行语新义的产生都具有与之相同的形成机制。“辣眼睛”本指“被洋葱等辛辣刺激物辣到了眼睛”,强调客观性;现引申为“看到了让眼睛受不了的东西”,含有“惨不忍睹、不忍直视”之义,突出主观感受。“燃”本指客观世界中“物质因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的现象”,新义则用于表达“氛围热烈、情绪高涨”等抽象的主观感受。刘大为指出:“流行语的使用不只是将词语指派给现成的指谓对象,而且是一个促使使用者在词语和尽可能多的对象之间创造性地发现新的指谓关系的过程,同时它也能承受对自身的语义偏离以容纳使用者的创造性,正是无数使用者个人的创造性努力相互碰撞和相互认同的结果,使它的语义得以一步步地泛化开来。”“有温度”在使用频率迅速提高、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自身的含义也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迅速泛化,由客观世界的语义单一性逐步演变为主观世界的语义多样性,融“人文关怀、接地气、正能量”等多种积极含义于一体。

“有温度”进入大众视野后,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从最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后来的官方纸媒、社交媒体以至人们的日常口语。“有温度”之所以能快速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并迅速传播开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身属性。“有温度”与一般的热词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从传播方式上看,“有温度”的流行源于党的工作方针政策,通过官方媒体的高频使用而变得家喻户晓;从来源上看,“有温度”却是来自民间,在其流行之前,“有温度就曾出现于社交网站以及主流博客,只不过使用频率不高,未引起大家关注。这充分说明了“有温度”的特殊属性——源于民间却流行于官方,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雅俗共赏型热词。

第二,语言因素。“有温度”和“有信心”“有理想”一样,同属“有+N(名词)”型动宾结构,该结构具有“表好、表多”的正向语义倾向,“有温度”表现出的多种语义都与该结构的结构义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有温度”在传播过程中形式逐渐凝固且具有了特定的指称意义,具有了词的基本特点,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我们也往往把它当作词来整体使用。因此,无论是从构造方式、语义组合还是使用语境上看,“有温度”都完全符合现代汉语词语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规范,不同于那些言之无物、生拼乱造、语义消极的网络热词。同时,“有温度”表义丰富,语义色彩积极正向,音律节奏和谐,非常容易被理解、記忆、使用和传播。

第三,社会因素。面对当今社会“老人跌倒不敢扶”“暴力执法”“空巢老人”“虐待儿童”等人情关系逐渐淡化甚至冷漠的社会现象,人们极度渴望“助人为乐”“以人为本”“关爱老人”“爱护儿童”等人文精神的回归,而“有温度”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人们对这一期望的表达需求,所以能迅速为社会各层人民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有温度”经常和程度副词“更”“最”等连用,组成“更有温度”“最有温度”,我们称之为“有温度”加强式,表示“温度”在程度上更深了一层,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有温度社会”的强烈期许。例如:

(4)学会和陌生人善意相处,这个社会才更有温度。(《文摘报》2017年8月8日)

(5)去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也是让湖北贫困群众感到最有温度、最有质感的一年。(《人民日报》2017年8月28日)

(6)把文化建设放在城市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着力打造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上海在路上。(《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7日)

第四,媒介因素。“有温度”并非新生词语,为何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如今却名声大噪?主流媒体的积极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语言的载体,是热词得以传播和流行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那些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的热词,主流媒体的推广作用更加不容忽视。自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后,“有温度”在各大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纸媒和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主流新闻网站)的使用频率一路攀升,逐渐被社会各层人士所熟知,并迅速在各大社交网站传播开来,进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人喜欢使用的热门词语。

从语言内部来看,“有温度”是一个在语义、语法方面都非常规范的词语;从语言外部来看,“有温度”充满了正能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我们相信,“有温度”的高频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而促进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有温度”。

猜你喜欢
光明日报热词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热词
百度APP×呷哺呷哺:热词和火锅很般配
从“乌镇热词”看改变
【第九十七辑】97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深情寄语殷殷祝福
《光明日报》和@光明日报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对比分析
不能没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