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闻

2018-01-25 10:31
中国工人 2018年1期
关键词:颗星口哨环卫工

21年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

45岁的鲁鹏有好几个身份,普通电力工人,国网德阳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党员服务队队长。相比而言,他更喜欢“乖儿子”、“好爸爸”这样的称呼,喊他的人都是孤寡老人、残障儿童。鲁鹏肩负电力故障抢修和重大应急保电工作的同时,21年如一日用“善小常为”的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他还成立“鲁鹏志愿服务队”,带动更多人传递一份对自己、对生活、对他人的爱。

环卫工“跪地除冰”传递劳动温度

近日,环卫工李军跪在马路上,用镐头一下一下地敲掉路面上的冰。由于低温寒冷,路面结冰坚硬难除,他只能手工清理。

据了解,李军是黑龙江海伦市环卫工,每天早上5点半就出来开始清冰工作。当被问到跪地刨冰难不难为情时,李军腼腆地笑了笑说:“都习惯了。”网友感叹道,“习惯了”三个字背后蕴含着多少默默地付出。

“口哨哥”的4个瞬间

2017年,热心网民用镜头记录了一位交警春夏秋冬工作的几个瞬间。他是湖南常德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的普通交警曾祥富。他负责的路口是一个交通要道。曾祥富根据人多、车多的特点,创新出了“口哨指挥跑步操”,成了这个路口一道美丽的风景。人们亲切地称他“口哨哥”。

数字360行

放飞北斗的“八零后”

近期,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6 岁北斗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张耀眼“国家名片”,这张名片后面,是一群生机勃勃的平均年龄仅36岁“80后”。其中66%是“80后”,30%是“85后”。他们是新一代“北斗人”,放飞“北斗”,也放飞了他们的青春和激情。

10 年“八零后”们进入航天领域时间最长的近10年,最短的也有6年多,他们一直在北斗的岗位上,可以说是离北斗卫星最近、和北斗卫星最亲的人。

18 颗星以前是两年专做一颗星,现在是4年之内把18颗星都得干完。实际上,他们每个人手头负责的并不仅仅是即将发射的两颗卫星,而往往是发射场有两颗,厂房里还有两颗,另外还有两颗星得操心。

2 m3北斗三号卫星内部小小的2立方米空间里,安放着160多台精密设备,设备之间空隙也就十几毫米。这就要求总装操作人员得特别胆大心细。细细的导线,手一抖,两根导线就焊不到一块儿;还得保证不碰到旁边近在咫尺的其他设备,不能把多余物掉到卫星舱里……

猜你喜欢
颗星口哨环卫工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瞧,床头有颗星
可敬的环卫工阿姨
哦, 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口哨
夏日的绿口哨
钓鱼
环卫工何以如履薄冰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巧取星星
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