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血迹搜索犬协同破获一起故意杀人案

2018-01-25 03:45余机旺陈金泉
中国工作犬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示警血迹物证

余机旺 陈金泉

2016年12月,福建省公安厅刑技总队抽调血迹搜索犬技术参与侦办古田县“2016·12·7”故意杀人案。时值案发多日,在其它技术手段无计可施,案件侦破陷入困境的关键时刻,训练有素的血迹搜索犬对人为清洗处理过且肉眼难以发现的残留血迹气味果断反应,直接搜索到嫌疑人住处,发现隐匿的作案凶器,现场快速认定其他重要带血物证,直接锁定凶犯,案件成功告破。

一、简要案情

2016年12月7日,福建省古田县某村的一村民报案称:其父亲余某某(男,59岁)于当日凌晨6时许被人打死在自家附近的水沟里,头部多处受伤,大量出血。接警后,办案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勘查,并组织人员四处走访、搜寻。由于案发地位于偏僻山村,没有监控设施,村民房屋间距较远,且案发时间为凌晨,周边群众未出家门,缺乏目击证人,办案人员能够获取的有价值线索极为有限,侦查工作陷入僵局。

二、侦破过程

鉴于受害人出血较多、现场未找到作案工具等因素考虑,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向总队请求派血迹搜索犬技术支援。本着“战训结合、提升复训实效”的想法,总队指定专人带队,从来自全省各地参加全省警犬技术复训班的学员中,抽调能力较强的5人5犬参战。接警后,参战人员立即整装从漳州出发,经4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于12月10日上午11时许抵达案发现场。在了解相关案情后,参战人员立即研究用犬方案,调整警犬工作状态。11时30分左右开始指挥警犬以第一现场为中心向周围的房屋、丘陵、田地等展开搜寻。12时许,当警犬“宜冰冬”搜索到余某某(男,71岁,受害人的堂兄)的住处时,警犬在其中一房间的房门外作出果断示警。根据警犬的作业结果,现勘人员在门背后提取到锄头2把(据现勘人员提供的照片证实:案发当日他们曾在此处勘查过,并未发现该锄头。后经证实,为案发后第2天再藏匿于此)、铁锤1把、铁钳2把。经技术人员仔细查检,确认锄头已被清洗干净,未发现有可疑痕迹物证残留。于是立即又应用警犬开展现场鉴别,很快警犬“宜冰冬”果断认定其中一把锄头有人体血迹气味残留,并组织其他参战警犬进行复检,均作出肯定示警。紧接着,根据现场指挥员要求,继续应用警犬对该嫌疑人清洗过的衣物和距现场约50米处的一可疑血点开展现场鉴别,警犬均作出肯定示警,认定有人体血迹气味残留。据此,办案人员立即将该锄头、衣服等物证送检。11日,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人员在送检的锄头根部和衣服上分别检出死者的血迹DNA,在锄头柄上检出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的血迹DNA(后经证实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手指受伤所留下)。由于证据确凿,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案件成功告破。

三、分析与体会

1.本案的难点在于作案后凶器被隐藏,且凶器和嫌疑人作案时所穿衣物等重要物证被人为清洗处理,血迹物证遭受严重破坏,肉眼和其他常规技术手段无法直接识别,嫌疑对象也不明确。

2.本案的成功侦破,关键在于日常警犬训练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近年来,随着血迹搜索犬技术训练和使用的不断深入,我们以现场特征为指引,开展分类专项强化训练,特别是在微量残留血迹气味、洗刷现场、血迹气味鉴别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有效地提升了实战能力。因此才能在本案中快速锁定被清洗处理并隐藏的作案工具,在10余件嫌疑衣物中果断鉴别出案犯作案时所穿上衣,为案件成功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直接证据。此案的成功告破,再一次用实战成效证明了血迹搜索犬技术在此类案件侦破中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独特威力。

3.在本案使用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参战基层带犬民警和警犬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平时出勤少,缺乏历练。技术人员用犬经验和信心不足,警犬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干扰、诱惑。二是训练不到位,基本功不扎实。部分警犬对室内搜索、物品血迹鉴别等不适应、作业形式不够稳定、示警不果断,对大面积的野外山地搜索和较长时间的作业表现出明显的耐力不足。三是临时抽调各地的警犬,由于缺乏平时协作训练,在复检验证工作中,有的警犬容易受到前面警犬示警所留下的气味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准确率。

4.针对本次全省抽调协同作战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设想:一要加强训练研究。进一步深入拓展实战训练,提升血迹搜索犬技术在室内搜索、血迹物品鉴别、人血与动物血快速甄别、环境复杂化应用等方面能力,拓宽使用范围,提升作战能力,更好地为疑难命案侦破工作服务。二要提升日常训练和复训水平。加强日常管理指导,督促各地抓实日常训练。同时提升总队教学能力和水平,复训工作要紧扣实战应用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多开展模拟训练和战训结合训练,促进提升训练实效。三要加强装备配发。尽快解决各地血迹搜索犬数量不足,无法形成战斗力的突出问题。四要强化出勤使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指战员的用犬意识和水平,科学用犬,加强历练,促进提升带犬人员及警犬的实战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示警血迹物证
袖底边的血迹
一种大货车右转盲区警示装置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物证鉴定中的物证污染问题分析
密林深处的血迹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浅谈气味搜索训练中口令“非”和无奖励的使用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血迹辨路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