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1-25 00:40毛茂林
艺术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画派漓江人才队伍

毛茂林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漓江画派是21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画派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黄格胜对画派的地域性毫不讳言,他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漓江画派,并不是专指以漓江为表现题材的画家团队,而是泛指活跃在当今美术领域的广西美术家队伍……打造、扶持、培育漓江画派,目的就是要塑造广西美术的整体形象,宣传广西美术的新成就,扩大广西美术的影响力。”[1]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漓江画派高度重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和扶持包括漓江画派在内的优秀文化品牌,在第十次党代会又提出要把漓江画派作为文化品牌之一重点巩固提升,《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培育和扶持漓江画派等优秀文化品牌。可以说,培育并促进漓江画派的发展,是推进广西文化建设,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提供强大的发展软实力和精神动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因此,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人才队伍,抓好后备人才培养,形成薪火相传的人才梯队,是推动漓江画派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并加强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漓江画派自2003年正式提出,就紧密结合国家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开展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注重利用广西特有的地域特色、人文内涵和民族艺术资源优势,创作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漓江画派坚持把团结和培育具有优秀品格、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建立并稳定了一支画家队伍,培养了一批基本素质良好、创作能力较强、逐渐成为画派骨干力量的青年画家。十多年来,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的现状同新时代、新任务和漓江画派发展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军人物相对缺乏

“漓江画派自诞生之日起,就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面貌、地域文化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的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21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画派。而且经过多年建设,漓江画派促进会团结了广西最优秀的艺术家队伍,形成了一支美术精英群体。”[2]应该说,漓江画派确实集中了不少的优秀画家,但毋庸讳言,在全国画坛有影响力的画派领军人物仍然偏少,称得上大师的画家更是稀缺。时任广西文联主席潘琦曾说,“广西美术是好作品多,精品少;好画家多,大画家少”,概括得很精辟、很精确,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从深层次进行反思。

(二)画家老龄化严重

从年龄结构上看,漓江画派中有影响力的画家总体年龄偏大,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比例偏低,出现了“断层”现象。现有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那些经历过“十年动乱”“上山下乡”和“恢复高考”的中老年画家,他们阅历丰富、创作勤奋、作品多、影响大,但年龄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漓江画派人才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明显,青年领军人物匮乏的情况仍比较突出。

(三)文艺人才成长环境有待优化

一方面,广西作为经济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单位和部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经济效益轻文艺发展的思想,文艺人才的物质待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普遍偏低,落差明显,导致包括优秀美术人才在内的文艺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广西作为民族边疆地区,受地理和地域的限制,文化信息相对闭塞,文化交流相对较少,艺术家得到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相对较少,向社会推介艺术作品的难度较大,等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包括美术人才在内的文艺人才的成长。

(四)美术人才培养的力度还需加大

首先是观念和认识方面有偏差,对美术人才培养缺乏全局观念,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还有人认为艺术家都是自然生成的,画家的成长成才完全靠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不需要专门培养,特别是对青年画家重点培养力度不大。其次是人才培养的氛围不浓,政策支持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对体制外的画家如何加大培养和推介的力度,还有待于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加以完善。再有就是专业培训不到位,存在培训层次较低、针对性差以及以会代训、培训流于形式等问题。

(五)人才体制机制存在短板

作为广西人才工作的组成部分,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也同样受制于广西人才体制机制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用人单位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对人才尊重不够,重视不够;人才管理机制存在缺陷,人才政策老化……缺乏充满活力和开放性的人才工作体制,制约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人才激励机制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经费使用的条条框框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人才自由流动机制不顺畅,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尚待完善,对人才的服务意识不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配套不完整,引进人才的后续管理措施不到位……人才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较差,没有形成尊重人才的大的社会氛围等”。[3]32

二、加强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他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又指出:“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在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对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加强新时期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原则方针。

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广西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大背景。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发展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时代特征、开放包容的和谐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八桂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始终按照“坚持一个导向、弘扬一种精神、打造一批精品、建强一支队伍、构建一套机制”的工作思路,实施系列人才工程,切实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4]。在此基础上,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形成齐抓共管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工作机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文艺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各类文艺人才,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区战略和文化发展的总体布局,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定期研究涉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并妥善解决文艺人才在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困难,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生存空间。

(二)深化文艺人才工作体制改革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文艺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坚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一是完善选拔发现机制。就漓江画派而言,重点是建立画派人才信息库。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美术人才队伍调研,也就是所谓的“摸清家底”。既要对全区美术人才的资源特点、整体结构、分布情况等作统计分析,也要对单个画家的基本情况以及艺术创作、作品展览、发展方向等方面作深度了解梳理。尤其是对优秀画家要高度关注,要建立专项人才管理数据库。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漓江画派人才信息库,为美术人才的动态跟踪培养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完善管理服务机制。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留住人才的一整套机制,对优秀文艺人才做到政治上引导、工作上重用、政策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用事业发展和人文关怀留住人才,壮大人才队伍,发挥人才作用。要健全文艺人才流动机制,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事代理、资格认证等制度,消除流动人才的后顾之忧,保证文艺人才在合理、有序的环境下流动。要创新收入分配制度,探索建立优秀文艺人才社会化聘任制度,提供市场化的薪酬福利,让包括优秀画家在内的文艺人才的价值在劳动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要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符合艺术人才成长规律的有关专业评审标准,推进文艺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和美术人才评价体系多元化。

三是完善保障激励机制。要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理念,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在文化建设资金中设立文艺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确保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经费落实到位。要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对漓江画派的扶持力度,为画派及画家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要探索建立“漓江画派发展基金”,通过“政府支持一点,社会帮助一点,画派自筹一点”方式筹措经费,为人才开发和培养创造条件。要以评先奖优为抓手,不断完善评奖机制,把握正确评奖导向,提高文艺评奖公信力。要充分发挥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和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奖项的激励作用,通过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激发美术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助力青年画家成长成才

要高度重视青年画家队伍建设,为漓江画派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要引导青年画家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品质修养,继承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自觉成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拥护者、践行者和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坚守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德艺双馨的价值取向,抵制虚华浮躁、乖戾自我之气,排斥低俗媚俗、急功近利之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用自己的精品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二是优化成长环境。各地文联作为党组织联系文艺人才的纽带和桥梁,要切实担负起发掘和培养文艺新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文艺新秀和“好苗子”发现、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文艺单位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调动青年画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画家,要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扶持工作,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为他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深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是创新培训机制。要制定美术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要高度重视专业培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拓展培训空间,创新培训手段,形成抓重点、分层次、多渠道、有特色的美术人才培训工作体系。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将高等艺术教育与在职培训紧密结合,通过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在职进修培训以及选派到高层次画院研习访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青年画家专业水平。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名家“传帮带”作用,高质量办好各种美术人才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

四是加大推介力度。要大力开展优秀青年画家的宣传推介工作,组织协调新闻单位对青年画家及其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宣传,通过举办个展、联展和作品研讨会等方式,全面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和艺术成就,不断扩大他们在业界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要摒弃“论资排辈”思想,不拘一格用人才,为青年画家承担重大创作任务、参与主持重大课题以及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评奖、展览等活动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拓展他们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提升他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培育漓江画派领军人物

培育并推出德艺双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名家大师,发挥领军人物在画派中的引领作用,提升画派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既是漓江画派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是继续推进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小高地建设。广西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小高地是由自治区文化厅牵头筹建,由广西漓江画派促进会等三个载体单位组成,汇集了包括画家在内的一批著名艺术家。2010年6月,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小高地成为广西第三批人才小高地,成为广西第一个自治区级人文社科类人才小高地。要紧紧抓住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按照项目化管理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搭建一流平台,创造一流条件,营造一流环境,吸引和培养一批文化艺术领域高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把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小高地建成“高层次、开放式、多平台、机制活、环境优、服务好”的广西文化艺术领域高层次“人才特区”[5],建成漓江画派领军人物的“孵化基地”。

二是继续推进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着力提升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挖掘、培养、储备了一批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发挥领军作用的人才。目前,广西有17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总数达到107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组织、宣传、财政、人事部门的整体优势,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培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成长提供保障[6]。要加大优秀画家培养和推介的力度,促使更多的优秀画家入选广西乃至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开创漓江画派领军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三是完善高层次文艺人才引进机制。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在大力培养本土艺术家的同时,引进和留住高层次文艺人才。要把美术人才引进纳入自治区人才工程平台,吸纳画坛名家和美术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壮大高层次美术人才队伍。要完善针对引进高层次文艺人才的评价机制、评定机制、酬劳机制、奖励机制和流动机制,对引进的高层次文艺人才或及其团队在项目和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吸引和鼓励全国知名画家来广西设立名家工作室,并根据工作室建设和项目推进等情况给予工作室补贴,用于工作室硬件建设、项目研究、创作生产、成果推介、团队建设和对本土人才培养等方面。

四是坚持出精品和出名家的统一。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要紧紧抓住“出精品、出名家”这个重点。十多年来,漓江画派始终坚持“多出精品、服务社会”的理念,在艺术创作上精益求精,不断追求艺术创作的新高峰,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推动了广西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漓江画派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的通知》等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把创新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全过程,努力创作更多传播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扛鼎之作。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从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汲取智慧,创作更多反映美丽广西的崭新变化和壮乡人民的鲜活生活的精品力作。要坚持出精品和出名家、出大师的统一,以培养高精尖、领军型人才为重点,在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绘画精品的同时,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和画派领军人物。近年来,漓江画派提出“打造一支具有国家级水准的创作团队”的发展战略,组织策划“广西是个好地方——当代中国画作品展”等有全国影响的画展十多次。其中,2015年“美丽南方——漓江画派中国行”全国巡展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立项,使漓江画派走出广西,走向全国,对提升漓江画派及其代表性画家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发挥广西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作用

不可否认,漓江画派之所以在全国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依托广西艺术学院这个学术和人才培养平台”。漓江画派集中了广西各画种的代表性画家和美术评论家,他们大多数是毕业或工作于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促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超过半数是学院的专业教师。可以说,作为漓江画派的主要人才聚集地, 具有80年办学历史的广西艺术学院无论在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都为漓江画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施画派与学院相互依托、互为平台、共同提高的策略,成为加强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学院为漓江画派后备人才培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一是设立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2008年10月正式挂牌的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是一所实体性艺术研究机构,它依托学院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力量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收集整理漓江画派资料,创办《漓江画派》杂志,出版漓江画派系列文献等,为漓江画派的理论研究人才成长提供了平台,现已成功申报成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是设置“漓江画派创新研究”八桂学者岗位。2011年,自治区批准在广西艺术学院设置“漓江画派创新研究”八桂学者岗位。作为受聘“八桂学者”岗位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教授率领“漓江画派创新研究”团队已指导培养了53名全日制研究生。三是开办漓江画派研究院。2012年9月,广西艺术学院开办了漓江画派研究院并设置黄格胜、郑军里工作室,当年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山水画、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学员近40名,成为培养漓江画派后备人才的又一重要基地。四是成立漓江画派学院。该学院曾经作为广西艺术学院的一个独立教学单位,专门为漓江画派培养后备人才,这也是漓江画派进入教学体制的一个新举措。

另一方面,漓江画派为学院凸显美术人才培养的地方特色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一是汇聚艺术名家,构筑美术学科人才高地。学院在培育漓江画派学术品牌的同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美术学科教师队伍,汇集了一批在全国美术界和美术教育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艺术家,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山水画教学团队”和自治区教学团队“绘画创作教学团队”。二是强化理论研究,夯实绘画创作学科基础。学院教师承担多项漓江画派创新研究相关项目,如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地域美术特色教育研究”“漓江画派的人文科学基础研究”等。出版了《象外析技:漓江画派花鸟画研究》《桂西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研究》等40多本专著,为美术学科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弘扬学术主张,提升美术人才培养质量。漓江画派的艺术主张是“对景写生”“写生与创作融合互动”和以写生为切入点构建广西地域特色的艺术创作风格,学院美术专业教学坚持“以写生带动创作,以创作促进教学,以教学反作用于创作”,先后建立了“广西融水元宝山少数民族写生基地”等多个写生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各地写生,以开放式的现场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表现广西地方特色的绘画能力,《山水画写生》课程也因此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总之,广西艺术学院对漓江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重要贡献,对漓江画派的后备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漓江画派作为广西艺术学院的学术品牌,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漓江画派要进一步将自身发展与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相结合,这不仅是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需要,也是促进广西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漓江画派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永葆生机活力的需要。

猜你喜欢
画派漓江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漓江情画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立体画派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