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建设》相伴走过的十年

2018-01-25 05:30
图书馆建设 2018年4期
关键词:邮件编辑部图书馆

王 政

2008年3月5日,时值冰城初春,我的研究生导师蒋永福教授带我来到黑龙江省图书馆《图书馆建设》编辑部,原以为是拜访,没想到成为了我职业生涯的开端。

那时适逢《图书馆建设》创刊三十周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编辑部工作量大增,人手短缺,我作为实习生有幸参与其中。初到编辑部,一摞稿子、一台电脑,从稿务工作做起,每天登记稿件、专家送审、解答咨询、与作者和读者邮件往来,常常手忙脚乱,加班加点。作为一名“图情小草”,时常会因为接到“大咖们”的邮件而兴奋不已,李国新、程焕文、范并思……原本教科书里的名字,正是邮件那边的主人。那时创刊三十周年的纪念特刊和伊春刊庆活动是工作重点内容,犹记得《建设》前主编赵世良老先生慷慨激昂的发言和纪念特刊中作者们充满情感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一个刊物自创建至今所历经的坎坷与收获的尊重。作者的信任、读者的支持、专家的认可,皆源于编辑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与服务,这已经打磨成《建设》特有的期刊品牌风格,并默默地进行着编辑职业的传承。

能在一毕业就迈入《图书馆建设》这么高的图情专业期刊平台,实在是我职业生涯的小确幸和飞跃起步,在《建设》工作的四年间,接触图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掌握编辑工作要领、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从懵懂的学生逐渐承担起一份工作再到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毕洪秋主编和肖红凌主编都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耐心的教导。“共享工程”专刊、“图书馆社会责任”专栏、“城市图书馆”专栏、“权利时代的图书馆”专栏等,我都有幸参与其中。编辑工作默默无闻,积年累月不曾停歇,最大的喜悦来自于每月新刊到手时忐忑的翻阅,来自于年终岁末收到素未谋面的作者邮寄来的祝福贺卡。虽后来离开《建设》,成为她的忠实作者和读者,但这十年,我与《建设》相伴成长,关注与期待从未改变。可以说,《建设》与我的青春作伴,为我的成长摆渡,与我的梦想相随。

值此刊庆之际,衷心祝贺《建设》走过四十春秋,屹立图林,风采翩然!祝福《建设》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再续华章!

猜你喜欢
邮件编辑部图书馆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来自朋友的邮件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一封邮件引发的梅赛德斯反弹
图书馆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去图书馆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
Outlook和Foxmail邮件互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