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高考真题 引领课堂教学
——以2018年全国Ⅰ卷第40题为例

2018-01-25 09:13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岗村生产力考查

安徽

2018年全国I卷第40题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背景材料,对《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模块进行综合考查。该题素材生活气息浓厚,紧跟时代脉搏,立意上注重关键能力考查并彰显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政治学科特点,注重思维品质,有很强的甄别与选拔功效,对教学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

一、真题呈现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颁发股权证,实现了村民“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1)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

二、“研”高考真题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本题以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背景材料,用必备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作用、创新考查关键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

1.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改革创新的理解,树立和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生产关系,推陈出新,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文件就是先进文化,进而想到先进文化的作用。先进文化及其发展本质上体现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

2.聚焦学科关键能力

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的重要目标。本题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不断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深刻把握重大问题。第一问要求“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第(2)问“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第(3)问“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材料中小岗村的改革成功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先进文化)对农村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文化与先进文化的作用、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等,不仅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等,考查学生对问题进行描述或预测、解释的能力,而且更体现了考核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第一问的说明、第二问的分析,以及第三问以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提三条创新建议,从关键能力来看,属于论证与探究类,从学科素养来看,属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3.注重学科思维品质

第一问要求学生带着“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的设问实质,有目的地阅读材料一,找到小岗村改革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的原因。本问涉及材料一共有两层含义,第一层讲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第二层讲进入新时代小岗村进行新的改革。由材料的第一层结合设问所有知识的要求,想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内容,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论证“唯改革才有出路”,由材料的第二层想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断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以论证“改革要常讲常新”。第二问引导学生树立先进的文化意识,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考查,在潜移默化中让考生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助力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问需要学生带着“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的实质”重读材料一,可以想到“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敢破能立”必备知识,由此提出“自己应该怎么做”,答案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学生的答案来自对学科知识的把握,不局限于所学的教材,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改革创新的理解,树立和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更要求学生注重实践,注重培养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4.彰显高考选拔功能

依据考试大纲“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基本立场,高考试题要有合适的难度和一定的区分度。本题考查思想政治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情境材料取材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社会热点问题。所设置的问题切口小而具体,学生容易作答,三个设问有合理的梯度,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尤其是第(2)问,第一层次要结合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第二层次要说明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与先进文化的关系,第三层次说明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的作用。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逐步增加,难度不断提升,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三、引领高三课堂教学

高考命题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一体四层四翼”要求,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对课堂教学发挥着“指挥棒”的引领作用。高考命题不断增强主观试题灵活性与开放性,突出思维考查,体现创新性要求和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这就必然促进高三课堂教学变革,更加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夯实基础知识 变革课堂教学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以致忽视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复习。结果在考试时尤其做开放性试题时,由于不熟悉教材内容而找不准甚至找不到原理,结果却只能凭着感觉走,得不到应得之分。这充分说明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砌成稳固的“大厦”。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以课程为“纲”,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教科书为“本”的指导思想,打破教材的排列顺序和框架结构,由“目—框—课—单元—模块”的思路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立体式知识树,使学生随意摘取一个知识点,都能做到由点到面的链接,夯实基础知识。其次,要构建活动型的课堂,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技能,紧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话题组织材料,创设不同情境,提出有效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加以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贯通基本知识,以利于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做好从情境材料中归纳、抽象出基本理论观点,重难点知识的分析、易混知识的辨析、理论知识与热点问题的有效连接,不仅是知识构建与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理论观点的运用过程,达成知识的内化。

2.优化情境创设,培育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本题将学科内容的考查置于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加强对考生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精选情境材料作为学科知识教学的载体,优化情境材料,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要体现思维的批判性和健康性,通过对情境材料的解读、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的学习过程,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让学生情感得以升华,这不但是理解重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科能力的过程。同时,教师结合创设的情境材料,以有效的问题为引导,有意识地对问题的对话或情感素材进行分析,引领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悟,利用学科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事物进行描述和阐释,对问题进行论证或探究。这样,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同时也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情感体验中升华思想品质,提高了学科能力。

3.关注社会生活,提升学科素养

本题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生活气息浓厚,突出时代强音,更突出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所以,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知识技能,紧紧围绕高中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材料,设计一些符合高考要求的问题进行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试题把握时代脉搏,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每年的“两会”、学习先进人物、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两岸关系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及时捕捉国内外重大主题,注意将其寓于课堂教学中,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培养学生的时政素养。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四、注重求异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其作用是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指明了方向,主要表现为同中求异,正向反求和多向辐射。思想政治课复习教学,要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式,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求异、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之间通过思维的碰撞、启发、质疑,提升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小岗村生产力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