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题命题中寻找应对高考的有效路径

2018-01-25 15:13安徽王家军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3期
关键词:本题所学命题

安徽 王家军 何 吟

2018年高考日益临近,在复习迎考的最后时间里,该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并提高复习效率,这考验着每一位临考教师的教学智慧。部分教师越临近高考就越慌乱,越没有复习思路,或将已讲过数遍的知识再复习一遍,或让学生做大量没有经过筛选的试题,结果自然不好。那么,如何在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呢?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教师对相应试题的研究、变通与应用,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试题研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以赢得高考。由于高考命题成员的相对稳定和试题风格的相应延续,使得相近年份的高考试题存在相似的特征,选择题如此,材料解析题也是如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高考必做材料题的命制形式,通过对相应试题的研究、变通与应用,谈谈自己对相应高考试题的一些思考。

近几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第40题(2017年为第41题)主要采取大跨度、小切口、深分析的命制方式,通过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学生对某类历史现象的认知,如2017年全国I卷第41题就是从中外关联的角度,通过选取两则史料,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中、法民族主义的认知;2016年全国I卷第40题则从古今贯通的角度,考查清代中期出现人口膨胀现象的原因及影响,考查学生对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主张的评价。

这类试题的设问既有广度,又有相应的深度。学生解答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因此,它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基于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评价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最后复习阶段,应有意识地选取相应试题进行研磨,并加以变通改造,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高考命题方式,找寻答题技巧,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试举例如下:

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

材料二1096年,欧洲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一般的欧洲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由此出现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进行一番融合。

——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

以上例题与高考命题技巧极为相似,从中外关联的视角,考查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及其对文明发展的启示。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本题的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对相应知识的调取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根据设问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整理。第二问的“相似之处”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提炼与归纳总结能力,其最关键的信息是设问中的“相似之处”,需要学生在充分获取材料一、二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总结;“对文明发展的启示”则考查学生基本的历史认知能力,要答好这一问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历史学科素养。这种由知识到能力,再由能力到素养的试题是当今高考的主要命题方向,值得正在迎考的高三教师去进行认真研究。

由于相近年份的高考试题具有因承关系,同类的知识点因命题角度不同而呈现出相近或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在高考试题中已经有所体现。结合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借用其中的部分材料,笔者从古今贯通的视角,以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化为切入点命制了以下试题。

例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民族屈辱,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思想文化,这种外力作用,既唤醒了中国的民族意识,也要求中国直面“西学”的挑战。西学东渐,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中学”自身的变化和“西学”的传入交织在一起,使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特色。

——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唐宋文化复兴的历史条件与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文化表现出哪些“前所未有的特色”。(7分)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形式,并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10分)

本题遵循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命制方式,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第一问“历史条件”的设置,主要考查学生知识储备和调取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特点”的设置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第二问“前所未有的特色”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文明交流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对文明交流的认识”考查学生基于学科素养,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事物的认知能力。教师可在学生答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及其与外国文化的关联进行再次梳理、总结,突出重点,帮助学生补差补缺。

近几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第41题(2017年为第42题)多通过提供文字(图表等)材料或相关的史论,考查学生依据设问,分析所给材料,从而体现出的历史解释和历史论证能力。这类试题开放性强,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求高,一线教师常常难以应对。

如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第41题通过提供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本题答题的关键信息是“制度构想与实践”,学生要答好本题需要揣摩这一关键信息的含义,即“制度构想”为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提供制度支撑;任何“制度构想”与其社会实践都有一定的差距;任何“制度构想”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等。学生在此基础上拟定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要求进行论证,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2017年全国I卷第42题则通过提供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整理的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要求学生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本题开放性极大,其关键信息是“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需要学生最大限度地对表格中的信息加以提取,可以从中外思想文化发展的演变,中国与外国对外政策的比较,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等角度确定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因此,应对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对设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捕捉与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拟定论题并加以论证。

根据此类试题的命题特征,笔者尝试命制了一则开放性试题。

例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中的法国群众经常性地处在一种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感情冲动之中……使政治斗争演变为被感情而非理智所左右,形成一种各派之间无休止争斗的所谓内战式的政治风波。……更为重要的是,民众的这股巨大政治感情并没有随着革命的结束而销声匿迹……从大革命结束后到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为止,法国仍旧在不停地上演着革命、暴动、政变、起义等血腥的悲剧。

——摘编自陈晓律等《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历程》

材料二1850年,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在其著作《1640年英国革命史》中比较了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认为英国革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任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评述。也可表述自己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本题是一道与高考命题思路相近、相对开放的模拟试题,其关键信息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学生可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来拟定论题,进行评述。本题涉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因此,通过对本题的研制,教师既能了解、把握同类开放性试题的命制规律,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此类试题的答题技巧,从而增强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类试题一般只提供评分标准,为便于教学复习,笔者尝试提供以下参考答案:

示例:法国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不如英国。

英国自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经妥协完成“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以来,不同利益集团就把政治斗争局限在议会,这也保证了英国政局的长期稳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和平的政治环境。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政治力量之间不断斗争又相互妥协,在渐进式变革中推动了英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而深受启蒙运动熏陶的法国,在确立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固然面临着内外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但是法国民族自身也存在着多革命冲动而少政治理性,多斗争对抗而少妥协共容的问题,从而使法国政局长期动荡,政体反复多变,宪政体制难以确立起来。因此,法国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不如英国。

在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迎考中,教师一定要紧扣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方向,结合近两年的重大事件,对相应知识从中外关联和古今贯通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并最终以试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笔者之所以再三强调教师要仿照高考试题尝试命题,就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通过对相应高考试题进行研究分析,来找到其中的命制特点与规律;通过精选材料、用心设问并组织成题,来掌握试题命制的一般方法;在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与总结中不断完善自身,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本题所学命题
非所学
非所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