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从审题立意开始

2018-01-25 20:32王静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木桶观点审题

王静

(浙江省镇海中学,浙江宁波315200)

正视学生写作时思辨能力的缺失,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在写作要求上不断作出调整,即由原来的“感悟”“联想”,逐步转向为“思考”“看法”,甚至“评说”。论述文写作成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入口。但从目前学生的写作实际来看,普遍存在着“让自己的思想简单依附于材料隐含的思想”[1],觅取些许新鲜素材印证别人想法的问题。

以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为例,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是: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可以肯定其优点、意义,也可以指出其缺陷、错误,甚至质疑、否定。也就是说,我们要对材料作出审慎思考,要在辨别、判断的基础上展开论证。但考生却基本上止于直接论证“要读三本书”,考场作文一边倒地呈现为不加思辨地接受、证明他人的观点,缺少自我的独立判断。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思维顺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受所谓“求稳求准”思想的影响,把挖掘、肯定材料中隐含的思想作为“正确”审题立意的不二法宝;二是囿于“常理”“成见”与名家名言,缺少思维的勇气和质疑精神,不能“公正地面对各种意见、信念和观点”[2]17;三是缺乏对他人观点或事实行为展开思辨、评判的具体途径与方法技巧。

客观地说,一段时期以来,高考作文呼吁降低审题难度,也让我们忽视了对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训练。而思辨,首先应从审题立意开始,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与懦弱,也要将具体的方法、步骤落实到实际训练中,帮助学生构建起能熟练运用思辨策略进行审题立意的思维框架。

下面笔者结合作文材料的常见类型,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基于“‘正确’言论”的思辨

所谓“正确”言论,一般指符合集体价值观、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或者一些名家、大家的真知灼见。2017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材料就属于此类。

面对“正确”言论,学生一般是无条件顺从。那么,如何进行思辨立意?一般可从两个方向展开。

一是顺向深思。“正确”言论往往是离开了具体语境且比较抽象的句子,“一个句子越抽象,就越可能有多种解释”,决定是否赞同此言论的根本一步是要确定关键词句的准确含义,思辨时我们可顺着言论对关键词句作出深入思考与自我阐释。比如:

子贡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对“文”和“质”的重要性,你有怎样的思考?

“文”和“质”是很抽象的词语,学生在深入理解与具体阐释的基础上可立意为:

①“文”指外在形式的文采,“质”指内在实质,即内容。质是基础,根基;文是点染,修饰。只有文质兼美,方成大器。

②文是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评判标准,同时,通过外在的制约,它也可以成就质,儒家以礼辅助仁,就是以“文”来辅助“质”的达成。

③“文”与“质”首先指称人类审美对象之两大要素——形式与内容,“文”言形式,“质”言内容与思想。“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质固然重要,但质是抽象的,文是具体的,形式化在逻辑上更具有深刻性和迁移性,所以有时文采的美丽比思想更绚丽。

此三种立意都是在顺向深思“文”与“质”的含义及其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作出的自我判断。观点①和观点②虽然都赞成子贡“文质同等重要”的看法,但对“文”与“质”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具体阐释中体现着自我的独到理解,这是思辨之后所作出的肯定,是审慎对待他人观点的体现,与不加深思、一味顺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观点③在阐释的基础上,发现子贡思维的不充分性,认为从“形式化在逻辑上更具有深刻性和迁移性”的角度看,有时“文”比“质”更为重要,而不是“文质同等重要”。

可见,顺向深思,不等同于顺应肯定,“顺向”只是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在深思、辨别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作出肯定判断,也可以作出否定判断。按照此方法思辨浙江卷“要读三本大书”的观点,立意就会更具多元性和自主性,如:

①这话说得确实精辟,但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②既然已经把书分为有字与无字两大类,何来“心灵之书”?对要读的大书分类不免有些不科学。在我看来,无非是有字和无字之分。

二是逆向质疑。“正确”言论并非绝对“正确”,“群体普遍认同的观点也可能包含错误”[2]17,一个观点可能只代表过去时代而非当今时代的价值观,可能只考虑了普遍性而忽视了特殊性,也可能隐含着一定的利益、立场与不公正性,我们尚需对“正确”言论作一番逆向质疑。还是以“要读三本书”为例,我们的质疑是:一定要兼读三本书吗?一定要同时读三本书吗?此观点具有普遍性还是特殊性?如果不具有普遍性,那么适用于怎样的条件?在质疑中思辨趋向深入:

①博尔赫斯一生都生活在图书馆中。《五人墓碑记》中说:“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这些特殊例子都表明每一个人不一定要兼读三本书,作家的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②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侧重读一本书。比如孩提时代,没有独立能力、经济能力等,人生阅历必然受到限制,此时可侧重读有字之书。

③跨媒介时代,出现了众多图片、影像等“无字之书”。从特定时代来看,现在的我们更应强化读无字之书的意识,具备读无字之书的素养。

逆向质疑,可以使思考向更深、更广阔的地方发展,有利于培养全面审慎的思维品质和挑战权威的思维勇气。

二、基于“对立看法”的思辨

对同一现象或事情产生对立的看法,通常是因为对立双方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或在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下进行审视、评判。面对“对立看法”,我们不能仅凭个人感受或喜好作出选择,而应该审慎思辨,或在比较中取舍,或在综合中统一。

比如:

某文化公司策划出版了一套新书——《青春版红楼梦》,其宣传语为:《青春版红楼梦》是225年来最优质的版本,希望《红楼梦》变成很多人在地铁、床头、浴缸里阅读的东西,变成现代城市里的流行品。有网友却认为:《红楼梦》是一本可以自己挑选读者的好书,是一本不会流行的书,何苦如此改变模样让它流行?

对文化公司与网友的看法,我们不妨从立场、目的、意义等角度展开多维比较。文化公司站在“经典传承”的立场,希望通过改编的方式让《红楼梦》在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在快节奏的当下找到容身之所,当然他们也不免有获取利益的意图;其意义是实现经典的创新传承。而网友则站在“经典价值”的立场,认为《红楼梦》无须改编,不必流行,改编经典追求普及与流行,会让经典失去精魂,成为低俗化读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经典的尊严与本色;其意义是坚持用经典提升个人的修养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这样通过多维比较能较好地实现公正、全面的理解,进而可借此权衡优劣、发现问题,实现取舍:文化公司创新传承的想法,有可取之处,但其为迎合世俗需要而将经典低俗化,破坏了经典的传承价值,犯了将流行与传承等同的错误,将经典改编成浴缸、地铁中的消遣品,也助长了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不良风气;网友的看法虽然维护了经典的价值,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典传承的问题,经典并非不能改编,但不能以牺牲经典价值为代价,经典并非不能流行,但要以提升读者素养、改良社会文化土壤为前提。

又比如:

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弥补自己的短板。

斜木桶原理: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盛水的多少,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扬长避短,而不是一味地“补短”。

一个人要想成功,是补短,还是避短?似乎是对立的二选一,但分析双方的思考角度,就会发现,两者可以综合统一:处常之时则需补短,木桶之于平地,正如人之于生活常态,补短可增木桶之盛水量,亦可成人之提升发展;临变之时,则需明智地避短而扬长,正如木桶之处于斜面,人之处于坡道。补短还是避短,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地制宜、通权达变,才能成就辉煌。

对于“对立看法”,立意时我们既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部分取舍,亦可以综合统一,这就需要审慎思辨。而能否审慎思辨,则取决于思考时能否跳出自我的框架,走进他人的立场、视角,客观公正地进行系统分析。

三、基于“问题行为”的思辨

“人类的行为被群体的价值观和信念所塑造”,如果某一行为背离了群体的价值观和信念,我们就会认为它是“问题行为”。对“问题行为”的评判,学生常会不自觉地进行道德绑架,很少能够深入思辨“问题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立意不免显得肤浅、表层。

对“问题行为”的思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作如下提问:这一行为出于什么目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其背后的思想价值观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是否有更好的行为方式?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行为有什么关联?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行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行为”?

如笔者曾用下面这道试题引导学生思辨:

不久前,一段名为“环卫工背大学生蹚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6月14日贵州部分地区降暴雨,六盘水师范学院低洼地带形成积水。15日上午,校方安排8名清洁工用长凳在主教学楼前搭起了“水中桥”,并在水中来回背着学生过“河”,此举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事件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评议的焦点是校方安排清洁工在水中来回背着学生过“河”,这一“问题行为”涉及校方、环卫工人、大学生,循着这些问题,学生对三方的行为展开了深入思辨,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比如关于校方,有学生这样评论:

很多人会把林肯所说的“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挂在嘴边,也能认可霍布斯所言“自然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平等地创造人”,但行动上却有所偏差。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困难时,校方下意识地认为身为知识分子的学生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帮助,而从事体力劳动的清洁工人被分配去做苦力也再合适不过。校方的安排,不经意间,反映出了这些教育工作者内心深处平等观的缺失。

行为是意念的投射,在怎样的情境下,会暴露那些潜藏深处的意念?基于这样的思考,探究“问题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就不会使结论流于表面化。

要深入思辨“问题行为”,不仅要关注“行为失调的情景信息”,还要“努力置身于他人情景”[2]18,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思想、感受和情感。比如关于环卫工人:

到底是什么,致使清洁工心甘情愿地背起了大学生,为自己弯着的背增加了一份尊严上的负担?也许是自卑的心理作祟,也许是人格与尊严屈服于生存的重担,但也许仅仅只是出于家长式的习惯性保护与过度关爱。

这样的“揣摩”,相比于“没有自尊,缺少平等意识”等概念化的评判,显然更为合情合理。

思辨“问题行为”,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类似失调行为的发生。立意时如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就会促使自己深入思辨真正的深层次的原因。思辨“问题行为”有很多方法,将问题进行分解和充分考虑情景的复杂性,学会运用“思维同理心”进行推论等,都是值得尝试的有效方法。

诚如詹丹教授所言,作文材料的审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要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思辨策略,重视培养学生在审题立意上的思辨能力;同时在审阅、评判学生作文时,也要关注、肯定、包容学生思辨立意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詹丹.作文材料的审读与思维品质的提升[J].语文学习,2017(3):64.

[2]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木桶观点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木桶兄弟
“三招”学会审题
木桶和篮子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木桶兄弟
观点
七分审题三分做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