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奶牛养殖的春天,真的来了!

2018-01-25 23:09黄剑黎
中国乳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奶农奶源奶业

文/黄剑黎

(广西格局商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整整四年,是国内奶牛养殖行业炼狱的四年、苦闷的四年、彷徨的四年,搁浅在寒冬季节,挣扎在生死线上,各种呼声、观点、委屈、指责、牢骚、愤懑,充斥整个奶牛养殖行业,奶牛养殖行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国内奶牛养殖是该踏雪而歌、破茧成蝶,还是从此萎靡不振、生死两茫?未来还有曙光重现吗?还能插上翅膀腾飞吗?

2018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了,同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的通知》(简称《通知》)也发布了,两份文件同日发布,有战略、有战术,可谓前所未有,意义非凡,发人深省,对于处于水深火热、风声鹤唳的奶牛养殖行业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定心丸、强心剂。

反复研读《意见》和《通知》的两份纲领性文件,其精神内涵和重大举措,用震耳发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本文仅从对奶牛养殖行业带来的重大利好消息的角度,解读和剖析《意见》和《通知》的前呼后应的政策,对于重振养殖信念,具有深刻的导向意义。

剖析国家政策的导向

纲举目张,高瞻远瞩。认真阅读、理解《意见》的深刻内容,我们从政府的“指导思想”获得一个重大信息,那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降成本、优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为着力点,强化标准规范、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执法监督和消费培育,加快构建现代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不断提高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奶业现代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这个“指导思想”突出一个字“新”,新时代、新思想、新格局、新战略、新举措、新尝试,对中国奶业的有序、规范、高效发展,一锤定音,铿将有力,毋庸置疑,纲举目张、高瞻远瞩。

健康中国,自己做主。《意见》的出台,充分说明奶业作为民族产业的基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产业,已经得到政府层面的重大关切。“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意见》里明确定调,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这就是战略高度,这就是顶层设计,充分说明,政府高层对中国奶业发展的视野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发展观,换句话解读,中国奶牛养殖行业不会灭,也不能灭,而且要做大、做强、做稳、做实;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增强国人体质和素质,才能自信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奶瓶,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能更安全、可靠,不受制于人,这是国人体质健康和智慧能否得到切实保证的根源。

颠覆产业无序的布局

丰富奶源,科学布局。《意见》重点强调,当前的产业布局、奶源结构、供给关系,存在问题,必须加以改变,如何改变?政府在《意见》的改变策略非常清晰:巩固发展东北和内蒙古产区、华北和中原产区、西北产区,打造我国黄金奶源带;积极开辟南方产区,稳定大城市周边产区;以荷斯坦牛等优质高产奶牛生产为主,积极发展乳肉兼用牛、奶水牛、奶山羊等其它奶畜生产,进一步丰富奶源结构。

这就说明,政府意识到原来偏重北方、弱化南方的做法,不再适应当前消费市场和国际竞争的需求,必须予以纠正;打破荷斯坦牛作为唯一奶源来源的格局,强调多种奶源并举;提出奶牛养殖必须标准化,通过出台更有利的政策,支持奶牛养殖场改扩建、小区牧场化转型和家庭牧场发展,根据各地的气候、自然条件、饲草资源,强化适度规模养殖。《通知》中贯彻了《意见》精神,并提出了关于奶牛养殖的措施,2018~2025年,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开展示范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以标准化、现代化生产为核心,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种养结合,以种促养。《意见》支持奶牛养殖大县整县推进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养殖,推广应用奶牛场物联网和智能化设施设备,提升奶牛养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这说明从政府层面,把奶牛养殖提升到生态、环保、机械、信息、智能的战略高度,打破传统的奶牛养殖模式,种养匹配,生态养殖。《意见》提出推进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供应,实现农牧循环发展,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提升苜蓿草产品质量,力争到2020年优质苜蓿自给率达到80%,推广“粮改饲”,发展青贮玉米、燕麦草等优质饲草料产业,推进饲草料品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市场化,全面提升种植收益、奶牛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由此看来,国产苜蓿草、燕麦草、青贮玉米的种植企业,终于迎来曙光,对于当前摆脱对进口饲草的依赖,以及价格波动带来的创伤,已经为期不远了。

防治疾病,确保安全。《意见》里对加强奶牛口蹄疫防控和布病、结核病监测净化工作,做好奶牛常见病防治,就把养殖安全放在重要地位,规避养殖风险。《通知》里也明确提出,采取科学的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防疫制度健全,防疫设施先进,重大动物疫病、主要人畜共患病两年内无临床病例和病原学阳性;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坚决杜绝使用违禁药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施先进、运转正常,能够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意见》重点关切“疾病防治、兽药使用、质量安全、环境美好”的民生问题。从事奶牛养殖场环保工程建设的企业,前途大有可为,这是利国利民的良心工程,千秋大业工程,而生产劣质奶源、售卖假药、污染环境的企业,将无处遁形,人人喊打。

改良品种,联盟发展。《意见》里提到建设一批国家核心育种场,可见政府对国内育种企业的支持,的确,中国要有属于自己可控、可信的育种场,培育适合中国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奶牛优质品种,建立全国奶牛育种大数据和遗传评估平台,完善种牛质量评价制度,构建现代奶牛遗传改良技术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范围,加快应用基因组选择技术。《意见》中明确支持奶牛育种联盟发展,联合开展青年公牛后裔测定,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打造高产奶牛核心育种群,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升良种化水平,提高奶牛单产量。看来,国内优质的种公牛育种企业,终于摆上台面,不再低人一等,可以扬眉吐气了,与国外优质品种,同场竞技,事业大有可为,而且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

凝聚利益共享的思想

《意见》给奶农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扫除了笼罩在头顶的阴霾,多年来,国内乳品企业强势、养殖企业弱势的态势,将被彻底扭转;《意见》里政府坚持产业一体化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建立奶农和乳品企业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格局,增强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规范生鲜乳购销行为,依法查处和公布不履行生鲜乳购销合同以及凭借购销关系强推强卖兽药、饲料和养殖设备等行为。

振奋啊,奶农压抑已久的怨气,终于得以释放,这是奶农期盼已久的甘霖,这是奶农千呼万唤的期待,那些恃强凌弱、卸磨杀驴的不良乳企,可要小心了,有政府撑腰,奶农也不再担心“杀牛”“倒奶”的事件重演,不再出现“两眼茫茫,两手空空”的窘境,奶牛养殖企业终于可以挺起腰杆,对不良乳企大声说“不”,是的,原本如此,没有奶农,何来乳企?利益联结,共享共赢,这才是产业链良性发展的源泉。

奶农强,则乳企强,奶农富,则乳企富,这基本的生存哲学,并不复杂。奶农提供价优质美的奶源,乳企生产安全放心的乳品,老百姓喝上安全、放心、价优的牛奶,从源头打造达到甚至超越欧美标准的产品,国内乳品何愁没有竞争力和美誉度?如果只要求奶农提供优质奶源,乳品企业却不给予公平的奶价,不思利益从何而来,奶农含辛茹苦却换来“卖炭翁”的悲惨遭遇,何来公道之说。

倡导科学养殖的理念

《意见》里提出开展奶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推动奶业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力度,提升从业者素质,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我们要细细领略这里面的深层含义,《意见》专门提到,要强化奶牛养殖的科技性、创新性,也就是不能盲目式、粗放式的养殖模式,这就需要奶牛养殖企业,既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实现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的运营模式。

我们还可以这样解读,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把“人性化管理”提升到养殖场发展战略高度,以人为本,通过激发奶牛养殖员工的能动性,完善制度、流程、机制,确保奶牛养殖顺畅运营,形成一套闭环式的管理体系。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中,培养出自主启动工作、自主协调运作、自主保障效果、自主学习改善的员工队伍。只有员工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才能推动奶牛养殖场持续地挖掘问题和潜力,不断超越,突破经营管理瓶颈。

把奶牛养殖的员工,作为真正的“蓝领”打造,这样的“蓝领”,才是奶牛养殖行业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员工。职业化的员工能够进行自我激情管理,即使奶牛养殖业处于低谷,也不会表现出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工作推诿等等不正确的行为态度,而是倍加热爱养殖事业,与养殖场同甘共苦、肝胆相照,在低谷中焕发激情、在彷徨中寻求突破,激发中华民族不朽的“工匠精神”。

《意见》和《通知》解读完后,笔者又陷入深深的思考,当前,奶牛养殖场,又如何结合两份纲领性文件,做好当下的工作呢?

完善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团队建设、人文环境、激励机制、检查机制、改善机制,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奶牛舒适度管理、卫生防疫管理、牛只优化管理、设备操作管理、数据化管理等等,都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整个运营管理系统,环环相扣,衔接到位。日粮配方的科学性、饲料营养的合理性、饲养过程的规范等等,诸多领域,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的解决对策,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通过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培养机制、责任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一位员工参与到经营管理里面来,通过提升牧场内部精细化管理、降低损耗、降低各项运营成本、提高奶牛的品质和使用寿命、摒弃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淘汰率来盲目增产的观念。

《意见》和《通知》,给奶牛养殖行业带来一股春风和清流,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特别是强化和鼓励金融保险支持、奶畜活体抵押贷款、养殖场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的尝试,以及开展生鲜乳目标价格保险,中国奶牛养殖行业,必将迎来脱胎换骨的蜕变。

奶牛养殖的春天,真的来了,奶牛养殖的从业者们,你们感受到蓝天白云下,奶牛呼吸泥土芳香的惬意了吗?重振士气,扬帆起航吧!

猜你喜欢
奶农奶源奶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抗议
喷奶粉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