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尧都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8-01-25 23:37高艳青
山西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集团化教师队伍办学

高艳青

(临汾市尧都区教科局,山西 临汾 041000)

为全面了解临汾市尧都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尧都区教科局高度重视,有关人员于2017年10月—11月深入农村学校,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调研报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个人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尧都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

尧都区总面积1316平方公里,辖6乡、10镇、10个办事处,总人口97.1万,其中城镇人口66万,乡村人口31.1万。现有农村中小学共169所,其中教学点9个、小学132所、初中26所、高中2所。农村中小学学生共23141人,其中小学生17679人、初中生3094人、高中生2368人。

近年来,尧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实施了“薄弱校改造”和“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等重点工程,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强化工作督导检查,有力推动了全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二、改善设施,优化资源,多措并举,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一)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一是依据国家标准,按时拨付经费。目前,农村中小学生年均公用经费按照小学年生均600元、初中年生均800元、取暖补助每生85元,特殊教育学校年生均6000元,寄宿制学校提标经费生均200元的标准安排公用经费,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普通高中按照生均300元标准安排公用经费。二是加强农村学校条件设施建设。实施薄弱校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3104.89万元,实施了82所中小学校舍新建(改造)工程;投资220万元,对63所寄宿制学校食宿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投资557.28万元,更新了农村中小学135台锅炉;投资3556万元,对全区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2012年,我区向省教育厅申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县,对全区100所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进行改造,落实项目资金达5050万元,加上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投资的715万元,总计达5765万元。2013年,投资1256.65万元,实施了第二批88所薄弱校改造工程。

(二)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

尧都区教育局依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就近就优、适度集中的原则,分三类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类是撤销大阳岳壁中心小学、段店西孔小学、一平垣辛店、枕头尧沟等15所空壳学校;二类是变更吴村屯里小学、枕头红道小学、贾得柴村小学等9所小学为教学点;三类是合并在同一校区的大阳小学与大阳初中、土门小学与土门初中、一平垣小学与一平垣初中等20所中小学校为九年义务制学校。

(三)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尧都区教科局积极贯彻落实,2017年初步拟定了《尧都区区域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规划组建解放路学校、临钢小学、解放路小学、南街小学、乡贤街小学、育英小学、五一路学校、第四中学、第八中学等九个教育集团。

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思路,2017至2018学年度,先行实施解放路集团和钢小集团,推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集团内教师无障碍交流,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提高了办学效益。

2018至2019学年度,实施解放路小学集团、南街小学集团、乡贤街小学集团、育英小学集团、五一路学校集团、第四中学集团、临汾八中集团,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再逐步扩大集团化办学数量,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通过实施百名教师、优秀教师“支教工程”、“三名工程”、“三优工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区提出“大调研”“大督导”“大考核”的思路,制订了《尧都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尧都区教科局中小学教学常规评价细则》,组织全区范围内的学业质量检测,提高质量意识,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教育还存在诸多短板。一是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二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建设任务繁重。

(二)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多重困难。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学生流动严重。主要是农村初中学生向民办学校流动数量大。

四、推进我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推动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城乡交流,让一部分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实现交流常态化,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扩大对农村山区教师的补贴范围,将尽量多的优秀教师留在农村山区。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通过集团化办学等措施,促进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让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五)科学制定招生政策,进一步引导农村学生就近入学。一是多角度、多方位宣传招生政策,引导农村学生就近入学。二是将优质高中名额65%分配到校,将一部分优秀生源留在农村学校,确保农村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有效提升。

(六)强化教育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大教研、大督导、大考核”为主体,建立健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尧都区教育全面振兴。

总之,从本次调研中发现,我们只有立足尧都区教育实际,全方位共同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才能化解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需积极创建农村中小学校品牌和特色,不断探索形成农村教育教学改革新亮点,促进我区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集团化教师队伍办学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