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题材电视剧的成功要素

2018-01-25 22:11郭宇楠
戏剧之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反腐转型发展现实主义

郭宇楠

【摘 要】在浮躁的娱乐化环境里,良心剧往往容易被忽视,在这种形势下《人民的名义》成为主旋律影视剧中的一股“清流”。《人民的名义》可谓是中国当下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真实写照,剧中无论是演员的精湛演技还是所体现的社会意义,都是一部政治剧的优秀典型案例。基于此,编者以《人民的名义》为例浅析反腐题材政治剧的成功要素。

【关键词】反腐;政治剧;现实主义;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094-02

《人民的名义》是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蛰伏十余年之后的奋起之作,该剧自播出以来,屡创收视佳绩,好评如潮,更是在李路和周梅森的携手打造下跳出了近些年来把反腐剧拍成“案件剧”或“劳模剧”的怪圈。编剧周梅森遵循了他一贯的“高仿真性”的传统,结合当下的国家实际和社会热点写出了新形势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多面性,让业内外众多受众看到了反腐剧发展的新契机。作为2017年备受关注的“反腐第一大剧”,《人民的名义》不论是剧目风格抑或制作播出再到时代内涵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剧作时代特征鲜明 重唤现实主义风格

艺术是表现文化的一种形式,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时代的发展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一定完全代表时代文化,但总能映射出时代的烙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力度之大可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党内外全面贯彻“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反腐精神,在这种形势条件下《人民的名义》应运而生。《人民的名义》以“贪官”、“犯罪”为切入点却又不局限于此,与以往同类型影视剧不同的是,本剧制作者在政治以外的篇幅中加入了多条感情线索,深度挖掘人在利益面前的尔虞我诈和人性纠葛。在以往的多数政治剧中,编导通常有意将感情线淡化甚至抹杀,而《人民的名义》则有不少表现兄弟情、师徒情、夫妻情的情感戏,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成为一部优秀的主旋律影视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剧作的真实性,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当代官员的真实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批广受关注的反腐题材电视剧,如《苍天在上》、《英雄无悔》等,这批作品由于“接地气,讲真话”又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因此引发了全民的热烈讨论并带动了收视热潮。然而随着2004年广电总局对涉案反腐题材电视剧“禁播令”的颁布,使得反腐剧的制作在如火如荼之际悄然落下帷幕。而《人民的名义》正是这类型影视剧沉寂了十余年之久的“复苏”之作,弥补了新世纪以来优秀反腐剧缺失的空白。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剧作,《人民的名义》中不少情节源于真实事件的艺术加工,以侯勇饰演的赵德汉为例,其原型人物是“亿元司长”魏鹏远,“老农民”的皮囊和家中发现2亿现金的桥段也都是现实的艺术再现。与同为政治题材的一部分“抗日神剧”相比,《人民的名义》无疑是一部典型的写实主义电视剧,从取材到表演均通过精准而又惟妙惟肖的细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力求着重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也是现实主义剧作的创作核心。

二、播出平台实力雄厚 收视宣传如有神助

播放平台选择的合适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一部剧作的经济效益。尤其自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施行后,上星卫视的确定更显得尤为重要,这使得制作者和投资方对于播放平台的选择愈趋谨慎。《人民的名义》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扶持的项目且是业内关注度极高的反腐政治剧,却突破常规地在以“青春”“娱乐”为标志的湖南卫视独播。湖南卫视所拥有的庞大且稳定的粉丝群体无疑会增加剧作宣传的力度和保障收视的砝码,而其自身自带的热搜体制更是早已在《伪装者》、《花千骨》等热播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湖南卫视捧红新作的能力毋庸置疑,也因此造就了这部现象级电视剧。

《人民日报》曾就《人民的名义》发表公开评论:该剧一经播出,就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群体的热烈追捧,成为近年来又一部点燃年轻人追剧热情的主旋律电视剧。[1]然而一部主旋律电视剧能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人心浮躁的娱乐化社会中,但凡涉及“党政”、“贪腐”、“检察”的主流题材剧作大多惨淡收场,更不会在年輕人当中形成热议话题,在这种形势下《人民的名义》选择以年轻人为主要收视群体的湖南卫视播出,更可谓是一大胆的决定。年轻的收视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影视剧创造出一系列周边附加产品,如《GDP之歌》、“守护达康书记的GDP”以及达康书记的各种表情包,这些网络调侃信息的广泛流传不仅让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意外走红,更炒热了剧作,圈粉无数。

在“限娱令”出台之后,湖南卫视也踏上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长征路,而《人民的名义》也是湖南卫视继国防教育真人秀《真正男子汉》之后向主流文化靠近的又一代表作。《人民的名义》作为名副其实的正能量电视剧,它让湖南卫视朝着集品质、效益、口碑于一体的主流媒体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彰显了其作为省级龙头卫视的责任与担当。

三、女性角色独树一帜 人设定位推陈出新

“女权主义”一词虽源于西方,但中国早在清朝就已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在文学作品中以《红楼梦》为开端,摒弃了传统男权至上的创作话语方式,其中的女性角色不再是轻描淡写地草草带过,而是被创作成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红楼梦》虽与真正意义上的女权精神还有相当的距离,但仍是女权意识在中国觉醒的标杆式作品。[2]

《人民的名义》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和剧中丰满的男性角色比起来,女性人物大都被标签化处理了。从《人民的名义》的海报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部男性群戏,然而在这部本就以男性为主调的剧目中寥寥无几的女性角色又多被冠以特殊的含义。从欧阳菁、吴惠芬到高小琴,剧中的女性角色多被设计成附属角色或是反面角色,与“积极正面”“讨喜”似乎毫无关联。以陆亦可为例,身为反贪处长可算作传统意义上“身居要职”的女性,但存在感极低,甚至被儿女情长的感情戏占据了全部戏份的绝大部分。而高小琴这一角色符合了“每一个落马官员都有一个情妇”的人物设定。不可否认,不论从戏剧看点还是贴近现实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剧情设计确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但也存在对女性角色的偏见。编剧周梅森先生曾表示,他试图通过荧屏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中国社会。然而对女性角色的边缘化表现反映出的不仅是固化思维影响下过时的女性观,也是对现实女性形象的片面刻画。

长期以来政治剧的人物角色设定是非常“脸谱化”的,性善性恶一目了然。即使是表现官场、权力,观众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看破反派的“伪装”。然而《人民的名义》打破了这种人尽皆知的一般性套路,将观众从全知的视角中拉出来,使观众在剧情的步步推进中自行看穿难以捉摸的人物设置。《人民的名义》虽然集合了张丰毅、吴刚、白志迪等实力派演员,其表演实力和台词功底都无可挑剔,然而这些戏骨们却极少活跃于政治剧,反倒是都市情感剧、乡村剧甚至是古装剧中的常客,这种实属大胆尝试的新鲜搭配不负众望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烂片”随处可见的当代电视圈,《人民的名义》可谓是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市场上大量粗制滥造影视剧已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没故事、没演技、没内涵的“三无剧作”难免会令人唏嘘。《人民的名义》的的确确是一部久违的佳作,纵观当代影视市场,政治剧发展前景广阔,如何借《人民的名义》之势创新政治剧,进而为主旋律影视剧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这是每一个电视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人民的名义》尚未播完之际,网络上关于结局的猜想早已是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后面的剧情究竟是令人“淋漓酣畅”还是“不痛不痒”,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而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续发展更值得长期关注。

参考文献:

[1]以匠心之作赢得青年观众[N].人民日报,2017-04-07.

[2]关山.女权主义的电影理论[J].文艺研究,1985(4):137-138.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腐转型发展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浅析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的反腐意义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
官员勿被“权力”扭曲心理绑架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