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审美意蕴

2018-01-25 13:42孟诗雨
大陆桥视野·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唐宋词

孟诗雨

【摘 要】在初中语文唐宋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要配合老师的教学目标完成唐宋词的背诵,也要发挥想象力,了解唐宋词中一些“无声”的美感和意蕴,作为中学生,只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明确的了解,我们才能深层次的分析“空白之美”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唐宋词;“无声”;审美意蕴

多数的艺术作品,都会借助声音和画面的交错融合,表达作品深层次的情感,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唐宋词作为我国文学历史中的时代产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对信息获取的通道予以更多的关注,在老师的引导下,拓展自身的思维和联想空间,真正深度分析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诗词中隐含的情绪情感,提高我们作为中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

一、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艺术效果

在唐宋词中,“无声”往往能形成更加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和情感状态,能在丰富作品思想内容的同时,保证我们在理解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延伸和解读的多样性。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是较为常见的语言表述方式,这也使得我们在初中学习相关作品时,往往会感受到语言中作者故意的缺失以及语言的模糊问题,这就使得我们有更加广阔的遐想空间。也就是说,这就是唐宋词中“无声”所传递的诗意化情感结构,能在含蓄表达意境的同时,传递一种朦胧的美感[1]。

以我们学习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晏殊《鹊踏枝》和柳永《定风波》两首词作为研究对象,都是如泣如诉的相思诗词,其表达的闺怨主题都十分鲜明,然而,两首词的格调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晏殊《鹊踏枝》在词汇的融合方面,更像是在拍一部默剧,一切情感都是细水长流的感觉,在无声中记录着闺中妇人等待的凄苦感受,从早到晚由暮及晓,从深夜无眠的孤寂到登楼远眺的期待,这一系列行为举止都是静默的状态。这就使得整个诗词都弥漫着无声且缠绵的愁绪,表达出来的也是深厚绵长的离别相思,在情致和情谊化表达方面也能创设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在柳永《定风波》中,深闺妇女将离别的情感放肆的表示出来,直白的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更加的直白,正是由于其表述方式和传统含蓄内敛的风格相反,使得其本身就受到了当时文人的反感。

正是基于此,唐宋词中对“无声”境界的分析和特征解读要借助间接化传情达意,将想象的空间展示出来。在唐宋词“无声”意境中,潜台词能表现出无穷的寓意,也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空间结构。这也是我们在中学学习唐宋词要着重把握的重点,我们要对文字背后的情感情绪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从而有效体会到不同的境界。除此之外,温庭筠的《菩萨蛮》也是一首运用无声描述闺阁中女子早起梳妆的画面,其中,作者并没有直观的描述相思苦,而是对额黄、云鬓以及雪腮的描述进行了精细化的描述,而这些都是始于主人公最根本的愁绪,在“无声”中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内涵以及深度。我们在中学语文诗词学习中,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词所描述的情境进行画面处理,了解具体的情绪情感,也能对其中自由的表达情态有清晰的认知[3]。

二、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审美潜能

在唐宋词中,“无声”的情感会对认建构听觉上的静默状态提供保障,并且有意识的唤醒我们学习中的情感共鸣。诗词中想象因素十分重要,而在宋词中,文人更加偏好意蕴的补充和情趣审美的描述,在唐宋词中,利用延迟、停顿以及失语等手法能有效描述出“无声”的世界和情节。因此,我们在中学唐诗词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想象空间,对填充留白予以关注,紧跟老师的思路,形成贴合我们年龄段的思维构图,进一步深度分析和了解唐宋词的艺术效果[4]。

在温庭筠的《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只是几句淡淡的描述和勾勒,就能形成女子从清晨到日暮独自等待的剪影,且对内心独白都进行了“无声”处理,形成了虚化结构。正是由于“无声”形成的想象空间,使得我们能在學习过程中对情绪进行猜度和想象。也就是说,在唐宋词“无声”的描述中,尽管全诗词没有一个“怨”,但是那种凄苦的情感体验却能借助“无声”的表述自然的流露出来。我们在欣赏和学习唐诗词的过程中,也能借助想象空间提高情感升华程度,进一步获取不一样的审美体验。综上所述,“无声”能淡化情节,借助典型的形象和动作,有效地表达出不同的抽象情绪,确保情感内容都能得到传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深度分析其中隐含的审美取向[5]。

三、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人物塑造水平

在唐宋词中,“无声”境界往往会更加突显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实现内心的回归,将情感专注于内心体验和情感的传递。不同的唐宋词会借助差异化描述有效的传递差异化情感,将人的情思借助诗词表达出来,过分激昂的诗句往往会破坏情绪的美感,尤其是“痴”“怨”等情绪,若是直白的表达出来,往往会显得矫情,破坏了本就十分美好的情绪,因此,要结合“无声”的描述有效的创设一种不一样的情感架构。诗词表达中,应用不同的方法,能实现抒情言志的目的。

在人才动荡迷离的年代,不能应用较为直白的词汇表达情绪,借助一些“无声”的画面感词汇表达方式就能将情感更加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抒情,这种描述性的文字更加有效,且能形成系统化的剖析。在唐宋词“无声”的描述中,没有优美典雅或者是丰富炫目的词汇,只有一种温暖的情绪慢慢的传递,迷离的梦境和百无聊赖的梳妆,抽象出具体的情感体验,将情景化情绪借助一些较为晦涩的词汇表达出来。在“无声”的境界中,状态词、动态词以及静态词都成为了构筑相关情绪情感的根本,保证唐宋词描摹情感能得到有效表达。也就是说,“无声”描述中,形成了欲语还休的情感结构,也营造了新的情绪体验。我们在学习中学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要深度分析这种情感情绪,并且发挥想象力和空间画面建构力,而不是拘泥在语言体系中[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学习唐诗词的过程中,要从深度分析“无声”情感的结构和体验,并且在了解其意蕴的同时,和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真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自己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语文学习素养。我们学习唐诗词,要细细品读“无声”意蕴,从而建立纯粹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学习中学唐诗词。

参考文献:

[1] 宋秋敏.论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审美意蕴[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1):5-9,49.

[2] 曹志平,周晴.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浅论唐宋词的意境美[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14(05):14.

[3] 汉初.寂寞如唐诗宋词--简析常进的山水画[J].美术观察,2014(02):62-65.

[4] 郭茂长.巧借唐诗宋词鼓励学生实践与探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0):86.

[5] 晋征.浅谈唐诗宋词在中国当代音乐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7,37(03):182,202.

[6] 许秋兰.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意境美[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8):293-29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唐宋词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唐宋词调名改易方式探赜
唐宋词与唐宋歌妓文化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
化妆品外包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审美意蕴
论唐宋词中的莺声
唐宋词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