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浅谈

2018-01-26 01:32胡馨心山东大学威海
艺术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才改革音乐

□胡馨心 山东大学(威海)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音乐高校在教育改革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这势必成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目标。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和新举措都将有利于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和职业规划。

一、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音乐的特质起到推动作用

音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本身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性质也在不断发展中。在当代的音乐高校教育中,如果只是简单教授音乐知识是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将更多的精力和成本用于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音乐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如理工专业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这两方面,音乐专业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加突出对其艺术审美、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和培养[1]。综上所述,音乐独特的特质推动当今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就业的现实要求

大学生毕业就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也不能逃脱。每到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都会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对于培养音乐人才的各大高校来说,也应该要密切关注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状况,并且把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早日列入高校课堂之中。一定要避免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只会弹奏一些简单的固定曲目。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都存在着实践经验匮乏,学习了太多理论基础却没有实践经济,造成了纸上谈兵的局面。这就要求音乐高校务必重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2]。

二、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

(一)注重培养音乐高校学生的本体能力

音乐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视本体能力。本体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前提,本体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帮助综合能力的提高。音乐高校教育改革对音乐专业学生自身的艺术发展之路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注重培养审美情操和氛围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熏陶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和对艺术的感知。很多音乐高校的在读学生只会机械性地演奏部分曲目,并未体会到音乐创作者们在其中投入的感情和艺术修养。艺术真正的魅力在于艺术本身的表现张力和感染力,是感情真实的自然流露。真正的音乐不是只停留在乐谱之上,它的生命力和魅力是在舞台之上,它的灵魂在于表演之中。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互相配合的能力

如今社会的发展并不适合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奋斗。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孤军奋战也不会比团队协作配合的力量取得的成绩高。高校应将集体合作意识巧妙、科学地融入高校的重点教育课堂之中,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团队意识的优秀音乐青年。

(四)注重实践经验,切忌纸上谈兵

众所周知,很多音乐专业学生在公开演出或比赛时,也会有紧张的情况出现。音乐高校可以通过院校内多举办艺术节活动,或者是文艺表演、汇报演出,让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舞台上多多参与,增加自己的舞台经验,打磨自己的舞台表演风格。文艺表演准备的过程也是对音乐专业要求的技术训练,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术要领。总之,综合能力视角下培养高校音乐学生的应用能力非常有必要性[3]。

我国教育发展源远流长,在教育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校音乐教育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为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音乐制作人才。当然,时代是永远向前发展的,对社会需求与渴望人才的硬性要求也是变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音乐高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变化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学校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之上,更要切实考虑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

猜你喜欢
人才改革音乐
人才云
改革之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改革备忘
音乐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