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市场:谁能赢得先机

2018-01-26 05:30刘冲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年21期
关键词:眼镜店银发老龄

2018年10月15日,江苏省民政厅、老龄办发布的最新版《老年人口信息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56.21万,占户籍人口22.51%,江苏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率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放眼全国,老龄化形势也呈现不断加剧趋势: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60周岁以上人口和65周岁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老龄化造就的超级庞大的老龄人群,在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催生了特殊的经济需求:据全国老龄工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此外,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银发市场”已经成为备受商业经营者关注的新机遇。

在“银发市场”蕴含的巨大需求中,老年视光产品及服务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近14亿人口中,近视患者约为5亿左右,老花人口则超过5亿,其中40~80岁的中老年人群占整个人群的34%左右,然而获得正确视力矫正者仅为9.6%。此外,随着用眼环境的变化,“老花眼”年轻化的趋势也日益凸显:据有关调查机构2014年公布的一份针对上海、北京等地千余名50岁以上居民的调查显示,8成50岁以上的人群受到老花眼的影响,而上海和南京的比例更是高达近90%。在一些地方,一些40多岁(甚至少数30多岁的年轻人)的中年人提前进入“老花”,使得老视产品的消费人群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眼部健康意识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老视产品的需求早已超越“地摊货”和“看得清”的初级阶段,而越来越趋向于佩戴舒适、追求美观的更高阶段,不少中老年人渴望得到视功能检查和更复杂的视觉难题的解决等专业服务。从消费需求的角度而言,老视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最活跃和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是一块不断增大的诱人的“蛋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相当多数的眼镜企业经营者并未对老视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予以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在上游的厂家,专业从事老视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厂家屈指可数,产品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终端零售环节,多数经营者对于剧烈嬗变的老视产品市场需求缺乏深刻洞察,仍旧将其视为低单价、低溢价力的辅助性产品,不仅无专人负责销售,而且在产品陈列中,也未给予其足够的空间进行品牌及产品展示。观念的滞后导致销售的低迷,自然属于情理中事。

此外,不少眼镜店老视产品的验配和服务,流于一般化,缺乏针对个性化消费所必备的专业服务和技巧,这也是多数眼镜店老视产品销售低迷的重要原因。以中老年渐进片验配为例,据有关机构统计,在渐进片市场开拓较早的国家,如法国和日本,其中老年顾客配戴渐进镜片的比例已达到95%,即使开拓较晚的美国,也达到了60%。而在目前的中国,中老年渐进片验配比例尚不到1% ,其间的差距不啻天渊。在此,人们不禁要问:阻碍中老年渐进片等老视产品验配的原因究竟何在?不少眼镜店经营者常常抱怨渐进片投诉多、成交少,实际上,除了产品价格因素之外,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方面的短板,才是最值得反思和提高的地方。

相对于年轻一族,人生阅历和积淀丰富的中老年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更趋于理性,这对于上游的厂家和终端眼镜零售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上下游联动,在积极转变观念的同时,积极打造老视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团队,不断推出更加契合中老年消费者深层次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老视产品市场这片蓝海中纵横自如,并赢得先机。

猜你喜欢
眼镜店银发老龄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眼镜店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眼镜店与眼科医院的合作之路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眼镜为什么要经常拿到眼镜店保养?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