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治水大文章 七十二沽春水活—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我市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8-01-26 08:55洪晔演
天津人大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河长环境治理人大常委会

文/ 洪晔演

西青区东场引河经过治理后重新焕发生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强调:“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这一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了保障水安全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治水的新思路,为我们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

天津作为全国最缺水、水环境最为薄弱的城市之一,依法做好治水工作尤为重要。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立法、监督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市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作出人大之为。2015年,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对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有力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2016年1月,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严格保护水源和水质。2016年7月,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并组织开展了专题询问,及时回应了代表和群众的关切。今年的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安竹、陈树新、李烨勃代表分别领衔提出三件关于听取和审议水污染防治报告的议案,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再次聚焦治水专题,将听取和审议关于我市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列为市人大常委会本年度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

多维度扎实开展准备工作

为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做好报告审议的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先后通过专题调研、代表培训、专项视察等多种方式,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我市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针对治水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题调研。今年4月11日,组织部分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及市人大代表围绕我市水环境状况及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水系连通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实地察看了洪泥河生产圈泵站工程及张贵庄排水河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在现场,调研人员指出,“要加大河流生态补水力度,扩大水循环范围,促进中心城区和环城四区水系循环。”“现在最可怕的还是工业污染,一个企业可能把河水全部污染掉,现在首要的是把违规的入河排污口全部取缔。”“要采用系统、生态的方法和理念,综合整治黑臭水体,坚持工程建设与长效管理两手抓,构建护水、保水的长效机制。”

8月22日,市人大城建环保专业组代表在津沽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池详细了解污水达标排放情况 摄影/孙立鹏

针对治水的热点开展代表培训。8月22日,以水污染防治为主题开展代表培训,分别就贯彻实施“水十条”、城市污水及水环境治理、农业农村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等内容进行了授课,并结合培训内容组织代表实地考察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外环河出口闸及曹庄泵站、津沽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厂建设运行情况。代表们普遍认为,通过专题培训,对我市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饮用水安全等工作有了全面了解,为进一步依法履职、推动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奠定了基础。

针对治水的重点开展专项视察。11月10日,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我市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视察,实地察看了海河三岔口水质自动监测站、西青区东场引河黑臭水体治理、南运河西青段河道整治和河长制管理情况,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在座谈会上,视察人员畅所欲言,提出建立治理水污染长效机制、科技治水、加强京津冀联防联控、严格执法等意见和建议。

为做好报告的起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加强与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的沟通联系,抓好协调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津渡亲自审稿把关,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并对整个工作提出明确要求。10月27日,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我市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初审,为常委会审议打下了良好基础。

科学治水初显成效

2017年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我市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加快生态宜居现代化天津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取得了较好成效。

良好水体保护得到有效强化。引水管理进一步加强,引滦入津水源保护更加严格,移民搬迁、清理网箱养鱼、消除水库周边面源和点源污染等工作持续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分水计划得到有效贯彻,城市水源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水源和水体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的决定得到有效落实。受保护的水源和水体达1970平方公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进展良好,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水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不断推进,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废水直排工业企业1152家,排查取缔不符合政策“十小”企业148家。城镇生活污染治理不断加快,新建或提标改造各类城镇污水处理厂211座,整治建成区25条黑臭水体,合流制地区雨污分流改造和空白区管网建设加快实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完成1334家规模养殖场和44个养殖小区粪污治理工程。

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构建全方位水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国家考核、市级考核与入境河流的129个水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构建了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责任体系,将全市河道、湖泊、沟渠、水库、塘坝、坑塘等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

突出“四种手段”,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用严格的法律手段保护水环境,两年来共检查涉水工业企业2600余家,立案处罚160余件。用高效的经济政策激励减污治污,三次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收费标准接近国家的10倍。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支撑管理转型,加快推动废水重点源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建成62座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站。用系统的行政措施强化环境监管,将水环境质量指标纳入区县绩效考评。

审议报告汇聚真知灼见

为进一步推动政府做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水污染防治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报告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区域协同。在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协作力度,立足于解决重大水环境水安全问题,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三位一体”协作路线图,协同推动水环境治理。以水资源与水环境一体化管理为重点,推动京津冀跨区域水环境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制度创新,探索以流域为单元、以“河长制”为依托的跨境管理模式,统筹协调区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

11月10日,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实地察看南运河西青段河道整治和河长制管理情况 摄影/洪晔演

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治水常态长效。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河长制延伸到小微水体,实现河长全覆盖。全面落实河长制职责,做到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制度执行、考核问责、执法监管“五个到位”,确保全市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建立健全河长制信息系统,搭建融信息查询、河长巡河、信访举报、政务公开、公众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治水平台,方便公众随时查询、举报投诉,为全民参与治水提供便利。

树立生态治水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河道治理水平。积极推动河道生态治理和水生态系统修复,最大限度保持河道自然特征,维护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从工程治水转向生态工程治水,对一些河道特别是二级以下河道尽量优先采用自然的土质岸坡、自然缓坡,营造一个允许物质交换,适合生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构建河流的绿色生态走廊。

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大再生水资源化力度,加快再生水管网建设,打通处理厂与用水企业、用水部位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与再生水之间科学合理的比价关系,引导更多的高耗水企业加入再生水利用的行列。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配套建设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设施,实现污水就地处理、就地利用,降低管网建设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分质供水,优水优用。进一步提高我市各类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精准分析生活、工业、景观等水资源使用情况,区分不同用水的需求和标准,统筹安排地表水、引江水、引滦水、再生水等各类水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水源功能,做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一水多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进一步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现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因地制宜建设效果稳定、维护简便、费用低廉的多元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逐步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和全处理。

猜你喜欢
河长环境治理人大常委会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如何理解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