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文本层面,教出散文的情味
——《那树》的教学解读与创意

2018-01-26 13:59平兰芳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2期
关键词:老树隐喻人类

■平兰芳

古往今来,以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是很少有文章像《那树》这般深刻,这般具有强烈震撼力。这篇文章值得细细品味之处颇多,无论是作者大胆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笔法,抑或是扑朔迷离、具有神秘奇幻色彩的传说、神话,还是优美、凝练、含蓄的行文和悠远绵长的情韵,都给人留下极大的审美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贴近文本的感知层、冲突层和隐喻层3个层面,循此脉络,层层剖析,渐深渐入地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悲剧意识,从一般性的欣赏转化为一种震颤性的体验,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下面,笔者从文本层面对《那树》的教学进行解读,并附教学创意。

一、贴近感知层:在生与死的画面交集中体味使命的坚守

“感知层”这一概念本指物联网的核心,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将此概念移植入我们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范畴中来,则通常表现为感性、表象的叙事,主要功能是交代基本信息、激发读者阅读故事的兴趣,使读者凭借感性判断进入文本的情节意蕴之中。

作者在文章里精心构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意象——“老树”,没有交代老树特定的生存时空,甚至连老树的名称也根本没有提及,但对老树极其繁盛的生命力却不吝笔墨:“那棵树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它坚固稳定,枝叶繁茂,再大的狂风暴雨都不能刮下它的一片叶子,甚至在“公寓楼房的层层推进包围中”,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老树仍旧灿烂地高扬着翠绿的生命。它带着上帝的使命始终坚守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老树可以说就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体现:坚守使命,无所畏惧,即使尚存一息也要坚持到底。但就是这样一位忠诚的守护者终究还是在一场交通事故后被判“死刑”。“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这样一棵老树被伐竟然成为了一种必然性,基于这样的情感冲突的感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创意地设计了3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对立画面的存在意义,丰富对老树形象的感知。

【教学创意】

1.发现树的美丽。

通读全文思考:作为悲剧的主角,那树的美丽何在?引导学生展开品读。

2.体验树被毁。

深入思考:树是怎么被毁的?这是一场( )的屠杀。

学习方式:默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3.对比阅读体验。

链接季羡林《幽径悲剧》材料比较阅读,体会两位作者的相同写法与情感相融。

二、贴近冲突层:在奉献与漠视的对立中体味意蕴的深刻

《那树》一文中,极其繁盛的生命力以及“绿着生”且“绿着死”的使命使老树显得十分有“灵性”。台风连吹之下,它却屹立不摇;炎热的夏日,它为行人布施浓阴与清凉;雨天,让下车的人在树下从容撑伞;这里是鸟儿欢唱的天堂,也是孩子与情侣惬意的港湾……老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早已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用它的绿荫庇护着人们。其实,人与树是可以和睦相处的,但人们最终还是破坏了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通人性、讲人情、默默庇护人类的老树终究还是悲哀无奈地远去了,在这场老树的悲剧中,谁是刽子手?授课至此,课堂学习推进到了对文本冲突层面的认知。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创意。

【教学创意】

1.话题讨论:究竟谁是刽子手?

引导学生讨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伐树人?驾驶者?乘客?交通专家?工头和公务科员?或者别的东西:一里一里铺过来的柏油路,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的高压线,一排一排挨过来的公寓楼房。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2.情境设计:如果你是该市城建规划局的局长,对老树的去留问题会采取什么处理方案?

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情境体验学习活动,扩大语文课堂学习的外延,直接将思辨关注点迁移入现实生活中,增强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用现实的感知来反观文本,进一步体会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难以调和的矛盾。

三、贴近隐喻层:在深刻的多重矛盾中体味人性的良知

隐喻层主要指读者通过具体物象可以领会的具有深刻暗示意味的意象。现代文明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那树生命的绿色,作者借一棵树的生命悲剧交给了读者一份沉重的思考,作者是否仅仅披露人与自然的矛盾呢?其实,作者的用意并不仅止于此,在老树象征体系的更深层处,展现的是台湾现代化进程中大机器工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步步紧逼与蚕食。匆忙喧嚣的现代生活使人们逐渐变得烦躁易怒,再也无心悠闲地享受老树的绿荫,只一味地埋怨老树挡住了路,阻碍了交通。老树终于被“屠杀”了,与树为邻的老太太听到了老树一声又一声的叹气,或许它是在叹息人类的愚昧短视,叹息人类的忘恩负义。但伐树的工人却什么也听不见,他们只发现“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然而行文至末,更添一丝悲凉:“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在作者笔下,这也是古朴、原始的传统文化的最终命运——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分崩离析,被短视愚昧的人类抛弃并彻底遗忘。

据此教学解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难点展开升华,确定了老树这一具体物象所承载的多重矛盾的隐喻层面,通过添引材料,将文义、情感与思想自然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文本内涵更深入地理解。

【教学创意】

PPT投影:

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作者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人教社《教师用书》

庇荫人类、护卫大地,其后却被人类基于私利考量,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表面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对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下,传统文化不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命运。

——台湾《国文教学手册》

思考:你更支持哪一种解读?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在交流点评中,相机穿插并揭示关于老树的隐喻层意义,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更宽、更深处。

综上所述,教学《那树》时,可以贴着文本的感知层、冲突层与隐喻层进行教学解读,创意设计学习环节,设置有效的话题与思辨实践,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文本,贴着文本层面梳理文章的脉络与作者的情思,达成教学解读与教学实践的适切以及与学生体味的相融,用散文的方法教出散文的情味,让学生在语言、思维与情志等方面真正学有所得。

猜你喜欢
老树隐喻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苍鹭与老树
老树当风叶有声
老树的绿指甲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