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2018-01-26 06:48陈彪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汇长沙市入境

陈彪

入境旅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加外汇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以及旅游业国际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Seetanan B(2011)指出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减小地区差距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某国或地区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对国家(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在激发竞争促进效应、基本积累、知识外溢效应、出口学习效应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拉动作用更明显(BalaguerJ&Cantavella-Jordá,2002)。

国内学者主要从全国、区域、省级等空间范围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从国家层面上看,黄伟力(2010)、邱亚利(2013)、戈冬梅(2014)等学者研究证明了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的关系,且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明显。但是,刘春济与冯学钢(2010)却指出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会受到太多经验因素甚至是人为因素的干扰,国内先前的相关研究结论可能需要商榷。尤瑞玲(2014)、李秋雨等(2016)分析了我国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省级差异演化,指出省际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而绝对差异则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区域层面上,谭伟(2011)、孙希瑞等(2014)从地区和省级区域角度论证了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和对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及贡献。省域层面上,刘其君(2010)、张世兵(2013)、杨建明等(2013)、王香玉等(2013)、汤世行(2013)等学者分别对湖北、上海、黑龙江、江苏、湖南、福建、安徽、河南等省市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有益探讨。

国内主要是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效应函数、回归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考察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贡献率等问题。通过梳理文献发现,鲜有学者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微观层面选择某个城市进行此方面的分析比较欠缺,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的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对策,以期丰富相关研究。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相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量之间相关性显著程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R的计算和检验来完成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1、Y1分别表示长沙市第i年的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X1、Y1则分别表示入境旅游创汇收入的均值与GDP的均值。文章主要是借助SPSS22.0软件对长沙市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和地区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强弱程度。

2、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一定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主要有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考虑2000-2014年期间长沙市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之间的变化趋势,文中主要运用了一元线性回归和一元二次函数回归曲线估计。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X、Y分别表示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a、b为回归系数,c为常数。

3、贡献率

贡献率反映的是经济增长中某产业所做出的贡献的比例大小,是用来测评经济效益的指标。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张世兵,2013),引进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研究长沙市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对地区GDP的贡献率,以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i表示贡献率;Δxi、Δyi分别表示第 i年比上一年入境旅游创汇收入的增量与长沙市GDP的增量。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主要选取2000-2014年长沙市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和GDP等三个主要指标值作为原始数据(表1)来探讨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原始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和《长沙统计年鉴》。为同一指标单位量纲,按当年美元人民币平均汇率将长沙入境旅游创汇收入由“万美元”换算为“亿元”。

二、结果与分析

(一)长沙入境旅游发展现状

表1看出,2000-2014年期间,长沙市接待境外游客人数从2000年的16.18万人次增长至2014年的65.22万人次,年均接待入境游客42.62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10.47%;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从2000年的9.8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1.47亿元,其中2011年达到32.61亿元,年均创汇15.69亿元,年均增长率3.27%(表1)。

表1 2000-2014年长沙接待境外游客和创汇收入及GDP指标

另外,图1显示出,2000-2014年期间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明显的“三峰两谷”变化趋势,“三峰”分别出现在2002年、2007年以及2011年,“两谷”则出现在2003年和2008年,出现波谷的原因可能是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国外游客来华旅游的热情。2003年、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了81.92%和22.42%,旅游创汇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了83.78%和96.23%,波动较大(表1)。总体来看,2000-2014年期间,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呈波动上升的态势,除特殊年份外,入境旅游增长相对稳定。

(二)长沙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的分析

1、长沙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演变分析

图1 2000-2014年长沙市接待境外游客与旅游创汇收入数量变化趋势图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呈波动曲折上升增长态势,图1、图2看出,2000-2014年期间,长沙接待境外游客变化趋势与旅游创汇收入变化趋势基本吻合,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大致呈现以下3个阶段:

(1)平稳增长阶段(2000-2002年):此阶段长沙市接待境外游客与旅游创汇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16.18万人次和9.85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26.82万人次和12.17亿元,共接待入境游客39.70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收入33.19亿元。经过分析得出,长沙市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收入均呈线性增长,未出现明显波动,且增长趋势较一致。

(2)持续高速增长阶段(2003-2007年):此阶段长沙市接待境外游客与旅游创汇收入分别从2003年的4.85万人次和16.5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7.56万人次和23.1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76.98%和89.03%。此阶段年均增长速度较快,其中2004年接待境外游客人次和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87.12%和491.11%(图2)。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入境旅游发展受到重创,一度出于低迷时期,“非典”疫情过后,境外游客来华旅游的欲望强烈,入境旅游业跳出谷底,持续高速增长。

图2 2000-2014年长沙市接待境外游客与旅游创汇收入增长率变化趋势

(3)波动增长阶段(2008-2014年):此阶段长沙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和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分别在区间[36.90-80.44](单位:万人次)和区间[0.80-32.61](单位:亿元)之间波动增长。该时期接待境外游客在2011年和2014年两个节点出现了负增长,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在2011年至2014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可能是受我国在2011年1月1日起将提高个别稀有土特产出口关税的影响。

2、长沙入境旅游与GDP增长的实证分析

(1)长沙市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占GDP的比重分析。从图3看出,长沙市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趋势与图1中入境旅游创汇收入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2003年和2008年为拐点年呈3级阶梯状下降,除特殊年份外,每个阶段中基本保持平稳态势。2000年-2002年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均在1.5%左右;2003-2007年,除了2003年因受重大事件(“非典”疫情)的影响,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仅占GDP比重0.21%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1.1%左右;2008-2014年波动较大,除2009年上升幅度较大外(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其他年份一直处于小幅度下降趋势。经过分析发现,2000-2014年间除特殊年份外,存在3个连续平稳的时间序列,说明在3个时段中入境旅游收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直比较平稳,进一步说明各时段长沙市入境旅游与GDP同步发展。

图3 2000-2014年长沙市入境旅游对经济贡献率与旅游创汇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

(2)长沙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将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增量和GDP增量带入公式(4)中,得出图3结果。可以看出,长沙市入境旅游贡献率与旅游创汇收入占GDP的比重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整体波动较小,除受重大事件影响的特殊年份(2003年、与2008年)外,其余年份相对平稳,其中2004年出现最高值,入境旅游贡献率达4.74%,2009年达3.24%,可能是由于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外游客来长沙旅游热情重新点燃,入境旅游恢复较快,促进了长沙市入境旅游的发展。

3、长沙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的相关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在地区GDP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经济的发展的拉动效用较明显,已经成为长沙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长沙市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显著相关还待进一步研究。为了便于研究,以2003年和2008年为分界点,运用SPSS22.0软件分别对2000-2002年、2003-2007年、2009-2014年三个阶段的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2)。由于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只有0.8亿元,占GDP比重仅0.03%,故不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下文中不再说明。结果显示(表2),第一阶段的相关系数|R|=0.992>0.95说明此阶段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第二阶段的相关系数|R|=0.945>0.8,说明二者之间是高度相关关系;第三阶段的相关系数0.5<|R|=0.782<0.8,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中度相关。经过分析发现,长沙市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对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表2 长沙市各阶段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长沙市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 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两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了接下来的回归模型分析,利用SPSS22.0对两变量做散点图(图4)以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关系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关系。结果显示,1-8(2000-2007年的数据)大致是一条平缓的直线;10-15(2009-2014年的数据)大致呈曲线分布,除2009-2011年入境旅游创汇收入有较高增长外,其余年份均成负增长,旅游创汇收入明显下降。

图4 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与GDP关系散点图

4、长沙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以2008年为拐点年将2000-2014年分成两个时间段,即分别对2000-2007与2009—2014年两个时期入境旅游创汇收入(自变量)与GDP(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个时期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22.0软件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二次函数曲线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1)2000-2007年的回归方程为:。该时期GDP与入境旅游创汇收入的相关系数R是0.825,这表明他们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为0.681,说明方程拟合度较高;F 值为 12.786,Sig值为0.012<0.05,说明长沙市GDP与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之间呈现线性增长关系,且两者之间关系较显著。运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发现,入境旅游创汇收入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71.762亿元,入境旅游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较大。

(2)2009-2014年的回归方程为:。该时期GDP与入境旅游创汇收入的相关系数R的平方是0.896,说明二次方程回归曲线拟合度非常高。Sig值为0.033<0.05,说明方程在0.0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了长沙市GDP增长随入境旅游发展呈二次函数曲线型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2000-2014年长沙市入境旅游业发展的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和入境旅游创汇收入两个基本指标,通过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以及贡献率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与张世兵(2013)对湖南省入境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将拉动地区GDP增长273.343元的研究结论相比,长沙入境旅游业发展潜力还很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入境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入境旅游在增加创汇收入方面的经济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推进国际合作,大力推出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继续加强与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旅游企业合作,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重点开发日韩-长江-岳阳-长沙邮轮度假旅游线、俄罗斯-北京-长沙-韶山红色文化休闲旅游线、港澳台-衡阳-长沙-张家界-凤凰观光度假旅游线等旅游产品,提升长沙市对外旅游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将长沙市打造成国际文化名城和休闲娱乐之都,进一步发挥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第二,加强区域合作,增强地区国际旅游整体吸引力。长沙市虽有岳麓山-橘子洲风景区、刘少奇故居花明楼景区2个5A级风景名胜区,但是地区旅游产品单一,国际知名度不高。加强与周边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长沙旅游资源国际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省内可以加强与张家界市旅游合作,给予张家界市有关机构和交通部门一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比如可以按游客多少以及消费能力高低给张家界相关旅行社一定提成,让其主动推荐国际游客来长沙旅游,也可以和交通部门合作,开通张家界至长沙的旅游专线。另一方面,深化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合作,特别是红色旅游方面,伟人故里“红三角”联合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国际形象展示窗口,吸引国际游客。

第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地区整体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加强长沙旅游服务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地区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与质量。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购物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将景区、酒店、餐饮、购物场所等重点旅游企业纳入政府管控范围,加强监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1]Seetanan B.Assessing the Dynamic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for Island Economics[J].Annals ofTourismResearch,2011,38(1):291-308.

[2]Balaguer J&Cantavella-Jordá M.Tourism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The Spanish Case [J].Applied Economics,2010,16(3):765-771.

[3]黄伟力,安莉.入境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02:92-94.

[4]邱亚利.入境旅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3,01:125-128.

[5]戈冬梅,姜磊.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2:87-89.

[6]刘春济,冯学钢.入境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J].经济管理,2014,02:125-135.

[7]尤瑞玲.中国人境旅游的省际差异演化及格局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

[8]李秋雨,朱麟奇,刘继生.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4:73-79.

[9]谭伟,张建升.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以广东省和云南省的比较为例[J].旅游论坛,2011,04(4):69-72.

[10]孙希瑞,汪京强,郑向敏等.入境旅游与第三产业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2002-2011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1):199-204.

[11]刘其君.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48-52.

[12]张世兵.湖南省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07:182-186.

[13]杨建明,张丽雪,苏亚云.基于VAR模型的闽台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46-150.

[14]王香玉,张辉,郑海博.安徽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研究[J].河南科学,2013,11:2083-2088.

[15]汤世行.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及实证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3(1):48-50.

猜你喜欢
创汇长沙市入境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2016年修船排行榜
今年前5个月越南农林水产品出口额逾120亿美元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2013年修船完成产值表、修船销售收入表、修船艘数表、修外轮创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