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oud牵手云上贵州,用户隐私不保了吗?

2018-01-26 05:30倪洪章李司坤
环球时报 2018-01-26
关键词:条款苹果公司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倪洪章 李司坤

苹果公司近日发表声明称,中国大陆的iCloud服务转由云上贵州公司负责运营,这在网上引发议论。一些外媒就此事大肆炒作,《纽约时报》刊登异见人士陈光诚的文章,宣称苹果向中国政府出卖了用户,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近期引起网民们讨论的,主要是苹果公司新发布的《iCloud(由云上贵州运营)条款与条件》中新增加的一句:“您理解并同意,苹果公司和云上贵州有权访问您在此服务中存储的所有数据,包括根据适用法律向对方和在彼此之间共享、交换和披露所有用户数据(包括内容)的权利。”

陈光诚24日在《纽约时报》刊文宣称,根据苹果在中国的新条款和条件协议,在中国注册的客户存储在iCloud上的所有个人用户信息“都将与云上贵州大数据公司共享,也可向中国政府提供”。他还称,“接受条款的用户可能会无意中惹怒政府,导致数据或账户被删,或遭到骚扰和监禁。”

25日,《环球时报》记者联系了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苹果(中国)有限公司。云上贵州外宣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日前就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作出回应。云上贵州向记者提供的媒体报道显示,云上贵州与苹果公司2017年7月12日达成合作协议建设iCloud主数据中心,云上贵州负责运营,苹果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合作后,中国用户上传和下载数据将提高速度,减少延迟。该报道还说,苹果公司发表声明称拥有强大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机制,不会在任何系统中创建后门。

《环球时报》记者致电苹果(中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该发言人建议记者向公关部门发送邮件,截至记者发稿时,苹果公关方面尚无回应。记者随后又联系了苹果客服,客服人员对记者表示,苹果选择跟云上贵州合作,就说明它肯定能保护用户的隐私。

一名匿名大数据业内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的观点毫无逻辑性可言。在国内《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网络安全法》的约束下,我国大数据存储公司的做法都是依法依规。不能说数据放到哪里,哪里就能任意使用。按照此逻辑,苹果公司本身掌握大量用户数据,它是否就能肆意使用了呢?

此外,该专家还认为,若想对所谓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进行批判,应该直接找苹果公司交涉。该条款出现在苹果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协议上,而不是出现在云上贵州或政府部门与用户间的协议上,第一责任人首先应该是苹果公司。▲

猜你喜欢
条款苹果公司环球时报
苹果公司收购自动驾驶初创企业Drive.ai
新Pad
霸王条款等
商品不退换属“霸王条款”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浅议《合同法》中有关格式条款的规定
论提单首要条款的效力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