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瞪大眼睛关注中国的克隆猴

2018-01-26 05:33强薇青木李珍邢晓婧甄翔
环球时报 2018-01-26
关键词:克隆技术培育出体细胞

本报驻英国、德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强薇 青木 李珍 本报记者 邢晓婧 ●甄翔

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的消息25日吸引了世界媒体的目光。各国媒体在第一时间对这一消息进行了报道,并对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

英国广播公司(BBC)25日称,中国科学家利用与20年前培育克隆羊“多莉”相同的技术培育出了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多莉”诞生后的20年里,科学家通过该技术成功克隆出包括牛、猪和狗等在内的哺乳动物,但“中中”和“华华”是世界上首例通过该技术培育出的非人灵长类动物。BBC称,1999年,科学家曾通过胚胎分离技术培育出一只克隆猕猴,但当时的克隆过程未应用到此次中国科学家使用的复杂细胞核移植技术。路透社称,此前针对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移植克隆试验都以失败告终,有些专家甚至认为灵长类动物对克隆技术具有排斥性。此次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凸显出中国在尖端生物科学领域的地位正日益上升。

法新社等媒体对克隆猴的培育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指出中国科学家经过大量失败才获得成功突破。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德国干细胞研究协会主席贝瑟尔认为,此次试验是“重大进展”。慕尼黑大学基因研究中心学者沃尔夫也认为,中国团队此次向代孕母猴移植共79个克隆胚胎,最终只获得2只克隆猴,成功概率虽然并不高,但取得的成果却是“重要进步”,这将可有助于人类试验并开发新药,提高病人获得医疗救助的希望。

在关注中国科学家取得技术突破的同时,有关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争议也引发关注。英国天空台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攻克了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这也许能够使得人类克隆成为现实。天空台称,这项技术在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同时,也意味着克隆技术向克隆人又进一步。日本《朝日新闻》称,虽然研究人员强调研究的目的是为医疗领域做贡献,但因为猴子与人同属灵长类动物,所以伦理问题仍然存在。

对此,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罗宾·洛弗尔教授认为,当前克隆猴的成功诞生不会增加任何成功克隆人类的概率,“这项成果并不能被看做向人类克隆技术的进阶”。英国肯特大学基因专家戴伦·格里芬教授表示:“第一次成功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确会引起一些伦理问题的关注,包括这是否标志着向克隆人更进一步的探讨。”他说:“不过,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格里芬教授认为,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人类研究特定的疾病,特别是与基因有关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因此他对这项成就持“谨慎乐观”态度,并表示中国的技术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茹梅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从伦理道德层面来说,各国对克隆技术的研究都有法律规定。科学家也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因此所有科研活动都会在法律框架下开展。她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实际上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帮助人类治疗疾病,带来福祉。▲

猜你喜欢
克隆技术培育出体细胞
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成功培育出人类精子
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
新纪录
浅析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
多任务型公共机房管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促癌基因与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