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观念在非物质社会发生了何种变化?
——读《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有感

2018-01-27 11:17孙明洁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100029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250014
大众文艺 2018年9期
关键词:物质情感产品

孙明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100029;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 250014)

法国社会学家马克·第尼亚编著的《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滕守尧译)是一部集合了一批在当代西方文坛上的文化名人、设计学家和科学家著述的论文集。虽然他们在研究角度和研究观点上各异,但他们都围绕着中心议题“设计”向人们展示了作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桥梁的设计在今日社会中的文化意义以及对多学科延展性的思考。他们对“后现代社会”及“非物质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探索,向人们提出了“关于未来设计的种种振奋人心的见解和惊人的想法”。从这些见解中我们都能对这个时代建筑、哲学、艺术批评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状态找到合理的解释,而且对处在“非物质社会”中的人们特别是设计主体都能给予警醒和启发,使他们清晰自己的定位以及加深对设计的理解。所以这些论述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而且文章架构之间围绕非物质社会设计的论述具有缜密的逻辑思辨性,读者也会受益匪浅。

随着非物质社会的到来,人类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设计作为价值观念的一种物质载体与显现,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随之发生质的突变,逐步脱离物质设计的界限,形成相对独立意义的存在,这种独立出来的设计观念对设计产品与设计师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非物质社会”一词可理解为时下我们常说的信息化社会、数字化社会或服务型社会。非物质社会以先进的知识体系在产品消费和新型服务系统中所呈现出的比重来衡量它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它是以物质生产为标志的机械工业时代之后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转向中,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都逐渐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的节点是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向服务型的非物质产品的社会的转变。物质设计与物质型社会相契合,相对应的,非物质设计与非物质社会相挂钩,是其社会发展的产物,非物质设计也对应性地以信息设计、基于服务的设计为主。在20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计算机为媒介的所谓“信息社会”体系逐渐形成雏形,“数字化”的概念和产品在人们甚至还未弄清楚它具体指代什么的时候就频繁地出现在民众视野中,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每个领域,社会正由制造物质型社会向服务的信息型社会转变。对于设计而言至少两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从宏观上讲,随着非物质设计的兴起,设计本体研究的本质、定义、研究范围、社会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外延,已经不拘囿于原定的研究结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设计门类的出现,呈现出多元化、包容性的特点,不仅研究范畴更加广泛,而且社会功能愈发增强,久而久之使设计本质在悄然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讲,随着计算机这一媒介的出现,它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使设计对象发生了变化,并随之设计手段、设计方法与程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它使设计过程视觉化、设计成果现实化,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物质型社会向非物质社会的转型也引发了人类普遍有一种强烈“失去控制”的感觉,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交流的快捷,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缺失,使人们一时间找不到本原生活的感觉,因而在思想上和生活中对“秩序”“规划”的需要更加急迫,使得意在创造秩序与具有强烈规划性的“设计”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自然也正经历着“质”的变化。设计,狭义上来讲原本指一种周密的设想、计划和计算,但进入“非物质社会”,这种定义和想法发生了动摇。“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过程”1的反映。非物质社会到来之前,“两极对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注重逻辑和理性。第尼亚在书中说到,在我们的社会中“两极对立”说中的天与地的对立、精神与身体的对立、物质与非物质的对立等形式正在消亡中。这里列举的对立种类在传统思维中被认为是帮助人们理解事物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非物质社会的到来,数字信息的介入,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似乎正在消失中。相互对立和矛盾的事物同时呈现,甚至相互融合。诸如,人与机器的关系即是目标与价值的关系,由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确定的价值发展到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价值;功能与审美的关系,在非物质社会中表现为,设计作品与艺术作品的界限正逐渐走向模糊,有些作品已无法界定其类别。而设计的过程也逐渐向艺术创作的过程靠拢,功能与审美逐步趋向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设计与艺术之间似乎已经没有明显的边界,有的只是二者互相对话与交融的“边缘”2。

其实从理论上而言,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是互为联系、互为基础的,物质设计中有非物质设计的成分,如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非物质设计又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它必定借助物质才能得以创造非物质的产品。而这种非物质性的产品已不像传统产品那样是功能与形式兼具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超越功能本体的服务性的非物质式的存在。设计逐渐脱离物质层面,向纯粹满足精神的设计观念接近。可见,非物质设计作为物质设计的先期存在形式,逐渐脱胎转变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越来越转移到一套抽象的“关系”或“系统”,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由具象层面转向抽象层面。在观念指导下的设计进而转化为一种独立出来的设计观念。这一活动的表现是大量“无物质形式”产品的出现,大众化和批量化机器生产产品的传统,将让位于一种完美的和高效率“无物质形式”语言的创造方式。例如空调设计,一直以来的传统性设计关注的仅仅是物质性存在的空调本身及各种机能,而现在关注比较多的则是非物质性的对人的研究及使用环境等问题。星巴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贴合于消费者需求与利益的服务系统。这种服务方式的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基本性满足需求,发展到非物质主义的人性化需求。这种观念的变化对设计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非物质创造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判断标准,这也是非物质社会多元化特征的表现。后工业时代是“从一个讲究良好的形式和功能的文化转向一个非物质的和多元再现的文化”。由上所述现代的设计活动已越来越接近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丰富多变的、因人而异的“诸多感觉的组合”。这种“组合”往往是由个人独特的感觉与审美情感界定的,再加上产品功能和性质的不确定性,所以,设计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与感性判断能力去审视与感知周围的世界和人群,注重使用者的情感因素,满足他们的人性化与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带来的高科技性使人们的情感交流方式发生转变,人们的交往大多在数字媒介平台上进行,人逐渐陷于情感孤独与疏远中。这说明高科技的发展使科技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人的情感因素被忽略了。要想达到二者的生态平衡,必须用高情感的力量去弥补。因此,设计要做的是对与人们物质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性产品的超越,而转向人们变化多端、不拘一格的情绪状态与情感存在的重视。设计师应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进一步考虑人在使用中的情感因素,并可以汲取手工艺造物的情感设计特点,因为手工艺浓缩着制作者的情感,是人情感的产物。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后工业时代的人们更加突出和强调个性化或者个人特有的生活风格,设计者要避免把自以为是的设计趣味、设计模型或风格标准强加于消费者身上,使消费者选择设计的自由仅仅局限在早已存在于市场中的原型上。设计者应注重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对话,并需要扮演一个对“自我生产的申请者”3,创造一个自我与他人“共鸣”的内心世界。这样设计的产品才能从这种对话中碰撞出超越性的“突变”或“创新”。

注释:

1.社会非物质化过程:手工业时代——物质设计——手工造物方式——手工产品形态;机器工业时代——物质设计——机器造物方式——机器产品形态;信息时代——物质与非物质设计共存——工业产品与软件产品并存——机器生产方式与数字方式共存。参考李砚祖:《设计——在科学和艺术之间》

2.边界,是将对立双方截然分开的东西;边缘,是对立双方融合、对话、拼贴、交融的场所。

3.“自我生产的申请者”,即指那些想自己配制自己特殊的生活空间或环境,而不是服从一个从市场上选取出来的生活风格的人。

猜你喜欢
物质情感产品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