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数据隐私日益重视

2018-01-27 05:19
环球时报 2018-01-27
关键词:个人信息草莓受访者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1月25日文章,原题:在中国,消费者对数据隐私越来越焦虑中国因对收集、储存和使用个人数据管理宽松而出名,但如今消费者对数据隐私的敏感性正日益增强。本月,南京一法院同意审理消费者起诉某互联网公司非法监视用户电话一案。与此同时,另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就其移动理财APP自动将用户默认同意《服务协议》而道歉。

中国的消费者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担心。通过一个媒介收集的数据经常会到另一个媒介那里。一名男子一天在电话中谈论采摘草莓,第二天当他打开手机中的某新闻软件时,给他推送的新闻全是关于草莓的。尽管软件公司否认窥探,但也承认这件事反映出公众日益增强的“隐私意识”。

如今,有两件事正让中国民众更加注意数据隐私。一是对网络欺诈日益泛滥的担忧。中国互联网协会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84%的受访者说他们遭遇过某种形式的数据窃取。这类案件数量看来正在上升。虽然对数据窃取的担心与个人隐私的担心有所不同,但这两种担忧经常重叠。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令人惊讶地成为更好地保护数据的游说者,尽管他们的动机复杂。一方面,他们从消费者那里收集的数据正变成更加值钱的商品。这些公司想利用这些数据在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全球的主导。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企业除了应对国内消费者要求更严格的隐私保护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他们,也需要让更注重保护隐私的西方消费者放心。

虽然中国民众对隐私的焦虑的确在增强,但如何进一步维护还有待观察。2015年,《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发现中国人比美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支付更少的钱来保护他们的身份证和信用卡等数据信息。另一项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中国受访者说他们移动APP的默认设置允许他们的个人信息被第三方分享。此外,中国的法律直到去年网络安全法生效后才界定了什么是个人信息。▲

(陈一译)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草莓受访者
认识亚健康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草莓
房价还会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