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照耀红花岭

2018-01-27 15:15王颖冯杰张祖
党员生活 2018年1期
关键词:标准厂房五保户老年公寓

王颖+冯杰+张祖

巴东县官渡口镇聚焦五保户供养问题,探索践行“易地扶贫搬迁+五保户”模式,打破传统福利院模式,建设红花岭老年公寓——两人合住一套两室一厅的套房,吃饭有食堂、看病有卫生室,五保户过上了不愁吃穿的幸福日子。

“叮叮叮……”初冬的12点半,午餐铃打破红花岭老年公寓的寂静,90岁的谭文安带上两个餐盒,为行走不便的老伴李昌青打饭。2016年12月27日,相依为命的夫妻俩,和镇上其他五保户一起住进了老年公寓。老两口把这比喻成“天上掉下来的安乐窝”。

山大人稀、交通不畅,是巴东的一个标签。空巢老人成了农村空心化的产物,而在官渡口镇,每100人中就有一名是五保户。

一次下乡走访中,镇党委书记熊学红写下了这样一段民情日记:蔡家村一组五保户胡乐明,妻子和4个子女相继离世,年已80多岁,只能以影为伴。每每打开笔记本,他总有种说不出的心酸。

让五保户老有所依,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导向。

2016年1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尚未出炉。搬谁?搬到哪里?怎么搬?熊学红苦于没有参考蓝本,凭借常年扎根基层的经验,他断定:易地扶贫搬迁就是要圆贫困户的安居梦,五保户必在其中。

经过周密的摸底调查和政策研究,官渡口镇在蔡家村率先启动农村公租房安置点建设,房子全部由政府投资修建,安置对象为生活无着落的五保户和没有能力建房的低保户。

短短半年时间,一栋“四合院”布局的安置点拔地而起,每套住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厕,标配彩色电视、沙发、床、衣柜等,五保户拎包即可入住。

“总算有个‘家了。”向国平老人把安置点比作宾馆。

受“蔡家村老年公寓”这个“时尚”名字的启发,熊学红开始琢磨一个大算盘:在县城辐射半径规划建设一个大型老年公寓,用“进城”吸引五保户集中居住。

摸着石头过河,五保户蹭蹭上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印证了“易迁+五保户安置点”模式的可行。2016年8月25日,官渡口镇选址红花岭村,正式启动建设老年公寓。10月2日到12月28日,一场历时3个月赶超工期的逆战,20栋青瓦白墙的单体小公寓在红花岭梯级排布,桂花树、小水果树、茶树等成行,好一个高大上的“别墅区”。

离开田地,丢下背筐、锄头,易迁户靠什么养家糊口?一个易迁户“稳住、致富”的話题,引发了熊学红的深度思考。搬进好房子,还要上班挣票子,熊学红萌发了把工业园建在安置点上的想法,“企业+易迁户”扶贫模式渐显轮廓。

2016年11月,工业园蓝图定版:11栋钢构标准厂房,一栋研发中心,建筑面积2.6万平米。2017年12月,一栋栋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和公寓成为一道“孪生”新景观,宗宣家私、车衣厂等9家企业成了园区签约“驻客”,一大批巴东籍企业“回家”。

时隔一年,安置点居民有了新房,还有了新工作,“扶贫车间”开到了家门口,官渡口镇创造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易迁“红花岭版”。

“走出寒门,走进厂门,改变靠天吃饭的日子,上得了田,下得了车间,这才是小康时代的新型农民。”现在,熊学红正计划开通城市公交线路,把安置点变成小区,让红花岭村升级为社区,农民转变成工人、山村人变身成城市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标准厂房五保户老年公寓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 权益如何保护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研究
浅析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论“工业地产”项目中标准厂房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割转让
村里最后一位五保户之死
浓浓的人情味——记中华情老年公寓护理员郝在有
我国私营复合型老年公寓战略联盟绩效影响研究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以五保户、低保户为研究视角
天津经济开发区(南港工业区)标准厂房项目的管理经验介绍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