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玩手机游戏成瘾的现状分析

2018-01-27 17:24金晶
山东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手机游戏现状对策

金晶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的手机游戏更是让大家趋之若鹜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群体玩手游的比例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游成瘾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關键词:大学生;手机游戏;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手机游戏成为青少年娱乐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一款“王者荣耀”的出现很快风靡全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大学生们几乎人人都会玩这个游戏,整天抱着手机深度沉迷。这种玩手游成瘾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质疑和深切关注。因此,如何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手机游戏,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现状

1.大学生玩手机游戏的人群分布。通过调查,90%以上学生玩过手机游戏,经常玩手机游戏的人群接近50%。其中男生玩游戏的频率远远高于女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玩游戏的频率大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2.对各类手机游戏的热衷程度。手机游戏主要区分为棋牌类、益智类、竞技类等,其中以竞技类游戏热衷程度最高,而王者荣耀又在竞技类游戏中高居榜首,占所有玩家一半以上。热衷程度排在第二的是棋牌类游戏。

3.沉迷于手机游戏的程度。大学生每天玩手机游戏的时间长短不一,其中平均每天玩1至2小时的人数最多,平均每天玩1小时以内和3小时以上的占到三分之一,少数学生玩游戏时长达6小时以上。据了解,许多学生有在课堂上玩过手机游戏的经历,还有个别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游戏。大多数学生在就寝后玩手机游戏至二十三点左右,少数学生玩游戏至零点以后。

4.大学生在手机游戏上花费程度。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在玩手机游戏过程中并没有金钱投入,有少数学生在玩游戏上投入100元以下,有个别学生投入达到了1000元。

二、大学生玩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危害

(一)大学生玩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其身心发育已经趋于成熟,但社会经历和生活阅历还比较欠缺,在调节心情、疏导心理压力方面的能力还不够足,这一阶段的特殊心理使其更加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一是追求自我价值的需要。大学生需要体现自身价值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学习成绩拔尖、比赛获得名次等等,但如果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在老师和同学的“瞧不起”眼光的影响下,就会在其他方面寻找成就感,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二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据了解,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玩手机游戏是受周边学生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手机游戏中能既能很好的交流感情,又能激发团队精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游戏圈子”,有的学生甚至为了比别人玩的好而天天练习,导致沉迷于手机游戏不能自拔。三是自控能力不足。由于大学生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在各种精彩纷呈的手机游戏的诱惑之下,极易失去人生目标定位,变得对现实世界不感兴趣。

2.客观方面的原因。本大学生个人原因外,游戏本身、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是促使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的重要原因。一是手机游戏的便捷性。由于手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的兼容性、运行素质、画面质感大大增强,与传统电脑网游相比,更加便捷和容易上手,且在游戏质量上也并不比电脑游戏有太大差距,这就使得手机游戏快速普及开来。二是手机游戏的诱惑性。手机游戏是一个虚幻世界,在游戏里学生们可以随意成为自己想要的身份,在很多电视或小说里面存在的情节都可能在游戏中实现,在游戏中可以做许多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在加上手机游戏制作画面的精美,游戏情节的曲折离奇,让大学生感官、心理受到较大触动,致使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三是亲情的缺失。一些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情感的缺失。单亲家庭以及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对手机游戏的热衷程度更大。这就说明家庭的因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影响,长期缺乏父母关怀、家庭不和谐以及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的家庭,其孩子更加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四是社会的因素。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信息传递更加便捷高效,大学生在大量获取网络信息的同时,一些不良思潮和负面信息同样夹杂在其中,如暴力、灰色、刺激的游戏等等,极易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使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五是学校的引导教育不到位。一方面是学校对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游戏开展的针对性教育较少,缺乏及时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是学校开展的课余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课余活动需求,让许多学生产生一种“除了玩手机就无事可做”的心态。

(二)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

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大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游戏的虚拟环境当中,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依赖,导致价值观念、行为状态、心理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会使得大学生的智力水平趋于下降,反映迟缓。视力水平急剧下降,特别是在黑暗环境下长期玩游戏影响更大,有的会出现严重的视力疾病。同时,长期玩手机游戏会使得人格异化,其外在表现出容易焦虑、兴奋、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有的人甚至会出现失去自我控制、功能紊乱、心理错位、脱离现实,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更加严重的人可能会走向自杀犯罪的道路。还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当中,不与人交流,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自闭症的出现。

2.影响学习成绩。手机游戏的诱惑力大,一些意志力较差的学生容易被其吸引不能自拔,表现出厌学、逃避课程、不分时机场合玩游戏等等,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滑,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久而久之就会使这些学生自暴自弃,更加沉迷于手机游戏,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3.容易产生社会危害。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会淡化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再加上游戏中色情、暴力等场景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分辨能力出现偏差,极大影响了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甚至会引发违法犯罪的问题。endprint

三、大学生玩手机游戏成瘾的治疗对策

要解决大学生玩手机成瘾的问题需要其本人、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持续用力。

1.调整心态,建立健康的人格品格。玩手机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可以进行合理情绪疗法,及时调整个人心理状态和自己的行为。“所谓情绪疗法就是指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经常和同学沟通,与他人交流。多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体育运动、看电影、郊游等等,用另外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来尽可能的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取代对手机游戏的痴迷。”手机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要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要制定一个积极的策略来应对。在大学时期要寻找好人生目标,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计划,每天应当干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完成,其目的是逐步减少玩手机游戏的时间,用新的行为来取代手机游戏,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心情不舒畅时更要树立信心,坚持完成计划内容。

2.加强家庭教育和沟通。走出手机游戏的牢笼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期配合教育。父母要经常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特别是学生在校期间应当经常采取打电话和视频聊天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感情互动,及时掌握深层次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以便及早干预治疗。

3.学校应进行针对性教育和管理。一是要围绕“如何合理正确使用手机”进行针对性教育,讲清利弊、意义与危害,提升学生对合理使用手机理性认识。二是严格管理制度。规范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所。比如课堂上不允许携带手机等等。另外,多组织一些寓教于乐,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比赛等等,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三是关注行为异常、性格孤僻的学生。及时发现这类学生的异常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在生活、学习上多关心帮助,时期尽早做出思想和心理误区。

4.加强社会监管。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法律手段,对手机游戏的内容、游戏的群体游戏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和监管,减少手机游戏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金荣:《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行为矫正对策研究》 科技经济市场 交流研讨2012(11).

[2]游金平,梁晓明 《海南高校大学生手機上网现状及不利影响应对策略》 海南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2013(1).

[3]方芳. 网络成瘾被纳入精神疾病[N]. 北京日报,2008.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机游戏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让手机游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渠道
手机游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谈手机游戏业务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