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攻坚:新时代的价值守望

2018-01-27 18:39吴越
齐鲁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区世界

吴越

2017年,十九大胜利召开,雄安新区拔地而起,动车组复兴号跑出中国速度。回眸2017,“新时代”这个词让人难忘。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正所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温大数据时代的国人记忆,不免生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慨。

中国,逐渐成为助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正能量。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将决定中国与世界的未来。

理论上的新境界,实践上的新部署

回首2017年,最激动人心的事件,非“十九大”莫属。作为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全世界发出了为祖国强盛不懈奋斗的最强音。

在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关键词句展示了新理念、新观点,给予了重大时代课题明确的回答,在理论上拓展了新境界、在实践上作出了新部署。

在中国版图内,最受关注的地区,无疑是雄安新区。

山东小伙刘杰,硕士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在光启深圳总部做了一年多研发,公司设立雄安新区的研究院后,他选择了到雄安来,在这片新的热土上找机会。

像刘杰一样的高科技人才正在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云集雄安新区。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顶层设计,位于首都南侧的雄县、容城和安新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的故事”。为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設立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被称为“千年大计”,也是2017年国家战略中最受关注的政策。

过去的9个月,科技企业、创新政策、资本和人才资本加速聚集雄安,未来之城的各项资源储备正在逐步到位。

除了央企带头表态参与建设雄安,北大、清华等高校表态参与建设雄安,银行资本也表态参与雄安建设,并尽快组建雄安新区分行。8月份,中国银行发起的220亿元授信成功获得批复。

9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发布消息称,按照严控入区产业的原则,经过审核,首批获批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金融、360、奇虎、深圳光启等在新区设立48家企业。

除了科技企业的入驻,国家政策层面也给予了雄安诸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利好。9月底,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是信息通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全系统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信息通信业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工作。10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称,支持雄安新区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

“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就是创新,今后将成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

从互联网到“蓝天保卫战”

一切始于1987年9月20日,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30年,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2017年,站在互联网30年的拐点,一场新的变革正在展开。

快速演化的互联网领域中,新的名词不断冲击着屏幕另一端的人们,带来一个个新知识点的同时,也标记下2017年的历史坐标。

2017年5月27日,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第一棋手柯洁,并永久性告别围棋战场。人们不得不承认,AI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新物种。技术在推动互联网的潮流前行,眼下的时代始终是最好的时代。新时代中,人们在期待着弄潮儿登场,继续演绎新的历史。

马云说:“在新时代、新机遇,数字经济将重塑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将会有新的模型,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都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我们将面临新的问题,而同时又是新的机遇。”

不同于互联网,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2017年可谓是难熬的一年,在“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调控政策作用下,今年楼市调控政策的严厉度与密集度均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除了限购、限贷等传统措施之外,一些城市还出台了限价、限售、限商等措施,彰显了地方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

在“层峦叠嶂”的调控措施下,调控效果持续显现。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三线城市房价趋于稳定。未来,房地产调控力度还将持续加码。

一年前,当时间的脚步跨过2016年的最后一个时刻,网络上充斥的不只是回首感慨和憧憬未来,更多的是2017年的第一场雾霾。这场雾霾来得如此猛烈,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使人们措手不及、焦虑不安。

我们从未像2017年这样,如此重视生态,保护环境成为上上下下每一个人关心的话题。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环保工作做出庄严承诺,再次奏响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强音。其中,“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成为全年热议的焦点,如何铁腕治气?如何保障空气质量?如何实现蓝天常态化?

纵观全国,回顾全年,不难发现,蓝天保卫战已经深深融入各地的环境治理工作之中。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臭氧污染……各地均使出“洪荒之力”,全方位狙击这些污染源。

从互联网到房地产调控,再到“蓝天保卫战”,不同的领域,共同的心声,每一个层面的风吹草动,都关系无数国民的工作和生活。

“强国利器”挺起“中国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回顾这一年,我们见识了首艘国产航母雄伟英姿,见证了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的磅礴气势,也目睹了“魔鬼码头”的神奇和震撼。endprint

6月26日11时05分,两列流线型的“子弹头”分别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驶出。世界建设等级最高的京沪高铁是它们亮相的舞台。

它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复兴号。它们共同迎来了一个时代: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

“复兴号”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

自2012年以来,在铁总主导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集合中车集团及相关企业的力量,开展“复兴号”设计研制工作。5年间,高速动车组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变化的背后,是中国高铁多年发展的支撑。

中国先后建成的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上海至昆明、哈尔滨至大连、郑州至西安、兰州至乌鲁木齐、海南环岛等高铁,堪称世界铁路的经典工程。截至2016年底,高速铁路突破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以上。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除了“复兴号”,还有大量的“强国利器”在这一年成为关注的焦点。

10月3日,历经50多天,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随“探索一号”母船顺利返航三亚港。这次海试,进一步全面检验和验证了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海试的成功标志着研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深海勇士”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与“蛟龙号”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国产化达到95%以上。其浮力材料、深海锂电池、机械手全是中国自己研制的。

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第一艘国产航母完全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标志着中国国防实力迈向新阶段,象征国家的军事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有航母自然要有护航舰队。6月28日,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在上海举行。这艘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达到了世界同类舰艇先进水平,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

5月18日,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中国不断刷新海域连续试采天数的纪录,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其核心任务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等。该任务的成功实施为构建天地往返系统,为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搭建开放的国际太空科研平台铺平了道路。

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这是国内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这意味着,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绿色、共享经济的兴起,“自行车王国”获得了重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张新名片。发轫于中国的共享单车,不仅把便利带给了国内数亿用户,还将这种绿色共享出行方式扩展到海外,成为中国创新成果输出全球的代表。

中国版“人类命运共同体”

评选2017年世界年度热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榜上有名。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发出了著名的世纪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要回答这个问题,习近平认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而在一天之前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也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他指出,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夠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更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

“一带一路”的声音传递到远方的大陆以及大陆之外的海洋和岛屿,古老的中华文明迸发出新的光芒。

5月14日至15日,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达成了5点重要共识:第一、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第二、支持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努力实现协同联动发展。第三、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第四、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第五、坚信“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自2006年至今,金砖合作已经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2017年1月1日,中国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就当前国际形势、全球经济治理、金砖合作、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看法,回顾金砖合作10年历程,重申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砖精神,达成一系列共识,为金砖合作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到了11月30日至12月3日,北京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召开。与会的120多个国家的近300名政党及政治组织领导人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北京倡议》,强调政党间应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国界的藩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广泛的国际合作,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区世界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