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

2018-01-27 00:28谢中华
中文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转型发展互联网

谢中华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众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媒介阅读转向以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并存。本文就“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服务创新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7)12-00-01

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大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对图书馆原有的体系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图书馆的统一化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此外,国家文化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科技部门联合在一起,组建全国性质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专题研讨会议,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去,有利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升级,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一、“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对于图书馆来说,属于公益性服务机构。随着国家开始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部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文化服务质量的抓手之一,对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有很大的贡献。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开始运用互联网去检索信息,“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1.迎合读者阅读方式转变的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共图书馆为民众提供了相应的知识支持服务,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不仅能提升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还能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娱乐等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2016年的调查报告中显示,2015年我国图书阅读率接近60%,数字化阅读比2014年上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甚至开始有超越传统阅读的势头。在这些阅读方式中,手机阅读的增速最为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数字化的阅读方式,认为这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为公共图书馆来说,要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其传统优势,进行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避免被“边缘化”的可能。

2.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阅读需求

站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国性质的联机检索、采编、文献资源共享等都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也是世界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图书管理方法开始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去,但是由于缺少宏观调控,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图书馆工作方面仍旧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就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来看,有大部分图书馆发展存在困难,文献资料的投入会受到经费的限制,馆藏资源不足、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不高等都影响了数字化文献资料工作的整理与开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产物还没有真正的得以实现,无法发挥整体效益。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阅读需求,“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3.提升公共服务馆核心竞争的需求

众所周知,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属于财政拨款建设,也是国家文化规划的一部分,具有垄断性的地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同样也提供信息服务的商业性质的机构,其服务内容甚至开始触及到公共图书馆的某些领域,由于其属于商业性质,会提供优越的信息服务以实现其经营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势必会对图书馆原有的信息资源绝对优势地位产生威胁。而且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除了纸质文献之后,电子文献与互联网资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格局,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很难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能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其信息资源优势。

二、“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的对策

1.结合用户需求,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

首先,要注意筛选公共图书馆中的优质文献资源,把这些优质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其藏书都比较丰富,会有一些比较珍贵的纸质资源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出现了相应的破损,对外借阅的可能性已不大,但是,这些资料又较珍贵,如果不进行循坏利用就会出现资源浪费。面对这种状况,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筛选出有效的文献资源,进行扫描和整理,转化为数字化文献,方便保存和二次利用,特别是那些特色化的馆藏资料,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识别技术,建立图书馆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其次,要迎合用户对资源的需求,选择专题数据库作为服务创新方式。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能了解读者的信息要求,在进行文献资源采购与整理时,才会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互联网+时代,在查阅网络信息资源时可以运用专业化的搜索引擎,通过建立专题数据资源信息库,让图书馆资源的完整性得以有效保障。网络数据库专题建立之后,不能不管不问,要及时更新,以确保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再次,运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网络公益課堂。为了迎合读者对于知识的需求,图书馆可以借助其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开展相应的公益课堂,让读者能运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开展在线学习活动。图书馆方面可以进行专业类别的划分,通过图书馆网站、公众号或微博等形式把专业课程开展的信息发送给读者群体,让读者能够结合自己的时间去选择公益课程的观看。在学习时,读者还可以跟讲授人员进行相应的互动,把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2.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服务能力

按照法律规定,图书馆要实行馆长负责制,还要积极培训相关人员,让这些人员能够担负起管理中心馆和区域总馆的责任。因此,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在互联网环境下为读者提供专业化的数字资源服务,让读者能够去享受知识成果,对其人格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让其一生受益。作为图书馆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让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信息化服务知识,参与岗位培训。工作人员要做到“一专多能”,除了有图书馆学的在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社科知识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从图书馆工作长远目标和具体需要出发,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结合工作岗位的工作状况设置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而提高其服务创新意识。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对图书馆的馆藏有所熟悉,能够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明确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对网络时代的用户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在指导时对他们进行简要的馆藏目录指导,让他们能够有信息资源检索的能力,帮助他们筛选、分析与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注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

首先,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延伸,移动图书馆加入了相应的数字版权技术,能够利用网络把资源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比如,用户可以用手机登录移动图书馆来检索书目信息,在线阅读相关期刊等,还可以运用手机等电子邮件功能来接收图书馆的信息通知。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整理分析、定题报道等动态化的读者服务,进而形成职能信息查询体系。比如,国家图书馆就针对移动终端设备设立了“掌上国图”的服务,可以供地方图书馆借鉴。其次,提供自主检索与借阅服务。生活节奏的加快让读者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期待也在提高。他们希望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找出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图书馆引入自主检索及其与借阅机器是大势所趋。这些先进的图书馆设备要摆放在图书馆中比较显眼的位置。当读者进入到图书馆中,能够通过检索查询到所需求的图书信息资源,那么这个图书的藏书号以及借阅状态等都会出现在读者眼前。图书馆要及时更新设备,从而节省读者文献信息查询的时间,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结论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排列整齐有序,环境安静优雅,书库存储量大,可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的读书氛围。很多喜欢读书的人会选择在图书馆中完成图书阅读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工作人员提供的人性化服务对于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结合互联网发展实际,注重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进而迎合读者需求。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三).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 3 ).

[2]蒋蓓蓓,刘福祥.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员服务理念与服务心态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 21).

[3]刘莉,郝志福.数字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转型发展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