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口算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8-01-27 08:22杨得俊
中文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口算教学

杨得俊

摘 要:小学数学口算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因而能很快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也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关键词:口算教学 建立表象 思维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1

数学源于生活,始于生活。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學的全过程。而口算更是学生学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那么,如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

从直接感知事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了大量学生喜爱的食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拼一拼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再如进位加法9+2的表象建立,课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个小球,外面2个小球,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将外面2个球拿一个放到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是1个,一共11个。”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当场奖励一朵小红花表示鼓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9和几凑成10。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9+3=?,9+4=?……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二、注重训练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上课前先进行两个数凑十和前两个数和是10的三个数连加式的铺垫练习,教学时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9加几需要将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并能类推出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后,要求学生会讲口算过程,会画思路图,最后再通过举一反三地训练得以巩固。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上课一开始出示16-7=( ),问:“16减7等于几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等于9.”提问:“同学们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回答:“因为9+7=16,所以16-7=9”,教师马上表扬:“回答的很好,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方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一会儿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另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这是学生的思路活了,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个个争着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方法灵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设计方法科学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生思维发散性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因此在平时口算训练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1.听算、视算相结合

听算视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时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求知的积极状态。

2.形式多样的趣味性训练

(1)抢答。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常课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每天利用上课前的2-5分钟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2)小组夺红旗。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同学平均分成若干组,出示准备好的算式,每组4-8道题,每小组选出4-8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题,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着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3)找朋友。每人准备一套20以内数字卡片,课堂上就运用这些卡片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找朋友游戏,每人拿一张,如果前二名学生用卡片出示8+7,看他俩的朋友是谁?

(4)擂台赛。练习时,大家推荐一名学生为擂主,手持十张20以内的口算卡片。让全班学生轮流“打擂”,“打擂者”如能流利地答对擂主出示的十张卡片上的题,就算打擂成功,而成为新的“擂主”,擂主再出示十张卡片上的题,其他同学“攻擂”。依次类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5)争当小老师。练习时学生可自算:也就是自己找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能算对几题;也可互算:同学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比比、看看,来提高口算能力。

3.知识对比训练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的也快,针对这一特点,经常采用新旧口算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与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了新知,又复习了旧知,从而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4.分散集中经常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先集中让学生认识进位的道理,然后分散练习5加几,6加几,7加几……最后在集中起来训练。找一找8加几,9加几……各有几道,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20以内退位减法学完之后,可将加减集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8、7、15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经常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实践证明:在现代教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地制宜通过自制直观教具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探究,照样能够有质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的目标,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算教学
坚持“三化”,让口算不再成为学习负担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