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2018-01-27 15:43邹娟高春保刘易科朱展望佟汉文陈泠张宇庆汤颢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湖北省小麦

邹娟+高春保+刘易科+朱展望+佟汉文+陈泠+张宇庆+汤颢军

摘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湖北省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从小麦生产的种子要求、耕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湖北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湖北省及相似地区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全程机械化;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4-4705-03

湖北省是中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主产省份之一,近年来,湖北省小麦生产出现了较快的恢复性增长,增长速度高于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1]。全省小麦常年播种面积约107万hm?,总产420万t。湖北省年均单产约3 900 kg/hm?,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江苏等小麦高产省份差异明显[2]。通过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近年来生产调研的结果分析,湖北省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耕层过浅,整地不好;②播种质量差;③播量过多,密度过大;④机械化应用面积不够[3]。随着土地流转经营机制政策的加大落实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小麦生产逐渐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势不可挡[4-6]。本研究从小麦生产的种子要求、耕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湖北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实现湖北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1 种子要求

1.1 品种选择

选用已通过湖北省审定或通过全国审定且适宜种植范围包括湖北省、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根据湖北省小麦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鄂北地区宜选择抗(耐)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鄂中南地区宜选择抗(耐)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穗发芽的弱春性品种[7,8]。

1.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中的相关要求,即种子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8%,水分不高于13%。

1.3 种子处理

在病害多发的地區,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 kg药剂拌种300 kg)进行拌种;对全蚀病发病地区,可用12.5%全蚀净悬浮种衣剂(每20~30 mL药剂拌种15 kg)进行拌种。

在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区,每50 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 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 mL加20%三唑酮乳油50 mL或2%戊唑醇湿拌剂75 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 kg搅匀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 h,待麦种晾干即可播种。

在地下害虫危害不严重地区,可以单独使用三唑酮拌种,每千克麦种用药量为2 g 15%三唑酮,但必须干拌,随拌随用。

种子处理过程中农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8321。

2 耕作整地

2.1 整地准备

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田间剩余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秆长度≤10 cm,且抛撒均匀。如采用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联合复式机具作业,秸秆留茬高度应≤30 cm。若预测播种时墒情不足,则应提前灌水造墒。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足底肥。

2.2 整地方法

2.2.1 旋耕整地 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旋耕深度应达到8 cm以上,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为提高播种质量,提倡播后应及时镇压。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深松整地深度一般为35~40 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

2.2.2 保护性耕作 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以确保证机械播种质量。

2.2.3 耕翻整地 对上茬作物根茬较硬,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小麦播种前需进行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其动力大小应根据不同作业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整地质量要求:耕深≥20 cm,深浅一致,无重耕或漏耕,耕深及耕宽变异系数≤10%。犁沟平直,沟底平整,垄块翻转良好、扣实,以掩埋杂草、肥料和残茬。耕翻后应及时进行整地作业,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满足播种要求。

3 播种

3.1 播种要求

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复式作业,播种深度为3~5 cm,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无漏(重)播,覆土均匀严密,播后镇压效果良好(如土壤湿度较大或黏重土壤,亦可不需镇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播种时应保证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调整播量时,应考虑药剂拌种导致种子重量增加的因素。

3.2 机具选择

提倡选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具,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其中,少(免)耕播种机应具有较强的秸秆防堵能力,施肥机的排肥能力应达到50~60 kg/667 m?以上。

3.3 播种期

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期。鄂北地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0-30日。鄂南的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土壤类型、土壤墒情和安全越冬情况等,旱地小麦可在适宜播种期前后抢墒播种[9]。

3.4 播种量

稻茬小麦基本苗应保证在18万~20万/667 m?,正常情况下播种量应为12.5~15.0 kg/667 m?,鄂北地区旱茬小麦适宜的基本苗应保证在15万~20万/667m?,正常情况下播种量为10.0~12.5 kg/667 m?,但应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和种子发芽率等情况适当增减。在干旱年份和晚播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但也要避免盲目加大播种量,导致基本苗过多。endprint

4 田间管理

4.1 冬前管理

4.1.1 管理目标 培育带蘖壮苗越冬,12月20日主茎叶龄3.5~4.0叶,总茎蘖数28万~32万/667 m?,单株带蘖1.0个,次生根3~5条。

4.1.2 化学除草 当田间杂草密度达50株/m?以上时,在温度和土壤墒情适宜时,进行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6.9%骠马50 mL/667 m?,以阔叶类杂草为主的田块可667 m2用75%苯黄隆(巨星)1 g/667 m?,两类杂草混生的田块,则可兼用上述两种除草剂。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选用其他高效低毒药剂。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喷杆式喷雾机进行均匀喷洒,要做到不漏喷、不重喷、无滴漏,以防出现药害。

4.1.3 冬前促弱控旺 在小麦3叶期前后,对基肥不足、麦苗瘦弱、群体不足田块,根据苗情,适量追施平衡肥,每667 m?追施尿素3~5 kg。

播种出苗过早,或因冬前气温過高常导致小麦年前旺长,如小麦11月下旬主茎已发生5~6片叶,越冬期有可能拔节,越冬或春季有可能受冻。对这类旺苗麦田,可采取冬前中耕镇压2~3次。

4.2 春季管理

4.2.1 管理目标 春季稳发,长势平衡,培育壮秆,巩固穗数。2月15日主茎叶龄6.0~6.5叶,总茎蘖数55万~60万/667 m?;2月下旬出现高峰苗,总茎蘖数75万~80万/667 m?;成穗率45%~50%。

4.2.2 化学除草 对冬前除草效果不好或未及时化除的麦田,待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6.9%骠马50 mL/667 m?,以阔叶类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75%苯黄隆(巨星)1 g/667 m?,两类杂草混生的田块,则可兼用上述两种除草剂。

4.2.3 追施拔节肥 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退淡,小分蘖开始死亡,分蘖高峰己过,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时施用。拔节肥施氮量为总施氮量的30%左右,可看苗追施尿素7.5~10.0 kg/667 m?。

4.2.4 清沟排渍 春季雨水较多,应注意清好“三沟”,防止渍害。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

4.2.5 控旺防倒 在拔节前,对群体较大,长势较旺的麦田及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可用壮丰安进行化控,防止倒伏。壮丰安用量为30~40 mL/667 m?、对水25~30 kg/667 m?进行叶面喷施。

4.2.6 一喷三防 最佳时期为小麦齐穗至子粒灌浆中期,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时,将尿素、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入到防病治虫的药剂中,喷施2~3次,每次间隔5~7 d,以防病虫、防倒伏、防治后期早衰,增加千粒重。鄂北地区可选用15%粉锈宁70~100 g+菊酯类农药40~50 mL+磷酸二氢钾100 g配方或用多菌灵与菊酯类农药及尿素、磷酸二氢钾等组成的配方。

4.3 植保机具

在植保机具选择上,可采用机动喷雾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电动喷雾机、农业航空植保等机具;机械化植保作业应符合喷雾机(器)作业质量、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5 收获

为提高下茬作物的播种出苗质量,要求小麦联合收割机带有秸秆粉碎及抛撒装置,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地表。收获时间应掌握在蜡熟末期,同时做到割茬高度≤15 cm,收割损失率≤2%。作业后,收割机应及时清仓,以防止病虫害跨地区传播。

参考文献:

[1]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湖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郭子平,羿国香,汤颢军,等.大力提升湖北省小麦生产能力的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4):5928-5930.

[3] 高春保,佟汉文,邹 娟,等.湖北小麦“十二五”生产进展及“十三五”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4):6372-6376.

[4] 刘自贤,朱展望.机播,让稻茬麦增产增效[N].湖北日报,2013-05-30(12).

[5] 郭光理,郑 威,许燕子,等.鄂北地区稻茬小麦免耕机条播增产增效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3):5669-5672.

[6] 杨 帆,王林松.湖北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湖北农机化,2015(2):22-23.

[7] 龚双军,杨立军,向礼波,等.2013年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J].农药学学报,2014,16(5):610-613.

[8] 杨立军,唐道廷,向礼波,等.近10年来湖北省审(认)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表现[J].麦类作物学报,2012,32(5):982-985.

[9] 韦宁波,刘易科,佟汉文,等.湖北省小麦适宜播期的叶龄积温法确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29-45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湖北省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