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泥人张》问题探疑

2018-01-27 22:18何琛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泥人张奇人冯骥才

何琛

摘要:在冯骥才的小说《泥人张》中,泥人张面对海张五的几番挑衅与羞辱,一度“失声”,其好处有三:“显德”、“显才”和“传奇”;在估衣街受辱后,海张五没有选择砸摊,原因在于其被天津独有的地域文化所规训。

关键词:泥人张;海张五;集体性格;地域文化

冯骥才的《泥人张》,自入选中学课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以来,一直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围绕这篇小说有许多富有成效的解读与阐释,基本都是围绕“奇”字来对文本展开细致的品析与咂磨,具体说来,主要是集中在对主要人物泥人张“人品奇”“手艺奇”“计谋奇”“行事奇”等方面的释读,笔者以为,这篇文章可供人探究的“奇”至少还有这样两处:第一,面对海张五的几番羞辱,作者为什么要让大名鼎鼎的泥人张一直失声?第二,在估衣街受辱后的海张五为何没有选择砸摊,而是以自我打脸的方式派人花高价买走了泥像?

一、作者为何要让大名鼎鼎的泥人张在受辱后一直“失声”?

泥人张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在面对飞扬跋扈的海张五公然的挑衅和羞辱时,竟然从头至尾不出一言,不发一声,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或许有人会说,泥人张就是小说中一人物形象而已,他说不说话全在于作者的安排。话虽如此,可作者为什么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要让他全场“失声”呢?这样写究竟用意何在?笔者以为,让泥人张“失声”用意有三:

其一,“失声”是为了更好地“显德”。面对海张五的羞辱,泥人张若是沉不住气,拍案而起,还口对骂,且不说单凭一张嘴骂不骂得过对方,单论他作为天津卫“手艺道上坐头把交椅”煊赫名人,只要嘴里骂人的不入台面的话一出,至少失了名家风度,有损人格和形象,选择沉默则能更好地彰显自己的修养,面对羞辱,不出口伤人,颇有君子之风,在道义上便是胜了一筹。同时,泥人张的“沉默以对”恰与海张五的“语言暴力”形成对比,沉默并不是一味的妥協和退让,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泥人张临辱不乱的从容与淡定,这是一种处事的智慧,是一种面对强权挑衅的不卑的姿态;相比之下,海张五的“语言暴力”更多显示出的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是一种俗气低格的痞子习气,一种傲慢无礼跋扈张狂的恶行劣迹。

其二,“失声”是为了更好地“显才”。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手艺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当别人嘲笑自己安身立命的手艺时,最明智的方法,当然是以艺服人。在海张五的狂妄的嘲笑声中,泥人张选择将计就计,在天庆馆众人面前,用精湛的手艺“现场说法”证明了自己,不费片言只语就将尊严全部找了回来,反而让对方落于难堪的境地,之前所有的嘲笑和羞辱在海张五的头像捏成之时便戏剧性地反转成为了一个笑话,讽刺效果不言而喻。显然,作者让泥人张临辱“失声”是有意为之的,是有“预谋”的,他是想趁机给泥人张搭建一个展示绝活的“舞台”,不失时机地让泥人张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捏泥人“现场表演”——“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冯骥才:《俗世奇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04页。]如果说小说开头对泥人张手艺的介绍还仅仅停留在“闻其名”的阶段,那么,这里泥人张的“现场表演”,则实实在在让天庆馆中的众人明白了什么叫做“名副其实”,当泥人张“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吃饭的人伸脖一瞧”,便忍不住默叹“这泥人真捏绝了!”事实胜于雄辩,还有什么比这种“回报”方式更有说服力,更能堵住海张五的嘴呢!此时无声胜有声!手艺一出,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其三,“失声”是为了更好地“传奇”。冯骥才坦言自己是一个有“读者感”的人,“什么东西能叫人一惊一愣,什么时候让人喘口气,什么时候让人喘不过来气,作者要心里有数。”在小说创作上,作者看重一个“奇”字。他曾说:“所谓无奇而不传,如果你的(故事)不奇,你传什么?有什么可传的?”让泥人张临辱“失声”正是为了突出其行事之奇。海张五当众羞辱挑衅泥人张,全天庆馆人都看在眼里,众人都“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读者读到此处也不禁为势单力薄的泥人张捏把汗,让人顿觉大气不敢出,然道泥人张真的要“一个泥团儿砍过去?”,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很快让天庆馆中的人包括读者紧张的心情舒缓下来,只见泥人张“听赛没听”,从容以对,他没有选择以暴制暴,表面不为所动,暗地里却凭借自己捏泥人的绝活认真较起了劲,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两相映照,一个临辱不乱,沉稳睿智的“奇人”形象呼之欲出。这种避“常”而取“奇”的看取人物的方式,正显示了作者讲述传奇的首要叙事策略。

二、“城里城外气最冲”的海张五最后为何没有砸摊?

冯骥才在谈《俗世奇人》时说:“我觉得写这样的小说结尾特别重要,人物的个性也很重要,与其说好的人物不如说是好的个性,但是得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个结尾可能是在某一个细节里,可能是在某一个情节里,也可能在某一个动作里。”《泥人张》在结尾,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将所有泥像都买走了,这里面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提一下,就是海张五连泥模子也给买走了,以绝后患。这样的结尾显然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海张五羞辱他人不成,反倒自取其辱,活该!这就叫因果报应。可细细琢磨一下,这样的结局倒也颇让人费解,为什么呢?海张五脾气大,可称得上是天津卫“城里城外气最冲的人”,历来是飞扬跋扈,吃了这样的哑巴亏,缘何不怒发冲冠,派一帮爪牙或雇一帮打手直接砸了这摊子?凭借他的势力,甚至连当官的都怕他三分,他是完全有能力进行打击报复的,可怎么就忍得了这口气,竟终于不敢露面,任凭泥人张取笑摆布呢?

然道这样的结局是作者构思上的缺陷?冯骥才曾在受访时透露,如果一部小说不想好结尾,他是不会动笔的。可见,《泥人张》这样安排结局,并非作者一时兴起所为,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精心构思的。那么,作者这样安排结局用意何为?在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作家背后怎样的创作心理?endprint

冯骥才在采访中曾提及《俗世奇人》的创作,他认为这是一个“民族容易失忆的时代”,想用《俗世奇人》“从人的集体性格去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精神”。他表示,“写‘俗世奇人系列小说,都是从文化层面进行考虑的。天津最具魅力是在清末民初,那是个城市的转型期,随着租界的开辟,现代商业进入天津跟本土的文化相碰撞,三教九流都聚集在天津,人物的地域性格非常鲜明和凸显。当然,我主要是通过写地域的集体性格,来写地域的文化特征。”[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03页。]那天津人的“集体性格”究竟是什么呢?在他眼里,“这里崇尚强者,崇拜能人,你只要有一手绝活,自然能受到艳羡,也自然有后人为你树碑立传。”“崇尚强者,崇拜能人”成了天津人集体性格里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作者在《俗世奇人》另一篇小说《刷子李》一文中写到: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冯骥才:《俗世奇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0页。]“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说也不能也不敢把你怎么样,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活法,是一种不成文的生存潜规则,是天津这块地界上人人都得遵守的一种“公约”,它“不是谁家定的”,而是天津这块土地自然衍生的一种地域文化,“当一种文化进入某地域的集体的性格心理中,就具有顽固和不可逆的性质。”[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9月,第121页。]无论“谁家”也不能够私自打破或僭越这样的“文化规则”,否则可能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众人的唾弃和排斥。虽然“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这让财大气粗的海张五有了跋扈的资本,但“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所以他们虽身处乱世,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却依旧能够活得有滋味,有尊严,用自己的特立独行和精湛的手艺演绎着一个个现实的人生传奇。这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海张五最终没有选择砸摊,而是以高价买走泥像來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作为生活在天津地域的独立个体,他终究要被天津独有的地域文化所规训而不敢“冒天下之不韪”。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俗世奇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2.

[2]冯骥才.关于《俗世奇人》[J].文学自由谈,2000(5).

[3]佟雪,张文东.试论冯骥才市井人生小说中的传奇叙事[J].当代文坛,2012(1):59-61.

[4]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2.

[5]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9.

[6]冯骥才,段茵.关于《俗世奇人》的对话[DB/OL].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news/news_detail.asp?id=3934,20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泥人张奇人冯骥才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俗班奇人”——舞王李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论民间艺术的传人与代表性传承人
——以“泥人张”为例
民国报界奇人黄伯惠
冯骥才称赞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孩子不是“泥”,家长也不是“泥人张”
泥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