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团组织阵地建设路径探析

2018-01-27 09:56李陈亚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高校

李陈亚

摘要:育人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目标,组织建设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证。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但是,目前高校团组织建设在建设情况、团干部工作能力、团员意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本文结合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途径,使共青团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而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阵地建设。

关键词:高校;基层团组织;阵地建设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可以看出党中央对于广大青年培养教育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作为高素质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团员队伍是党的后备力量,理应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团员活动阵地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阵地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阵地建设现实意义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和自身优势决定了必须加强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的这一性质体现出了加强组织建设的必要性。[1]第一,由于共青团组织的影响能力较强,高校共青团组织能够取得社会上的支持和认可,这就为加强组织建设创造了一个有力的支持体系;第二,高校团干部队伍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其中大部分团干部都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个别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这就为高校团组织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文化保证;第三,高校共青团具有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其内容和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这就为组织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高校共青团组织依据其独特的影响能力、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以及工作优势,为高校共青团加强组织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新时代背景为加强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

从宏观上看,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飞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对高校来说,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青年一代大学生们的加入,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增加了新的活力;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加强高校团组织阵地建设开辟了新途径,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知识,使学习更加快速、方便,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在新的历史起点下,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善于在工作中注入创新的元素,增加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加强组织建设,建设出一支有特色的基层团组织队伍。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阵地建设现状分析

(一)部分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动单一、缺乏吸引力,组织生活不健全

从目前组织形式和内容来看,部分高校的团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团员无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甚至有的团支部把民主生活简单理解为政治学习,而忽略了团员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基层团组织活动缺乏创新,大部分都是形式较为单一且重复性较高,其主题内容虽然能够发挥教育功能,但是专业指引的活动少,缺乏吸引力、形式大于实际效用。在组织活动方式上看,青年人追求新颖,独特的活动方式,而团支部组织活动创新不足,基本上延续老一套的做法,活动方式也显得陈旧落后。长此下去,势必会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活动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二)高校基层团干部能力有待提高,团员意识需要强化

高校共青团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共青团干部处在教学育人的第一线,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团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团员意识需要强化,建设体制有待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体现,一是部分大学生团员并没有从思想上摆正认识,端正入党态度,缺乏必要的奉献精神,组织观念浅薄,不能充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团员的先锋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各团干部往往由于受到工作经验、时间、精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对当前的时事政治没有达到充分的了解,工作能力有所欠缺。共青团的组织活动缺乏创新,致使支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降低。团组织活动的低参与性使团活动不能达到活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的先锋作用与先进形象。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团员培养有所欠缺,重视力度不够

据相关数据显示,约95%的高校大学生是团员身份,他们大都是在中学时期加入团组织,且近年来,由于一些中学的团员发展工作存在降格以求突击发展的现象,使高校录取的新生中不少学生团员几乎没有受过团务知识培训。上大学后,对大学生主要培训是党务知识,致使许多同学政治上进心不强,缺乏对团组织应有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出现了团员意识淡化的情况;此外,在有指导性的开展团员思想教育上,过多注重活动的形式化而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很多活动出现了“重娱乐、轻教育”的现象,团员的教育培养缺乏针对性,导致团支部的建设缺乏应有的特色。真正需要去理论学习时,还是采取文件学习,讲坛讲座,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2]

三、加強高校团组织阵地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健全高校团组织制度,完善团组织体制建设

加强高校团组织阵地建设,就要健全高校团组织制度,以多种形式搞创新,增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通过开展思想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活动,让广大团员能够真正的认识到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应肩负的使命,增强其自身责任感以及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加强团队伍建设,强化团员意识,注重团员能力的培养

学生团干部作为联系团组织与团员青年间的纽带和桥梁,对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水平以及加强组织阵地建设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效率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可以通过开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等途径,加大团干部的学习培训力度,提升团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创新实践素质,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团干部考核机制,促进团干部不断进步,让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调动普通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在加强团组织建设过程中,还应强化团员意识,通过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使其重视自身的团员身份,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与此同时,高校团组织应将阵地建设不局限于校园,应走出校园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提升高校团员的综合能力,引导高校团员认清自身使命所在,自觉成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承担者。

(三)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团组织建立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团员有着更高层次、高质量的追求,以往形式重复,内容单一的活动已经远不能满足高校团员的需求。因此,加强阵地建设已成为团组织的首要任务,高校要充分运用好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这两个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其与团员青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例如,利用互联网阵地,采用青年人喜欢的形式,赋予各项工作以时代的色彩,从而使广大团员青年易于接受。

另外,还应创新团组织建立模式。尝试团支部建立在宿舍公寓、学生社团、志愿者团队这些学生最能接触到的地方,以学生广大生活区域建设为阵地,并开展理论学习、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使高校学生可以时刻与团组织密切接触。

四、结语

团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新的时期,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要求。[3]共青团组织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拓创新,服务大局,从培养优秀人才和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结合新形势,把握发展机遇,使高校团组织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易皓华.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18-31.

[2]张琼.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231-232.

[3]杨玉华.加强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南方论刊,2010(2):18-19.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团组织高校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