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情感培养研究

2018-01-27 12:17周红
考试周刊 2018年100期
关键词:积极情感培养研究初中语文

周红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积极的情感因素是推动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积极向上的情感,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就会更加投入,教师应当营造浓厚氛围、正面激励、分层要求、鼓励自主学习以及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关键词: 初中语文;积极情感;培养研究

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以积极情感促进教学工作开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 语文教学营造良好氛围培养积极情感

青春期的初中生对学习氛围格外敏感,他们在学习中会密切关注老师的评价、同学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投入程度。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首先在自身态度上做好表率,进入课堂之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无论在课前遇到了什么,只要走上讲台一切烦恼皆抛之脑后,满怀激情、满面笑容,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地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应。其次在教学中大力弘扬民主平等理念,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出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课堂上都有交流互动的机会。另外,在班级各项阵地载体的布置中,也要增加语文学习的内容。包括板报中出刊语文学习技巧、语文趣味小知识内容,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二、 语文教学加大激励频率培养积极情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心理敏感度极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句评价,会在学生内心掀起极大的波涛。积极评价能够让学生增强语文学习的获得感,让他们在学习中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反之,一句消极的评价,甚至会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加大激励的频率。首先利用一切机会多给予学生煲奖,优秀生对深奥的问题有了突破,学困生态度有了转变、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等等,这些都属于表扬激励的内容。要对学生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让他们内心充满学习的积极情感。其次要多种方式开展表扬激励,除了口头语言表扬之外,还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和眼神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另外,教师要注重把握好表扬奖励的频率和契机。在教学氛围非常浓厚时,可以适当降低表扬的频率,让整个教学活动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行。当课堂上出现冷场或是学生学习激情有所低落的时候,此时要加大鼓励的频率,把氛围造浓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 语文教学落实分层要求培养积极情感

初中生语文学习活动中出现基础、能力的差异是客观现象,并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直面差异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弥补,而不是盲目地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方面,笔者坚持落实分层要求,保护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分层,哪一个层面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目标,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既要保证优秀生吃得好,又要保证学困生吃得了。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分别制定差异性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渗透分层目标。在课堂提问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难度的提问内容,以保证他们都有参与的机会;在作业设置上,优秀生和学困生的作业量、作业难度系数都有明显的差别,通过这样的方法保证每一位学生所开展的学习活动都因材施教,与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保持高度一致。包括教学考核也应当采取AB卷的方式,对学困生单独进行考核,以保证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保持连贯。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分层要求也要体现在分层管理上,让学生正确认识分层的意义,鼓励和处于同一层级的学生进行学习竞赛,让他们处于同一起跑线进行竞争,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铆足了劲比一比、赛一赛。

四、 语文教学搭建自主平台培养积极情感

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较为恰当的方式是搭建平台,让他们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总结探究,让思维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到教学互动之中,这对学生而言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扁平化载体的方式,将学生编为6~8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优秀生也有中等生和学困生,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协作,使他们增强集体意识,相互之间形成竞争,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动力。其次在教学中不再简单地进行答案给予,而是设置思考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学习研究,从而提高学习的活跃程度。有了思考题作为载体,每个小组、每一位学生都会积极地开展学习讨论,大家的思维有了拓展,各抒己见,也从别人的交流中学会了技巧,这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很重要的帮助。另外,笔者在自主平台运用过程中,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小组间进行汇报,营造了百家争鸣的民主学习氛围。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新颖的,从教师直接给予答案到通过努力获得问题答案,这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双重转变,对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有极大的帮助。

五、 语文教学拓展延伸活动培养积极情感

许多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怀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课堂的时间空间毕竟有限,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满足。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開展专题活动。例如演讲、作文写作等,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专题指导和拔高性训练,提高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水平,保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重阳节慰问老人,还是文明创建时期走上街头清除牛皮癣等,这些活动可以与语文教学联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获得丰富的生活素材,对提高学生作文创作能力具有支撑作用。另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多读多写。多阅读优秀的作品,撰写读后感,撰写读书笔记并在课外进行展览,让大家的语文学习成果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在班级营造浓厚的爱读书爱写作等氛围。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推动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并积极付诸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振红.真切的体验,高效的课堂——谈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培养教学策略[J].文教资料,2017(21).

[2]朱娜.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方法初探[J].教育文汇,2017(13).

猜你喜欢
积极情感培养研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英语教学中激发积极情感的策略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情感态度的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