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竞技体育与我国学校体育的融合研究

2018-01-28 02:41易述鲜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余健康中国体育运动

易述鲜

“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就是国民身体健康,其同样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前提。将我国校园体育和竞技体育有机联合,既能够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还能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有效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近年来,就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测而言,其身体素质十分令人堪忧,不断呈现下滑趋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命运有着直接联系。健康水平与全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只有不断推行“健康中国”战略,才能有效推进我国体育事业良好发展,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引入“健康中国”,赋予学校体育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

1. 简述竞技体育植入我国学校体育的原因

1.1 激发学生对体育积极性

目前,学校体育课呈现一种现状就是学生讨厌体育课,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育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认为只有将竞技体育植入我国学校体育中,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吸引新时代学生眼球的为竞技体育的娱乐性,其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中。现阶段的学生,其性格比较张扬,比较喜欢展示自我,而体育运动正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其次,具备较强竞争性的竞技体育,刚好符合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方向,易于学生接受和认可,从而引起共鸣;再次,通过竞技体育,可体现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强化喜欢体育运动学生的潜在动力;最后,竞技体育具备严格的规则性,具备独特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因素,在明确规定下进行竞技体育,充分体现其公平、平等原则,全部活动均严格按照规则开展,不偏袒任何人[1]。

1.2 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

改善学生目前身体素质的关键途径就是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门等联合提出“走出宿舍、走下网络、操场”的教育理念,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将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可有效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2],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竞技体育功能便于学生培养体育课余文化素养;其次,竞技体育具备的严格规范性,让体育具有挑战性能,新时代学生的发展主流为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同时推进学生体育课余课程的扩展;最后,竞技体育具有公平、公正和公开等特征,符合新形势下学生的特点,促进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经过简化竞技体育,使学生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特性。

1.3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良药

目前,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呈下滑趋势,成为学校体育领域的难题,为了改善这种趋势,教育者采取不同方式,也取得一定成效。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让竞技体育走进校园,便于激发学生体育热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众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技体育具备广泛内容,极易和学生的爱好、兴趣默契融合,找到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加以培养,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指导其长时间坚持锻炼,将强化身体素质的目标达到;其次,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均为兴趣。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热情无限、激情四射的项目,充分发挥其内在魅力。在学校体育中植入竞技体育,可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特征,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再次,竞技体育的竞争性和娱乐性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我国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既能够培养体育人才,还能促进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不管对竞技体育还是学校体育,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3]。

2. 探讨我国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的方式

2.1 学校体育课程和竞技体育的联合

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就是体育课,经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巧和有关知识,对体育技能有效掌握,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整体健康水平。现阶段,学生因其讨厌体育课程,进而导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良好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成为目前有些学生体育生活的真实现状。此现状的形成与学生自身因素离不开,同时也存在社会因素,可是主要因素应该在学校体育教学上。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融合,经过部分竞技体育知识改善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弱点,有助于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4]。

2.1.1 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团队协作精神

现代化的体育活动不单纯是一项身体运动,还具有深层次内涵。综合性体育赛事,每位运动员、每支队伍、运动员的个人表现、比赛结果等均代表国家的形象和利益,若为国际赛事,经常被泛化为国家行为,其代表的则是国家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国家意义。当比赛取得胜利,站在高高领奖台上,两眼注视国旗冉冉升起,听着振奋雄壮的国歌,对于每位选手而言,都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的养成。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个团体赛事都是培养运动员的过程,只有队员之间配合默契,才能充分发挥其水平,获得胜利。为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团队运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1.2 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

学校体育和经济体育的共同点就是严格的规章准则。全部体育赛事都要保证严格执行规则标准,要求每位运动者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在规则的前提下获得优异成绩,一旦犯规,则必要受到惩罚。为此,学生只有不断参加体育赛事,才能意识到这种规则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2.1.3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的基本特点就是推动身体素质。占领体育高地的竞技体育,其为体育的最高阶层,同样其又是一项专业复杂的体育活动,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操作难度,一旦把握不好则会导致身体受到损伤。为此,必须弱化竞技体育的标准和规则,在学校体育中融合竞技体育,依照学生的具体状况,合理的对任务进行安排,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的体育爱好高度重视,确保其积极参与其中[5]。

2.2 学校体育课余课程和竞技体育的联合

根据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高级竞技体育、中级竞技体育和初级竞技体育。其中将争夺金银牌为目标的专业性竞技体育,其还称之为职业性体育,其不能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将其称之为高级竞技体育;社会化程度较高,且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具有广泛性的大众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提倡开展,将其称为中级竞技体育;而学校体育和降级体育的融合则为初级竞技体育,可广泛在学校体育中应用开展。在学校体育中积极引入竞技体育,弱化竞技体育的合理性,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经常参与体育课余活动的学生,可享受到体育的魅力所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能力;经过课余体育课结识更多新朋友,培养其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这就是竞技体育的独有特点,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经过观看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对运动员的潇洒动作欣赏,通过观看其高超的技艺和优美的姿态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等,为学生提供正能量。培养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不断在课余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经过观看自己膜拜或喜欢的体育明星动作,透过外在穿着彰显自身对体育运动由衷的喜爱。

另外,就是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增强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为终身的体育基础奠定良好、稳固基础。

2.3 学校体育竞赛和竞技体育的融合

在《体育改革与发展刚要》中明确指出“加速体育运动校园进程,彰显教学科研一体化”,其表示中国竞技体育的改革需联合学校体育教学,其不仅促进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有机联合,也注入了现代化体育创新的含义。新形势背景下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展现和竞争的社会,社会中存在的一种必备能力就是竞争意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全部参与人员都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根据相同的规则进行竞争,要想成功获得比赛,则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和标准,将自身的体能、技巧和技能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还要拥有勇于克服困难、力争上游、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相信自己的精神品质,其作为彰显竞争意识的关键精神体现。在进行体育竞技时,需要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才能获得优秀的成绩,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获得的,均是在超于常人努力的基础上,克服了常人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得到的。超越自己、挑战自己,从而获得胜利,将人生价值充分彰显,只有这种竞技体育精神,才能在教育中树立正确、良好的思想品质,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6]。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有机融合,既能够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竞技体育精髓,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其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3. 结束语

综上而言,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的今天,其对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意义。竞技体育融合我国学校体育,为今后全民健康奠定良好前提,此时需要从多维度、全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就国家角度而言,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规划和设计顶层结构,在不同行业中融入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同时建立有关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规;就学校而言,需要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设置体育课程,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而站在竞技体育的角度上讲,在学校体育中植入竞技体育,经过探索运动员选拔、训练和文化学习的融合教育途径,将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有机联合,推进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良好融合,确保我国学校体育良好、稳定发展,打破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滑的困境。

猜你喜欢
课余健康中国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